团团点名说地名 > 霍邱县潘集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霍邱县潘集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建国初期时属左王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先锋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左王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潘集公社,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左王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大队改村,设立左王村村民委员会,属左王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潘集乡;2010年左王村、左王街道村合并组建左王村,沿用至今。

建国初期时属左王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先锋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左王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潘集公社;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左王公社;1983年之前为李岗村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大队改村,为李岗村,沿用至今;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属左王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潘集乡。

1983年之前为汪冲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大队改村,为汪冲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83年之前为韩郢村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大队改村,为韩郢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83年之前为西王郢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大队改村,为西王郢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83年之前为秦嘴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大队改村,为秦嘴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建国初期时属左王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先锋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左王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潘集公社,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左王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大队改村,设立大新庄村村民委员会,属左王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潘集乡。

2010年大新庄村、秦桥村合并组建大新庄村,沿用至今。

建国初期时属潘集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先锋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潘集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潘集公社(左王、沈台并入),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潘集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大队改村,设立潘北村村民委员会,属潘集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潘集乡。

2010年潘北村、黄一村合并组建潘北村,沿用至今。

建国初期时属潘集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先锋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潘集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潘集公社(左王、沈台并入),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潘集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大队改村,设立周岗村村民委员会,属潘集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潘集乡;2010年与马郢村合并为周岗村委会。

建国初期时属潘集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先锋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潘集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潘集公社(左王、沈台并入),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潘集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大队改村,设立朱郢村村民委员会,属潘集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潘集乡。

2010年朱郢村、堰套村合并组建朱郢村,沿用至今。

建国初期时属潘集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先锋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潘集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潘集公社(左王、沈台并入),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潘集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大队改村,设立汪庄村村民委员会,属潘集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潘集乡,2010年汪庄村、潘东村合并组建汪庄村,沿用至今。

民国初期为胡郢保,1949年前为朱柳保,1962年改为玉皇大队,1983年体改后为玉皇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

建国初期时属潘集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先锋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潘集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潘集公社(左王、沈台并入);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潘集公社;1983年之前为王祠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大队改村,为王祠村,沿用至今;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属潘集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潘集乡。

建国初期时属潘集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先锋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潘集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潘集公社(左王、沈台并入),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潘集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大队改村,设立刘楼村村民委员会,属潘集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潘集乡,2010年刘楼村、东申岗村合并组建刘楼村,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