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张青村位于张青乡集镇所在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辖区20个自然村庄,设有19名村民理事会会长,共823户,人回3949人,全村现有党员65名,村“两委”在职,在岗干部5人,另聘请2名误工记工干部。全村耕地面积3000余亩,山林面积2800余亩,水域面积1000余亩。
二、村集体经济
张青村为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张青村党支部为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主动出击,加快牧多汁现代有机牧场项目引进步伐。12月12日,与九江牧多汁现代有机牧场的正式签约,标志着奶牛养殖项目正式落户我村。久久为功,张青村招商引资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终于实现重大突破,我们相信,这一目标的达成,必将为张青村人民实现幸福生活新期盼增添强劲动力。与此同时,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规划第一期高标准农田改造面积650亩,涉及6个村民小组1300余人,高标改造完成后,通过土地流转租金以及返聘进公司务工大幅度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大踏步迈上共同富裕之路,村集体经济同时得以壮大。
三、产业发展
近年来,张青村“两委”立足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稳定传统种植业的同时,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成功引进湖口县长青制衣有限公司、湖口鑫圣页岩砖厂、九江牧多汁现代有机牧场等企业落户张青村。经过全体干部群众的努力,先后完成10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完成第一期高标准农田改造面积650亩,为农田产业化、规模化迈出可喜的一步。
在历届村“两委”的努力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大力支持与关怀下,张青村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下一步将依托本村的地理环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推进全村经济全面发展。 |
一、基本情况
竹山村位于张青乡东南面,距张青乡政府3公里,东邻泉水村,南与付垅乡唐坂村交界,全村共有村民1419人,党员32人,辖12个自然湾,9个村民小组。
竹山村辖区面积2.7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816平方公里,水面面积0.176平方公里,境内有小(二)型水库一座。
二、村集体经济
自2018以年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稻虾共作基地50余亩,2019年扩建到90余亩,村集体收入实现零的突破,消除空壳村帽子;2020年村内土地流转约400余亩,解决了抛荒问题,确保稳量增收。村集体经济达到10万以上;2021年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集体经济首次突破20万。争取2022年度再上一个台阶。
三、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村委会在张青乡党委政府关心及大力支持下,新农村建设覆盖率90%,村容村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大力改善了人居环境。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以稳保传统农业,突破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以短促长、种养结合的经营模式来谋划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振兴等工作,2019年成立了翠竹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几年的发展现有稻虾基地200余亩。 |
一、基本情况
爱国村位于张青乡南边,距离县城16公里处,土地面积978亩。村辖8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68户1100人,五保户4户,低保户 29 户,44人。全村共有贫困户12户,贫困人口44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3人,其中2015年度已脱贫3户10人、2017年度已脱贫4户18人、2018年度脱贫1户3人、2019年度已脱贫3户10人,2020年度已脱贫1户1人。已危房改造3户。
二、村集体经济
今年芊芸产业园为爱国村集体经济增加了9万元,提供了就业3200余人次,其中有11名贫困户参与基地务工。明年与农户采取农务管理承包责任制合作方式。村"两委"班子成员,大胆探索,想尽办法,引进技术, 基地创收6万多元,其它方面创收4万多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了12万元。
三、产业发展概况
爱国村的芊芸生态农业科技园,秉承“绿色、有机、天然、健康”的种植理念,总流转土地面积760亩,包含两个产业基地,一号基地200亩,种植了天冬、金银花,黄精、虎杖、葛等中药材,同时建设了办公用房、产品展示区、蔬菜育苗大棚、新品实验基地。二号基地总面积560亩,已种植药食同源中药材五加皮(南刺五加)160亩,搭建蔬菜大棚40亩、桑树苗50000株。目前正在建设1200平米的联动大棚,内含桑蚕养殖房、蔬菜分拣包装区、冷库、育苗房、专家实验室、药材初加工区。 |
一、基本情况
青龙村距湖口县张青乡1.5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7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庄。共420户,农业人口1575人,党员31名。脱贫户13户49人,边缘户两户2人,突发困难户2户3人,在职在岗村两委干部4人。全村耕地面积1380亩,水域面积520亩。
二、村集体经济
2020年经考察在原基地外围租荒坡地240余亩,可用来50-100头肉牛养殖。肉牛养殖对目前的荒坡地适应性很强,抗病力也强,且可以大量使用杂草、杂树等饲料,成本也可以降低30%。散养肉牛利用荒坡地的优势,放养提高肉牛的质量。一般养15个月左右可以达到上市规格。肉牛市场行情平稳,价格总体波动很小。所以肉牛市场价格就一直保持较高价位。由于供不应求,肉牛的市场价格从2012年60-80元/公斤涨至近年的100-120元/公斤。2021年预售肉牛13头,可达27.4万元。林下养鸡养鹅,吃草治虫,又可肥地肥塘,一年可养两批,见效快。清除的杂草用于喂鱼,所养青、草、鲢、鳙等家鱼,年底卖个四五万元不成问题。今年油茶林下套种的花生,收获了4000余斤,已由帮扶单位全部代销,增收了二万余元。加上年底2000只土鸡的收入,2021年,基地收入突破50万元。种养结合,以短养长,该基地摸索出的扶贫产业模式,可复制易推广。
三、产业发展
2017年9月,省司法厅投资40万元,流转并平整土地200余亩,种植油茶。油茶见效周期长,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尝试套种花生、黄豆等经济作物,虽有所增收,但远不够油茶锄草、抗旱等管理成本。一年后,调整策略,扩大套种种类,试养土鸡,水产养殖,走立体种养、长短结合的综合发展模式。
农业要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是关键。2019年又投资60余万元,在基地四周增设铁丝网栅栏,修建机耕道,架设电路,安装智慧农业监测系统,开挖清淤池塘,搭建鸡舍和活动工棚。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扶贫资金支持,完善了排水沟渠,安装了浇灌系统,800米机耕道全部硬化。
搭建好发展平台,产业便风生水起。保留百余亩油茶,将60余亩高坡地分片改种桔、桃、杨梅、椪柑等果树;把20余亩低洼田改成鱼塘,生态养殖四大家鱼;随形就势搭建鸡棚,养殖规模2000羽以上。目前,成功散养的2000只土鸡,长势良好,已全被单位定购。为对付鸡的天敌,同时也养了几只灰鹅,鸡鹅成群,很有农家乐园景象,活跃极了。在鸡舍旁的一片地栽的是杨梅树,都是三年苗,2022年便可挂果;在其对面角上那一片,也就是在油茶林中间隔栽上桃树或桔树。每道地埂上,还有路边、塘坝,栽的都是桑葚。机耕道两侧是椪柑,既是景观树,又便于采摘。 |
一、基本情况
泉水村位于张青乡东面,距张青乡政府1.5公里,东邻程山村,南接付垅乡,全村共有1752人,党员29人,8个自然湾,12个村民小组。
二、村集体经济
2021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泉水村大力发展油茶种植,金秋砂糖桔,水产养殖。我村现有油茶种植150亩,金秋砂糖桔120余亩,水产(鳜鱼)养殖300余亩。来创效增收,2021年村集体经济达到12万元。
三、产业发展
泉水村辖区面积3.1平方公里,现有森林面积4000多亩,有两座小乙型水库,有茶叶园200余亩,有几千棵樟树,环境优美。
近年来,泉水村委会在张青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以稳保传统农业,突破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以短促长、种养结合的经营模式来谋划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振兴等工作。 |
一、基本情况
张青乡程山村地处张青乡东部4公里处,距乡政府35公里处,东与大垅乡联丰村隔山相连,南与本乡泉水村交界,西与本乡荷塘村相邻,北与大垅乡王斯村接壤,辖区面积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48 亩。全村现有农户356户,人口 1628人,10个自然村(茅屋岭、上许湾、沈仲湾、殷少岗、沈外郎、中荷垅、下荷垅、沈鲍垅、柯华湾),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5人,党员36人。全村脱贫户19户68人,三类人员一户2人,分散供养户7户8人,集中供养3户3人,低保户30户48人,残疾户35户36人。
二、村集体经济及产业情况
1.为积极策应县委、县政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工作部署,程山村认真谋划,结合自身条件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致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是近年来,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大胆创新,整合现有资源,建成了一个集油茶、西瓜种植和菌菇养殖为一体的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
2.该基地始建于2019年,位于程山村二组沈仲湾,占地面积约60亩,现种植有油茶10亩,年均种植西瓜20亩,建现代化菌菇大棚1800平方。程山村油茶自2019年种植以来,现长势良好,预计两年后可实现挂果,届时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一直以来,程山村西瓜因气候适宜、土地肥沃,西瓜品质上乘,为“张青西瓜”的品牌中独占鳌头,在发展长期农业产业的同时,程山村注重长短结合发展短期农业产业,年均套种优质西瓜20亩,自2019年来分别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5万元。对于菌菇种植,我们采取封闭、恒温的模式,同时完善了菌菇包、板坯房、烘干房,冷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基地的产能和一体化生产。种植的菌菇品种有秀珍菇、滑子菇、花菇、姬松茸等多种常见种类,口感较好,营养价值高,预计年产值25万斤,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 10万元。
3.程山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采用村集体+企业+大户+村干部+贫困户+农户的模式,由村集体牵头融资担保,联合菌菇企业负责菌菇销售,吸收菌菇种植大户投资入股,提供技术支持,村干部个人入股参与日常管理,重点服务脱贫户和三类对象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增收致富,鼓励农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实现利益共享。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农产品销路,降低产业和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可带动农户的积极性,盘活村民闲置土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预计2022年产值约25万元,纯利润预计约10万元,为贫困户增收2万余元。
4.程山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主要种植菌菇,种植的菌菇品种有秀珍菇、滑子菇、花菇、姬松茸等多种常见种类,主产秀珍菇和滑子菇。秀珍菇肉质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佳,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具有抗肿瘤的功能,富含优质菌体蛋白和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珍稀食用菌,有“菇中极品”的美誉:滑子菇学名光帽鳞伞,是一种食药兼用菌,其子实体表面黏性物质是一种核酸,它对人体保持精力和脑力十分有益,并且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十分受市场欢迎。 |
一、基本概况:
荷塘村位于张青乡1.5公里,与大垅乡王斯村相邻,全村国土面积2.0平方公里,共10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农户378户,常住人口1820人,现有党员39人,在职村干部4人,全村耕地面积14308亩,山林面积86亩,水域面积266亩。
二、村集体经济
荷塘村今年新建大棚30亩,为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后劲,村成立了水产养殖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村集体收入资金用于运营维护公益事业。2021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发展油茶种植,西瓜、玉米种植来创效增收,2021年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
三、产业发展
自2019年来,本村立足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在稳定传统产品的同时从荷塘村三组村民中流转土地150余上亩,大力发展西瓜、油茶、水果玉米、砂糖橘、红心火龙果等,水面养殖100亩,2019年基地种植30亩砂糖橘苗,至2022年方可挂果,2017年在种植了120亩油茶,直至今年产值4万元,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四、民生实事:
在村“两委”的引领下,通过全村群众的努力,荷塘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村10个村民小组有了5个建设了新农村,池塘改造10口,全村水路、电网全覆盖,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千亩,成立了老年服务中心、图书馆、体育活动场所,为空巢老人、残疾人提供健身服务,村“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各项事务提供便利,并有垃圾兑换银行,通过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卫生环境大为改善。
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对口帮扶单位县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文明进步,把荷塘村建设成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一、基本情况
八方村位于张青乡北侧,离张青乡集镇1.2公里,与长塘村、荷塘村、檀垅村相邻,县道X246穿村而过。八方村辖区全村国土面积约2.8平方公里,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372户,户籍人口1517人,耕地面积1583亩,水域面积612亩,现有中共党员51人。
二、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我村立足自身条件优势,大力发展瓜果特色产业,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注册成立了“湖口县张青八方农业专业合作社”,招商引进“湖口县张青八方果业有限公司”,共流转土地300余亩,栽种各种果树2万3千余株,套种西瓜、玉米等农作物50余亩;大力发展养殖业,基地养殖鸡、鸭、鹅800余只,去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0万元,达到13.98万元。
三、产业发展
去年下半年搭建蔬菜大棚10余亩,主要用于果苗培育和脱季节蔬菜种植;今年还计划流转水域面积15亩,发展水产养殖,养殖甲鱼、鲢鱼和鲫鱼等;并准备在张青集镇租用1000平米的厂房,开办服装加工厂,进一步扩大产业范围。 |
一、基本情况
檀垅村位于张青乡北部,与凰村乡、流泗镇、大垅乡交界,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县道张凰公路穿境而过,距湖口县城15公里,全村共有十二个村民小组,668户、2778人,其中农业人口2652人城镇人口126人,全村耕地面积3163亩,山地面积1366亩,水面面积534亩,人均耕地1.19亩,流转面积为1400亩,主要农作物:稻谷、棉花、苗木种植等。
二、村集体经济
本村立足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在稳定传统农业的同时,支持培植种养大户,大力发展,种粮、水产、养殖、苗木种植等特色种养业,培植了“鑫良生态农产业合作社”、“大兴农场”,依托村苗木基地间作种植西瓜,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4万元,在运作过程中,与贫困户建立联结机制,提供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基地务工,致力于公益事业。
三、产业发展
1、引进四季青苗木公司落户我村,流转600余亩土地进行苗木种植,主要品种柳栎、沼生栎、山核桃。
2、鑫良专业合作社:种植水果、油茶、水产养殖。
3、我村成立了垅中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四季青公司的技术、销售渠道,栽种了110.6亩的山核桃、柳栎等苗木。同时栽种西瓜、火龙果、药材。 |
一、基本情况
刘瑞村位于张青乡西北角,紧邻马影镇、凰村乡,属于三乡交界之处。刘瑞村土地面积2.5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共508户、2052人,其中农业人口2052人,现有党员58人,在岗在职村两委干部6人。全村耕地面积1952亩,水域面积486亩。
二、村集体经济
刘瑞村产业扶持基地流转耕地208亩,除150亩水田承包给种植大户种植水稻,58亩蔬菜基地由村集体自营,今年上半年主要通过种植西瓜和卖辣椒苗等为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刘瑞西瓜代表湖口县参加九江市科协等举办的西瓜大赛获二等奖。为发挥村西瓜产业优势,打响“张青西瓜”品牌,做强做实村集体经济,在省司法厅工作队的支持下,今年第四季度刘瑞村共扩建大棚近30亩,为明年西瓜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为不误农时,抓紧提前做好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挖155米深水井一口,所有大棚灌溉系统也基本完成,排水沟正分步砌护,大棚平整和分畦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已与西瓜育苗公司签订瓜苗订购合同。产业基地为脱贫户和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十多个,促进了村民就地就业和增收。去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5.8万元。
三、产业发展
近年来,刘瑞村立足自身条件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种瓜果栽培和生猪养殖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目前我村有村集体注册成立了“湖口县刘瑞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私人成立了“湖口县放心菜家庭农场”两个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00余亩、建有蔬菜园60余亩,其中反季节大棚30个、有机稻田200余亩,生猪养殖猪舍2000平方米,我村养殖、种植模式多次被省、市、县的肯定和推广。去年我村产业基地主要以反季节蔬菜种植、优质水稻种植、育苗、西瓜种植为主,西瓜种植初见成效,西瓜产量和品质有了大大提高,去年我村产业基地种植的西瓜在九江市科协组织的全市西瓜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四、基础设施建设
在省司法厅的帮扶下,今年我村准备完成梅子房湾至华美立家及长塘路口至产业基地两条公路改造,改善和提升我村交通环境。 |
一、基本情况
长塘村位于张青乡西侧,紧邻张青集镇,素有张青“西大门”之称。全村共有集体成员身份1782人,其中居民1528人,党员56名,辖10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
长塘村区域面积3.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11亩,水面360余亩,县乡公路穿村而过,道桥水库沿村而行,村内另要一口大塘,名为长塘,长塘村也因此得名。
二、村集体经济
通过几年来的发展,我村现有蔬菜60余亩,瓜果果园150余亩,水产(鳜鱼)养殖50余亩,到2021年底我村集体经济已突破15万元。
三、产业发展
近年来,长塘村在张青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优势,采取集体+农户的形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果蔬种植和渔业养殖,突破了我村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我们还紧抓机遇,建立了一座50千瓦光伏发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