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高台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高台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43年初建镇,设健康区;1950年改为第一区;1952年城区分建为4个乡级街道,即东北街、西北街、西南街、东南街;1953年更名为和平街、自由街、光明街、民主街,仍属第一区;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城关镇;1958年改为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80年改为城关镇至今。

宣化建镇历史悠久,400多年前就形成了集市。

1961年建王村公社,1984年改王村乡。

1997年,面积54.5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辖王村、蔡沟、山海、老栗树、岳窑、申家沟、三岔口、荟萃山、佛垌、七里庙、钟楼、朱垌、寺沟、山沟、青石沟、土门16个行政村。

1937年以前,宣化店为河南省罗山县县衙所在地,建礼山县时划归湖北管辖,1910年改名为宣化乡。

1997年撤乡改设宣化镇,一直沿用至今。

民国初,南华属本县一区。

1939年后,属建康镇一、二、三保和柔远乡一、二保。

新中国建立初,分属建康区和柔远乡。

1955年分设南华、北利沟2个乡。

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成立南华人民公社,同年5月又分为南华、小海子2个公社。

1964年合并南华、小海子公社为南华公社。

1983年改为南华乡。

1997年撤乡设镇。

民国初属本县一区,1939年后,分属于建康镇和柔远乡。

新中国建立初属建康区三、四乡和柔远区一、二、七、八乡。

1955年撤区并乡,境内设果园、巷道、小寺3个乡。

1958年公社化后属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从城关公社划出,成立巷道、小寺2个公社。

1964年巷道、小寺公社合并为巷道公社。

1983年改为巷道乡。

2005年,全县合乡并镇,原正远乡撤销并入巷道乡。

2013年撤乡建镇。

1961年成立合黎乡,2013年撤乡并镇,一直沿用至今。

1964年成立骆驼城乡,2013年撤乡并镇一直沿用至今。

新坝原名为镇羌堡,1961年改名为新坝。

1983年成立新坝镇,一直沿用至今。

1952年成立黑泉乡,1955年,撤并为黑泉、永丰、定安、水源4个乡。

1958年属宣化人民公社。

1961年境内设黑泉、定平、十坝3个公社,1964年3公社合并为黑泉公社。

1983年改为黑泉乡。

2015年10月,黑泉撤乡并镇,建立黑泉镇,现有定安、定平、阴沟桥、永丰、新开、黑泉、沙沟、小坝、镇江、九坝、十坝、胭脂堡十二个村。

民国初,罗城称为三区。

民国28年(1939),设四维乡。

新中国成立初,建四维区。

1955年境内设天城、罗城、花墙、河西4个乡。

1958年成立罗城人民公社。

1961年罗城公社分为罗城、河西、天城、十坝4个公社。

1964年罗城、河西、天城公社合并为罗城公社。

1983年,改为罗城乡。

2005年2月撤销盐池乡,并入罗城乡。

2015年10月经省民政厅同意,撤销罗城乡,设立罗城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行政区域界限和政府驻地不变。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