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滨海新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滨海新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其前身为油田街道办事处,2000年5月根据市民政局《关于同意大港区调整部分街乡行政区划的批复》,大港区政府发文(津港政发(2000)54号)决定更名为天津市大港区人民政府海滨街道办事处,2009年11月12日塘沽、汉沽、大港行政区划调整,成立滨海新区,2010年1月更今名,名称沿用至今。

原属天津县。

1948年11月30日解放,1953年3月属南郊区。

同年7月置新城乡,1958年8月11日划归塘沽区,同年8月24日成立河南公社,改名新城大队。

1965年8月19日成立新城公社。

1983年8月18日改为新城乡,1995年10月建立新城镇。

1998年8月撤销新城镇、邓善沽原建制,两乡合并,成立新城镇政府。

2009年11月12日塘沽、汉沽、大港行政区划调整,成立滨海新区,2010年1月更今名,名称沿用至今。

此地原为古滨海泻湖地和沼泽地。

明清时期,中部和东部的沼泽洼塘地中芦苇丛生,水草丰美,是野鸭等水鸟栖息地。

为清王朝的工部地,每岁朝贡芦苇。

清代,西部和中部地区属宁河县崇仁里六保,辖今杨家泊、傅庄、东李自沽、东尹、杨角庄、辛庄、魏庄、东庄坨和西庄坨9个行政村。

民国年间属宁河县五区寨上镇。

1942年建五区杨家乡,下辖7保。

东部地区为丰润县(今丰南县)地,有今萝卜坨、看财庄和高庄3个行政村。

1951年7月,杨家泊、东李自沽、傅庄3个行政村由宁河县划入本区(镇)。

1953年11月建(东)李自沽乡,以乡驻地得名。

1957年7月,亦将宁河县七区东尹乡7个行政村划入该乡。

翌年1月,改建杨家泊乡,辖12个行政村。

后相继改建为东风人民公社,群英人民公社。

1959年1月宁汉合并,为渤海人民公社。

1960年4月,丰润县老铺公社的萝卜坨、看财庄和高庄划入该公社。

1961年6月宁汉分置,建杨家泊人民公社。

1966年改称东方红人民公社。

1968年改称杨家泊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5月,恢复杨家泊人民公社。

1982年11月因迁驻地改称东尹公社。

1984年改称东尹乡。

1994年10月,改称杨家泊镇至今。

2009年11月12日塘沽、汉沽、大港行政区划调整,成立滨海新区,2010年1月根据滨海新区政府(津滨政发【2010】3号)文件将其更名为天津市滨海新区杨家泊镇人民政府。

1935年前属河北省沧县。

1935年属河北省新海设治局。

1938年新海设治局改称新海县,194年底新海县与青城县合并为一县,称新青县。

1945年新青县更名为黄骅县,归属均未变。

1953年太平村地区建大苏庄、苏家园、大道口3个乡。

1958年成立东风公社,驻齐家雾,后迁太平村,更名为北大港公社。

1961年北大港公社分为李村、齐家雾、太平村、沙井子4个公社。

1963年2月太平村公社划归天津市北大港区。

1970年并入南郊区,1979年归大港区。

1983年改社为乡,称太平村乡。

1986年撤乡建镇,称太平村镇。

1998年9月,经天津市民政局批准,更名为太平镇。

2009年11月12日塘沽、汉沽、大港行政区划调整,成立滨海新区,2010年1月更今名,名称沿用至今。

小王庄镇建国前,属河北省静海县,1949年属该县七区。

1953年以小王庄地区设小王庄和西湾河2个乡,1958年属团泊洼公社大庄子管理区。

1962年小王庄地区8个村(时称八村)划归静海农场(现称北大港农场),1963年划属天津市北大港区。

1965年命名为小王庄公社,1970年并入南郊区,1979年归大港区。

1983年改社建乡,1986年撤乡建镇。

现在的小王庄镇是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由原大港区小王庄镇和徐庄子乡合并而成,2009年11月12日塘沽、汉沽、大港行政区划调整,成立滨海新区,2010年1月根据滨海新区政府(津滨政发【2010】3号)文件将其更名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小王庄镇人民政府。

原属河北省天津县,1949年为该县六区。

1953年5月14日撤销天津县,划属天津市南郊区,设中塘乡和大安乡。

1956年两乡合并,称中塘乡。

1958年改属天津市河西区小站公社第三团,1959年为该公社西小站管理区,1961年析置西小站公社。

1962年复归南郊区,仍称西小站公社。

1979年11月6日成立大港区,西小站公社以马厂减河为界,河以北为南郊区西小站公社,河以南为大港区中塘公社。

1983年撤公社建中塘乡,1993年12月改乡建镇,1997年赵连庄乡并入中塘镇,2009年11月12日塘沽、汉沽、大港行政区划调整,成立滨海新区,2010年1月更今名,名称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