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沟村、李庄村、北严村合并后,得名北严村。 |
明代时地势较高,居住人口较多,逐渐形成集市,取名高庄集,高庄大队,后得名高庄村。 |
村庄姓张、姚的人居多,故得名。1984年“张姚大队”更名为“张姚村村民委员会”,委会有“张姚自然村”之义。 |
明朝石姓首先来此建村,故称石元,后改名为石元村。 |
因村内梁、王两大姓居民较多,故得名。 |
小元村原来主要为姓蒲的人居住,称作蒲小园,后来崔姓人越来越多,1949年初,由崔姓的书记改为小园,逐渐演变为小元。 |
1984年由“大郢大队”更名为“大营村村民委员会”。“大营”自然村名是因为村庄稠密且较大,有“中营”、后营”两个大自然庄而得名。 |
明朝中期,有崔氏来建村,也有其他姓氏,地有集市,当地人称小集。 |
原来的村中有一座石板桥,村民居住在桥的西边,时间长了就叫桥口村。 |
传说汉高祖刘邦于某年九月二十南下,在此地住一日,为了纪念高祖,建了高皇庙,由此得名。 |
原来村中有一棵榆树在庙前,又因余姓建村,故称余庙村。 |
清朝中期,一名西台御史来此建立御史府,从此就称西楼。 |
村民多姓王,村周围建了很多围子,故得名。1984年由“王圩大队”更名为“王圩村村民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