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工作的通知》(农办社〔2022〕11号)和《关于开展2023年美丽宜居村庄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社〔2023〕1号)要求,依照《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美丽宜居村庄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皖农社函〔2023〕226号),在各地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经材料初审和专家评审,拟认定肥东县长临河镇四顶社区等365个村为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
中墩村:是谭家桥镇的城关村。座落在黄山东大门,有京台高速下站口,205国道、103省道穿村而过。全村共有660户,总人口2317人。全村共有十三个村民组,面积36.06平方公里,水田1800余亩、旱地270余亩、草园1000余亩、山场面积约47000余亩。中墩村地处黄山东海群峰脚下,四面环山,麻川河穿村而过。境内有石门峡景点,红军北上抗日纪念馆,石门水库水利风景区等。……。 |
汤家庄村位于焦村镇西北角,东与章村为邻,西南与龙源交界,西与贤村乡贤村原桃源乡桃坑村、乌石乡长芦村毗连,北与太平湖镇汪王岭村交界。辖毛坦、陈坑、汤源、桥湾、桥源、新坑6个村民组,12个自然村,农户285户,其中劳动力571人,从事农业生产313人,外出务工258人,村委会所在地汤源距218省道10公里,城区26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汤家庄位于焦村镇西北角,是一个纯林茶村,域内有龙源村而下的……。 |
安居村共有村民小组8个,其中大小自然村14个,全村255户,总人口952人(其中:劳动力528 人,占总人口的 55.46 %;常年外出打工人数221人,占总人口 23%)。现有“两项制度”(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人口37 人。2013年,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572.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88元。 1、地理气候特征 安居村位于新丰乡西南部,东靠盛洪,南临新华,西接永……。 |
地处205国道线上的革命老区所在地岩寺镇石岗村座落于徽州区岩寺镇南部城郊,亦山亦水,风景秀丽,是新农村示范村。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属生态自然村。村辖小练、古塘、察塘、青光石、石岗、干村、小岩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406户,人口1496人,拥有耕地面积1080亩,林地5300亩。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662万元,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产值12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 |
临河村座落在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西北城郊。全村由临河、茆田、丛睦3个自然村组成,分为十个村民组,总人口为1046人、302户。全村以蔬菜种植业为主导产业,水稻、瓜蒌、甘蔗、西瓜种植也具有一定的规模。2008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9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96元。历史上临河村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田地分布于丰乐河畔一级梯地,土地肥沃,没有“三废”污染。目前全村有蔬菜大棚750亩,年产蔬菜3200吨……。 |
长潭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北部,205国道旁,整个村落分布在丰乐湖两岸,村民依山而居.距岩寺城区25公里,距黄山风景区27公里.自然条件 长潭村是典型的山区、库区,农业资源缺乏。一年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1500毫米,主要降水量集中在春季和梅雨季节。年平均气温16.6摄氏度,森林覆盖率75%。人口和社会经济概况 全村269户,997人,39名党员,在外务工人员320人,分7个村民组(……。 |
梅川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梅川村位于徽州区杨村乡东北部,与汤口镇毗邻,距徽州区岩寺城区42公里,距黄山风景区15公里。二、自然条件梅川村以山地为主,土壤呈微酸性,海拔在200—862米之间,辖区内森林覆盖率为90%,一年四季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型,全年降水量1552mm,主要降水集中于4—7月份,年平均气温15.2℃,主要经济作物以林茶为主,特别适合发展油茶、大棚蔬菜的生产,。三、社会经济概……。 |
胡川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胡川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杨村乡东北部,与汤口镇毗邻,距徽州区岩寺城区42公里,距黄山风景区10公里。二、自然条件胡川村以山地为主,土壤呈微酸性,海拔在200—862米之间,辖区内森林覆盖率为92%,一年四季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型,全年降水量1552mm,主要降水集中于4—7月份,年平均气温15.2℃,主要经济作物以林茶为主,特别适合发展油茶、竹业、大棚蔬菜的生产。三……。 |
虹光村地处徽州区以东与歙县王村镇交界,交通便利。村委会辖11个村民小组,全村381户,1304口人,虹光村亦林亦农,林地面积有449公顷,耕地面积84公顷,桑园面积28公顷。村两委班子成员共6名,全村共有40名党员,设有专门的党员活动室。该村以养蚕、茶叶、养猪和蜂业为主导,除此劳务输出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虹光村在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生产发展为总抓手,以解决群众关心……。 |
蜀源村,位于黄山南麓,地理位置优越,四面环山,古森参天,灵金河(又名金带溪)呈”s”形,一水环流似玉带贯穿全村,因地形极像四川盆地,故称蜀源。 地处潜口镇的东北部,东接中国牌坊群之乡--棠樾,南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唐模,西与“非遗传承地”---潜口相攘,北依“天上街市”灵山。距区政府所在地岩寺11公里,市政府所在地屯溪28公里。辖蜀源、前山、铁匠坞、北山下、蜀口、板桥山六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
潜口村,辖42个村民组, 5268人,党员168名。205国道、呈歙旅游公路、合铜黄高速徽州区下口在此交汇,境内拥有全国“4A”级景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潜口民宅和“中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006年以来,该村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安徽省生态村”、“市级五个好村级党组织”。2010年7月9日,安徽省委张宝顺书记视察潜口,对潜口党建及新农村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 |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因村落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阳为呈,阴为坎,唐末易名“呈坎”。这座有1800多年历史的村落,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这里的“罗东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筑群”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 |
一、地理位置 富溪村地处黄山脚下,位于黄山市市徽州区的北部,四面分别与呈坎镇的小容村、黄山区汤口镇的芳村及本乡的长坞村、碣石村、新田村交界。距区政府所在地岩寺约40公里,距黄山风景区约35公里。 二、自然条件富溪村系重点山区村,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型,气温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寒多变,秋伏多旱,极端最低气温-12.7℃,最高气温40.8℃,年平均气温为16.4℃,无霜期228天……。 |
原先村边有芦皮树而得名皮坦,后改为坡坦、坡山;且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坡山村村民委员会。民国前,属长乐乡,三十三都。民国期间,属方兴乡。解放初,仍之。1952年置唐里乡,坡山村属之。1961年成立唐里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2004年12月唐里乡并入杞梓里镇,坡山村属之。坡山村:是典型的歙南山村,村民居住在山上,靠耕种坡地为生。坡山村共有5个村民组,402户,1026人。……。 |
昌溪村是黄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也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为昌溪乡政府驻地。2008年初昌溪乡实施村级区域调整时,把原红旗、红心、昌源、密川四个行政村合并后定名为昌溪村。昌溪村辖8个村民小组,1203户3444人,全村劳动力2070人,其中外出务工1170人。昌溪村总面积为4.56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9916亩,其中耕地面积297亩,园地3278亩(其中茶园2356亩、桑园229亩),林地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