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2022年“淘宝村”数量达到7780个,新增757个;“淘宝镇”数量达到2429个,新增258个,数字经济与乡村深度融合仍然具有较大潜力。 |
公平镇是海丰县东北部山区中心镇,全镇有18个行政村,6个居民区,88条自然村,辖区面积90.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人,外来人口3万多人。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和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掀起,兴起了个体服装加工的发展潮,至目前,经历了22年的发展历程,从起步创业萌发阶段,步入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式加快发展和规模扩张阶段,到目前正值进入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向现代企业转型……[详细] |
附城镇位于海丰县城南郊,属县城结合部。北倚大云岭山脉,南频三江出海处。总面积69.24平方公里,下辖4个社区、14个村委会,共有167个自然村,总人口55754人,外来人口近5万人。广(州)汕(头)公路、324国道复线、海(城)(汕)尾公路、海(城)联(安)路等公路穿境而过,海陆交通方便,水量丰沛,土地肥沃,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 近年来,在海丰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附……[详细] |
城东是革命先驱彭湃烈士的故乡.是著名的海丰农-动发祥地。位于县城东郊,地处黄江中游,西南海丰红场有龙津河、丽江环绕,东有黄江与丽江、龙津河贯通。北属丘林,广汕公路以南属开阔平原,内外交通发达,现有主要道路17条,总长13.9公里。广(州)汕(头)公路穿境而过,可直通广州、深圳、惠州、汕头等城市,北有海(丰)紫(金)公路达紫金、五华、梅州等地。水路有黄江、丽江、龙津河交错,上航直达公平镇,下航直下……[详细] |
甲子镇是一个古老、发展较早的粤东古镇,原称甲子门,因港口有大石壁立排列如门,与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字相符,故称甲子。甲子镇地处陆丰市南部,东隔瀛江与甲东镇相望,北与揭阳市惠来县交界,西与甲西镇相接,南临南海。全镇总面积18平方千米,总人口10.8万人,辖有14个村(居)委会。是陆丰较大的渔业镇。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2亿元。甲子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地带。地质表层以黄土为主,含沙量较多且坚……[详细] |
源南镇位于源城区南部,东邻紫金县临江镇,南接埔前镇、高埔岗街道,西连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新丰江水库、北连上城街道。源南镇是原东埔镇的一部分,是1997年3月撤销东埔镇建制后分设的一个镇。在城东3村(居)划转江东新区后,全镇四至界址为:东临东江,南接埔前镇、高埔岗街道,西靠桂山自然保护区、新丰江水库,北接源西、东埔、上城、新江街道;辖区总面积为96.45平方公里(不含城东三村居22.15平方公里)……[详细] |
紫金县辖镇,县府驻地。建国初期称金城镇,属附城区、第一区,1958年属附城公社,1964年分设城镇公社,1981年设紫城镇。位于县境东东部,面积14.3平方公里,人口8.7万。河(源)汕(头)、惠(州)五(华)公路穿境而过。辖城南、西郊、城郊、城东4个管理区和安民、通惠2个居委会。产业以工业、商贸、运输、建筑和饮食服务业为主。.……[详细] |
老隆镇地处龙川县境南部,座落在东江上游,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全镇总面积15.4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三面环山,西临东江。老隆自古是商贾之地。1949年6月1日至今为县政府所在地。相传老隆寨顶为秦时赵佗固守龙川的要塞。原称老龙,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改称老隆。解放后设老隆区;1958年设老隆公社;1983年改设老隆镇。现辖老隆村1个村委会,市东、市南、市北、眠牛形、水坑、……[详细] |
阳明镇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毗邻江西定南县,是县城镇、中心镇。2003年原附城、粮溪两镇并入该镇。全镇总面积203.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7512亩,山林总面积22万亩。县城现有面积5.7平方公里,规划扩大到24平方公里,其中旧城区3.75平方公里,开发中的新城区17.3平方公里。该镇辖22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总人口10万人,90%为非农人口。阳明镇交通、通讯便利。京九铁路、粤赣高速公路途径阳明镇,……[详细] |
仙塘镇位于河源市东北部,是县城所在地,距县城5公里。全镇总面积1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74亩;下辖1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2万人。仙塘镇水陆交通方便,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205国道、河义公路、东环路、河龙、粤赣高速公路、东江河等自南向北贯穿全境,设有仙塘火车货运站,区位优势十分突出。仙塘镇林业、矿产和水利资源较为丰富,主要矿种有稀土、萤矿、高岭土、铅锌矿等,其中高岭土已探明储量有……[详细] |
平冈镇位于江城区西部,东接埠场镇,北与阳东县白沙镇为邻,西与阳西县阳西县程村镇接境,南临南海,有海陵大堤与南海中的海陵岛相连。地形北高南低,地势广阔平坦,镇西南有阳江港码头,是有待开发的旅游、商务码头。农业发达,水产养殖发展极快,水产品加工、皮革、铁木器以及运输业发展迅速。全镇总面积180.14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9.25万人。……[详细] |
阳江市江城区辖镇。1958年建闸坡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镇,撤县建市时为阳东区辖,后为江城区管。位于区境南部海陵岛西端,距区府40公里。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2.1万。是全国十大渔港之一,粤东、粤西海上运输的中转站,江(城)闸(坡)公路终点。辖海鸥、飞鸥、金鸥、雄鸥、燕鸥5个渔委会,莳元村委会和东风、红星、南安、庆安、新兴、大兴、北环7个居委会。经济以捕鱼、渔船制造、制冰和海水养殖为主……[详细] |
东城镇位于阳江市区以东4.5公里。1988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东城镇成为阳东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阳东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51.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控制面积28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委会,人口7万多人(其中农村人口1.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5万人,流动人口3万多人)。东城是阳江市的东大门,交通发达,325国道贯穿全境,内有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和开阳高速公路的大出……[详细] |
我镇位于阳江市东北部,地处那龙河中下游,东北与合山镇交界,西与阳东县城接壤,南和雅韶镇相邻。全镇总面积14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441亩,其中水田17634亩,旱地8807亩,辖13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148条自然村,人口4万多人。全镇共有党支部38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3个,社区党支部2个,机关事业党支部11个,企业党支部12个(其中国有企业7个,非公有制企业5个);共有党员1255名,其……[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