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阆中市洪山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阆中市洪山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朱洪路社区位于阆中市洪山镇,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由一个场镇(洪山场)和四个村组成(楼垭村,松林村,大梁村,宋家庙村),是洪山镇政治文化中心,辖区场镇街道10余条,洪山政府,便民服务中心,洪山幼儿园,洪山小学,洪山中学,教办,派出所,邮局,信用社,供销社,供水站,供电所,兽防站,市场监管所等单位部门驻社区,场镇物流,商品交易,餐饮娱乐一应俱全。场镇通过多年发展,面积逐步扩大基础不断完善,场镇亮化全覆盖,常年有清洁工对场镇街道进行清扫;辖区人口51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900余人)。现有脱贫户51户,150人;农村低保123户,246人;城镇低保86户,156人;现辖5个居民小组,现有中共党员132人,设4个党小组(含1个流动党小组),辖区耕地2800余亩,林木覆盖3300余亩;产业发展主要以柑橘为主,并成立多个专合社,硬化路、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户户通。

元山社区位于洪山镇西北面,与南部县接壤。幅员面积18.8平方公里。2020年4月村建制调整由原来的五郎坪村、白土垭村、长房子居委会合并而成,社区辖4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901 亩,农业人口4418人,非农业人口158人。 社区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其中杨氏果业流转土地1318亩,种植柠檬、晚熟柑橘。两乡建设,富洪专业合作社种植晚熟柑橘580余亩。全部已经投产,解决当地就业两百余人,促进人均收入百余元。辖区种植大户佳佳农场,占地4亩,主要种植蘑菇,年收入二十万元。养殖大户五户,养殖牛60余头,生猪200余头,禽1000余只。

宝马社区位于洪山镇东南方向,距宝马场2公里。为一般贫困村,与河溪镇接壤,幅员面积达2.8平方公里,距阆中市城区18公里。全社区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221人,856户(非农业人口439人,270户,农业人口1782人,586户)。本村有耕地面积2310亩,其中田1210亩,地1100亩。(其中江东现代农业园区流转土地980亩)。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有52人,其中2014年脱贫16户,49人,2019年脱贫2户,6人,贫困发生率0%。有低保105人,特困户18人,残疾人17人。2014年至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61户,社道硬化公路7公里,整治山坪塘9处。帮扶单位是洪山镇人民政府,组长刘津利,第一书记何玲慧,成员蒲茂荣、杨荣、牛哲;驻村农技员邢永明。本村在2015年退出贫困村,支柱产业为粮经作物,晚熟柑橘、养殖业为主。

朱镇社区由原朱镇乡陵江村陵江片区、原朱镇乡猫儿井村猫儿井片区、原朱镇乡沿河村朱真片区、原朱镇乡太华村新民片区、原朱镇乡金镶村罗家梁片区,共五个片区合并组成。位于阆中市南面,洪山镇西南面;距阆中市35公里,距洪山镇4.5公里,以公路为交通运输;全社区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6775.5亩),其中耕地 3183.4亩,林地1984亩,公路、水渠、场镇、居民住房等础设施占地4630亩,水面面积1785 亩;全社区农业人口1127 户,4410 人,其中:场镇人口710人,共五个社,其中一社176户, 651人,耕地455.81 亩, 林地376.8亩,水面面积 377亩;二社188 户,652人,耕地 369.97亩, 林地 396亩,水面面积 377亩;三社 203户669人,耕地587.6亩, 林地396亩,水面面积357亩;四社382户,1175人,耕地1252.08亩,林地416.8亩,水面面积317亩;五社178 户, 560人,耕地517.94 亩,林地 396亩,水面面积 357 亩。一社以蔬菜种植,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二、三、四、五社以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经商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中一、二、三社结合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旅游项目。

得阳村座落于阆中市东南部洪山镇西北部,距离阆中市城区28公里;东与朱洪路社区相邻,南接朱镇社区和沿河村,西邻封阳村,北接洗马滩村和太洪村,幅员面积约5.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44.5亩,全村以种植、 养殖业为主。2020 年村建制调整与太华村合并为得阳村(由原洪山镇得阳村、大井坝村、朱镇乡太华村组成),办公地点在得阳村 1组村委会,辖区内共 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920户,总人口:2920人,其中贫困户:73户(原得阳村 44 户,原太华村29户),贫困人口:226人,易地搬迁 17户(原得阳村10户,原太华村7户);村三委常职干部共有 6 人,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村党支部设书记 1 名,副书记 1 名,支部委员 3 名。共有正式党员 77名,预备党员 1 名,培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 2 名;村委会设主任 1 名, 副主任 3 名,其中女性 1 名。监委会主任 1 名。得阳村有种养殖专合社4家,家庭农场10家,结合乡村旅游,重点做好得阳村“龙虎山庄”观光旅游产业, 规划发展火龙果、枇杷、草莓、葡萄、桃子、李子等优质品种水果,真正做到一年四季水果飘香;大力发展绿色大棚蔬菜。打造田园民宿、特色农家乐,水上垂钓等产业,实现“农业+文化+旅游”的综合发展。

洗马滩村位于阆中市中心东南方向,距城区22公里,为原洗马滩村和宝龙台村合并而成。土地面积6.8平方公里,耕面积2231亩,全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全村设6个村民小组,743户2371人。全村现有贫困户119户370人,已全部退出贫困户序列。现全村无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村三委常职干部共有 5人,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村党支部设书记 1 名,副书记 1 名,支部委员5名。共有正式党员50名,预备党员1名,培 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其中40岁以下党员 9 人。村委会设主任 1名, 副主任 2名。监委会主任1 名。

太洪村位于阆中市南部,紧邻朱洪路社区,距城区20公里,由原太洪村和化琳村合并而成,村建制调整后,全村辖7个组,924户3033人,农业人口3016人,常住人口3057人,实有耕地面积4969.5亩,行政区域面积650公顷,水域面积210亩,林地面积4571亩,水田2234亩,旱地2735.5亩,流转给杨氏果业土地200亩,公路里程数18公里。外出务工经商1450人,其于人口都是己农业为主。太洪村引进了王廷松皮蛋厂,年产值千万元,及邓兵牛场,养肉牛500头。

董家店村座落于洪山镇东南部,东与元山社区相邻,南接洪山社区,西邻太洪村,北接宝马社区,幅员面积约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20亩,全村以种植、 养殖业为主。,辖区内共 6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650户,总人口:2380人,其中贫困户:54户,贫困人口:165人,易地搬迁 22户,71人。 村三委常职干部共有6人。村党支部设书记1名,支部委员3名。共有正式党员 38名,预备党员1名,培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名,其中 50 岁以下党员3人。村委会设主任1名, 副主任3名,其中女性1名。监委会主任1名。

一把伞村位于洪山镇的东南面,与南部县永定镇相临。辐原面积6.1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151人,总户数679户,耕地面积2013亩,其中旱地面积1328亩,水田面积685亩,林地面积3348亩,下辖17个村民小组,现合并为6个小组,是一个农业村,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花生、黄豆、红薯为主产。辖内猫儿岩水库长约6公里,贯穿全村,水利资源丰富。第三产业主要以豆腐干加工为特色。副业以生猪养殖为主。

良善垭村位于阆中市东南部,距离城区约30公里,幅员面积6.7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872户、2762人。近年来,良善垭村紧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南充市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集中资源力量,以“135”发展思路为抓手,提速振兴、率先突破、作出示范,把良善垭村建设成为“近水橘庄?良善人家”。目前全村已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四川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四川省卫生村、四川省级“六无”平安村、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南充市文明村等众多荣誉,村党支部于2021年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下一步,良善垭村将持续加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建设“近水橘庄?良善人家”的发展定位,将果园变为公园、将果园变为乐园,建良善福地、成旅游佳处,着力实现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金山观村位于洪山北大门,与河溪相邻,交通畅通,幅员面积28公里,有八个村民小组,共1112户,全村总人数3710人,劳动人数2357人,村干部6人。耕地面积3215亩,其中农作物(水稻、小麦)面积600于亩,移交杨氏果业公公司2615亩租赁。我村有几处特色养殖、野香猪、黑山羊、龙虾基地,目前情况良好。农民经济收入以产业务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2020年农民均纯收入4600元。

多宝寺:清道光年间修建,内塑多宝如来佛像,故名。1949年前为石龙乡第10保。

1951年为宝马乡多宝村。

1958年为宝马乡4管理区。

1961年改为8大队。

1967年为朝辉公社4大队。

1972年为宝马公社8大队。

1981年为多宝大队。

1984年为多宝村,属宝马乡。

1994年属宝马镇管辖。

2019年,撤宝马镇划归洪山镇(南府函〔2019〕76号)。

2020年,回龙村并入(阆府函〔2020〕55号)。

多宝村位于阆中市东南部、距阆中市20公里、洪山镇西北部、距洪山镇9公里、本村共有1049户、3525人、耕地面积5876亩、林地面积4350亩、杨氏生态农业园区一个、村民共出租土地2100余亩、东西部协作蚕桑养殖1100余亩、其中(果桑、桑叶茶、40余亩)、柠檬、柑橘奔康产业院200余亩。

金鼎村位于洪山镇北面,距阆中城区25公里,距洪山镇8公里,位于阆中市江东农业园区核心地带,全村有耕地面积2928亩,水田1627亩,旱地1301亩,共计流转土地1856亩,全村有 7个社,有党员69人,正式党员68人,预备党员1人,党小组2个。全村农业3031人, 建档立卡脱贫户75户269人,边缘户3户8人。全村有常职干部6人,社干部7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护林员2人,公益性岗位7人,村集体经济2个,脱贫奔康产业园1个,产业园道路长1.3公里,新修村道31.5公里,新修水池20口,整治山坪塘病害工程10口,新建产业园晚熟柑橘425亩,庭院经济200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7万元。

洪山镇沿河村座落于洪山镇东南部,西与朱镇社区相邻,南接南部,东邻朱洪路,北接得阳村,幅员面积约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09亩,全村以种植、 养殖业为主。2020 年村建制调整与王家山村,鹤林村,沿河村1-6社,猫儿井7-13社合并为沿河村,办公地点在沿河村 3组村委会,辖区内共 1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1120户,总人口:3575人,其中贫困户:93户贫困人口:312人,易地搬迁 10户, 村三委常职干部共有 6 人,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村党支部设书记 1 名,村副主任 4 名,支部委员 5名。共有正式党员 95名,培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 3 名,其中 50 岁以下党员47人。村委会设主任 1 名, 副主任 4 名,其中女性 1 名。监委会主任 1 名。

封阳,境内一名为封阳寺的庙宇,故名。1949年为洪山乡第6保。

1951年为朱镇乡封阳村。

1958年为朱镇公社封阳管理区。

1962年为朱镇公社10大队。

1972年为朱镇公社10大队。

1981年为封阳大队。

1984年为封阳村,属朱镇乡。

2019年,撤朱镇乡划归洪山镇(南府函〔2019〕76号)。

2020年,金镶村、封阳村合并设封阳村(阆府函〔2020〕55号)。

封阳村位于洪山镇西北方,西临嘉陵江,东临朱石公路由南至北穿过,宝马沟河由北至南,从中部贯通全村,汇入嘉陵江。全村幅员面积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46人,921户。辖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727亩。属省定贫困村,2018年脱贫摘帽,现迈入乡村振兴。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