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云安区石城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云安区石城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92年成立托洞居民委员会,2002年改称托洞社区居民委员会,属托洞镇管辖,2003年托洞镇与茶洞镇合并称石城镇,属石城镇,沿用至今。

1992年成立茶洞居民委员会,2002年改称茶洞社区居民委员会,属茶洞镇管辖,2003年托洞镇与茶洞镇合并称石城镇,属石城镇,沿用至今。

清光绪二十三年增设托洞堡;1926年改堡为乡;1958年为托洞大队;1983年为托洞区;1986年又称托洞镇;1992年乡改镇称托洞管理区;1999年成立云安县后称托洞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56年成立互助组,1957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设立先锋大队。

1974年先锋大队划分先锋、托洞、田心三个大队。

先锋大队仍用原名。

1983年撤改区称先锋乡。

1986年实行镇(乡)辖村体制,改称先锋村委会。

1992年村民委员会改称先锋管理区。

1999年改称村委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本村辖区名为秋云乡,后改为精诚乡,1949年后改为云青乡(包括现在的云星、五星、东风),1958年后分为云星、五星、秋风大队。

云星大队管辖上河背、下河背、上围、山下、塘面、大巷、仓下、镬耳屋、黄花坳、连山脚、连田围一、二、三、四队、塘头、塘尾、新田、麻子田18个生产队。

1983年撤公社改区,1986年区改镇,云星乡改云星村民委员会,1992年村民委员会改管理区。

1999年管理区改为村委会,沿用至今。

1949年前,本辖区为秋云乡,含秋风(东风)、云星、五星。

后改精诚乡,含秋风(东风)、云星、五星。

1949年后改云青乡,含秋风(东风)、云星、五星。

1958年后分为五星、云星、秋风大队。

自然村设生产队。

1983年撤社改区,称五星乡。

1986年设镇(乡)辖村体制,改称五星村民委员会。

1992年改称五星管理区,1999年改称五星村委会,沿用至今。

1958年公社化后设前进大队;1983年撤社改区称留洞乡;1986年实行镇(乡)辖村体制,改留洞村民委员会。

1992年改称留洞管理区。

1999年改称留洞村委会,沿用至今。

1950年属根围乡,1958年属根围人民公社,1983年属根围乡政府,1986年改根围村委会,1989年改根围管理区,1999年成立根围村委会,沿用至今。

1956年属高龙大乡,分为岭下小社,石仔围小社。

1957年两社合并为高级社。

1959年体制下放设立岭下大队,石仔围大队,同年下半年合并称高龙大队。

1983年改高龙乡,1986年属高龙村民委员会。

1992年称高龙管理区。

1999年改高龙村委会至今。

1958年4月,高潭村委与高塱村委合并为高潭乡,1958年10月,高潭、托洞合为托洞乡,后大队划分为两个大队,即高潭大队和高塱大队,本村委仍用原名。

1983年撤社改区,称高潭乡人民政府,1986年实行镇“乡”辖村体制,称高潭村民委员会,1992年改称高潭管理区,1999年4月改称高潭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58年公社化后,设立高潭大队;1973年划分为两个大队故取名高塱大队;1983年撤社设区改称高塱乡;1986年实行镇(乡)辖村体制称村民委员会;1992年改称高塱管理区;1999年改称村委会,沿用至今。

1958年为红山大队,1983年为红山乡,1986年改红山村委会,1992年为红山管理区,1999年成立根围村委会,沿用至今。

1950年后为秋风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秋风大队。

“文革”期间秋风大队改为东风大队。

1983年撤社设区改为东风乡。

1986年定制镇(乡)辖村体制,称东风村民委员会。

1992年改为东风管理区,1999年又改称为东风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56年属社前小社,高岭小社,1957年下半年合并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社前大队,高岭大队,1958年11月社前与高岭合并改为高岭大队。

1983年改称高岭乡,1986年实行镇(乡)辖村体制,改称高岭村委民委员会,1992年改称高岭管理区,1999年改称高岭村委会,沿用至今。

清同治年设茶洞堡,1926年改堡为乡,新中国成立后属云浮县茶洞乡。

1958年9月与城镇合并为乡,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

当时茶洞乡与黄花乡合为一个大队,叫茶洞大队。

1961年3月分设茶洞人民公社。

1983年设茶洞区,1986年10月设茶洞镇。

1958-1982年称茶洞大队,1983年至1984年称茶洞乡政府。

1986年称茶洞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改村委会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