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西华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2]

西华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2]

李自成起义时,手下王氏头领曾在此地安营,因当时人多营大,得名大王营。清末,因部分村民往西迁出,新建一村,取名西王营,此村居东,更名东王营。
南宋嘉泰三年(1203),一部分移民由商水县八里湾迁此,因此地东临贾鲁河,得名河庄。1914年,当地流传有“北有毕口,南有赵口,两口吞一庄,此庄发不了”的谶语,当时村民大多比较迷信,且本村王姓人居多,遂改名为大王庄。
明代,李姓家族移民迁此,后人丁兴旺,形成大村庄,得村名李大庄。
此地南临沙河。明清时期,为方便两岸居民通行、过往商贾船只临时休憩,叶氏船民在此摆渡,开设渡口,后发展壮大,渐成村落,故名叶埠口。
五代十国时,此地颍河上无桥通行,两岸来往不便,当地程姓居民斥资在颍河上建桥一座,桥面用黄土铺设,得名黄土桥,后简化为黄桥,村以桥名。
明天启七年(1627),该村刘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往此地,垦荒种田,繁衍发展成村。当时此地是一个大土岗,岗上野艾茂盛,故名艾岗。
1938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采用“以水代兵”策略,在郑州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人为地造成了5.4万平方千米的“黄水泛滥区”(简称黄泛区),因河南省黄泛区农场是在黄泛区建立的农场,故名。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