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文山市古木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文山市古木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2020年6月1日成立,名称沿用至今。

明代为教化三部长官司之一部。

清代辖区至中越边界。

嘉庆二十五年(1820)划属安平厅。

民国2年(1913)属马关县北区。

民国22年(1933)设逢春镇,纸厂乡,属第五区。

29年(1940)废区并为长春镇。

1949年4月,为文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所辖,设古木区。

1950年4月,归回马关县建制,为第二区。

1958年9月,划入文山县设古木公社,其中文山坝的大沟绞、迷洒两个乡划归红旗公社。

1963年划小公社,设古木区。

1966年又改为公社。

1984年,更名为古木区。

1987年,更名为古木行政村。

2000年6月,更名为古木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代为教化三部长官司之一部。

清代以“古木逢春”意雅化为逢春里,辖区至中越边界。

嘉庆二十五年(1820)划属安平厅。

民国2年(1913)属马关县北区。

民国22年(1933)设逢春镇,纸厂乡,属第五区。

29年废区并为长春镇。

1949年4月,为文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所辖,设古木区。

1950年4月,归回马关县建制,为第二区。

1958年9月,划入文山县设古木公社,其中文山坝的大沟绞、迷洒两个乡划归红旗公社。

1963年划小公社,设古木区。

1966年又改为公社。

1984年为纸厂行政村。

2015年12月更名为纸厂村委会。

明代为教化三部长官司之一部。

清代以“古木逢春”意雅化为逢春里,辖区至中越边界。

嘉庆二十五年(1820)划属安平厅。

民国2年(1913)属马关县北区。

民国22年(1933)设逢春镇,纸厂乡,属第五区。

民国29年(1940)废区并为长春镇。

1949年4月,为文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所辖,设古木区。

1950年4月,归回马关县建制,为第二区。

1958年9月,划入文山县设古木公社,其中文山坝的大沟绞、迷洒两个乡划归红旗公社。

1963年划小公社,设古木区。

1966年又改为公社。

1984年,更名为布都乡。

1987年,更名为布都行政村。

2000年6月,更名为布都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代为教化三部长官司之一部。

清代以“古木逢春”意雅化为逢春里,辖区至中越边界。

嘉庆二十五年(1820)划属安平厅。

民国2年(1913)属马关县北区。

民国22年(1933)设逢春镇,纸厂乡,属第五区。

民国29年(1940)废区并为长春镇。

1949年4月,为文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所辖,设古木区。

1950年4月,归回马关县建制,为第二区。

1958年9月,划入文山县设古木公社,其中文山坝的大沟绞、迷洒两个乡划归红旗公社。

1963年划小公社,设古木区。

1966年又改为公社。

1984年,更名为莲花塘乡。

1987年,更名为莲花塘行政村。

2000年6月,更名为莲花塘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代为教化三部长官司之一部。

清代以“古木逢春”意雅化为逢春里,辖区至中越边界。

嘉庆二十五年(1820)划属安平厅。

民国2年(1913)属马关县北区。

民国22年(1933)设逢春镇,纸厂乡,属第五区。

民国29年(1940)废区并为长春镇。

1949年4月,为文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所辖,设古木区。

1950年4月,归回马关县建制,为第二区。

1958年9月,划入文山县设古木公社,其中文山坝的大沟绞、迷洒两个乡划归红旗公社。

1963年划小公社,设古木区。

1966年又改为公社。

1984年,更名为牛棚乡。

1987年,更名为牛棚行政村。

2000年6月,更名为牛棚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代为教化三部长官司之一部。

清代以“古木逢春”意雅化为逢春里,辖区至中越边界。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划属安平厅。

民国2年(1913)属马关县北区。

民国22年设逢春镇,纸厂乡,属第五区。

29年废区并为长春镇。

1949年4月,为文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所辖,设古木区。

1950年4月,归回马关县建制,为第二区。

1958年9月,划入文山县设古木公社,其中文山坝的大沟绞、迷洒两个乡划归红旗公社。

1963年划小公社,设古木区。

1966年又改为公社。

解放前叫逢春里。

民国时候叫第八保。

解放时候叫马关县古木第二区阿车乡。

大跃进时候改为阿车大队。

1987年代规划文山县改为阿车行政村。

2000年6月改为阿车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代为教化三部长官司之一部。

清代以“古木逢春”意雅化为逢春里,辖区至中越边界。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划属安平厅。

民国2年(1913)属马关县北区。

民国22年设逢春镇,纸厂乡,属第五区。

29年废区并为长春镇。

1949年4月,为文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所辖,设古木区。

1950年4月,归回马关县建制,为第二区。

1958年9月,划入文山县设古木公社,其中文山坝的大沟绞、迷洒两个乡划归红旗公社。

1963年划小公社,设古木区。

1966年又改为公社。

1984年,更名为阿富乡。

1987年,更名为阿富行政村。

2000年6月,更名为阿富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代为教化三部长官司之一部。

清代以“古木逢春”意雅化为逢春里,辖区至中越边界。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划属安平厅。

民国2年(1913)属马关县北区。

民国22年设逢春镇,纸厂乡,属第五区。

29年废区并为长春镇。

1949年4月,为文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所辖,设古木区。

1950年4月,归回马关县建制,为第二区。

1958年9月,划入文山县设古木公社,其中文山坝的大沟绞、迷洒两个乡划归红旗公社。

1963年划小公社,设古木区。

1966年又改为公社。

1984年,更名为洒卡乡。

1987年,更名为洒卡行政村。

2000年6月,更名为洒卡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代为教化三部长官司之一部。

清代以“古木逢春”意雅化为逢春里,辖区至中越边界。

嘉庆二十五年(1820)划属安平厅。

民国2年(1913)属马关县北区。

民国22年(1933)设逢春镇,纸厂乡,属第五区。

民国29年(1940)废区并为长春镇。

1949年4月,为文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所辖,设古木区。

1950年4月,归回马关县建制,为第二区。

1958年9月,划入文山县设古木公社,其中文山坝的大沟绞、迷洒两个乡划归红旗公社。

1963年划小公社,设古木区。

1966年又改为公社。

1984年代称为洗古塘乡。

1990年代改为洗古塘大队。

2000年改为洗古塘办事处。

2003年4月改为洗古塘村民委员会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