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万峪河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万峪河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旱田村,此村落位于万峪河下段,因旱涝无常,引水灌溉设施被水毁。前人所建水田只能种旱地作物,故称旱田村。
谷场村,以村内农民收稻加工脱粒的公用场地为特征而命名自然村落名称。寄有人们希望每年的水稻都有好收成。
白米村,俗称白米凹村。以其所在地民间传说命名。相传明朝嘉靖21年,朝廷征粮纳税,差役命该地农户将稻谷加工成细米装于囊中,用骡马驮运。不料,一小马驹发飙狂奔,将背上驮运的三斗米袋划破,白米洒落整个洼地,白花花一片,饥寒交迫的贫苦农民无不痛惜,寄希望洼地里都能长出白米。让贫苦农民都能过上有白米吃的美好日子,故称此山洼为白米凹,附近自然村落为白米村。
中院村,民间相传在清末明初,此地自上而下的山坡上,新建三座院落,分上院、中院、下院。唯独中院最大,加之该院主人开明好客、施善好舍,有调解农户间矛盾和纠纷的能力,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威望。人们把整个院落作为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家喻户晓,声名远扬。故将周边的自然村落命名为中院村。
长滩河村,高家沟小流,流经此地形成较长一段河滩称长滩河。河畔上的自然村落命名为长滩河村。
相传古时,此村落住着一户人家祖孙五代同堂,人丁兴旺。孙子年近古稀,儿子已逾耄耋,父亲百岁开外,均髯发花白,耳聪眼明,精神矍铄。行人问及家族谁来管理仍有父亲掌管家事。问及何故,全家高寿,缘于常饮门前古井之水。该古井边有一棵千年翠柏和一株百年首乌,柏枝承接甘霖,复滴于首乌藤蔓之上,后淌入井水之中,称之神泉。后来,附近的人都来这里饮水,果真延年益寿,后出百岁多人,故称此村落为老人坪村。
大堰村,村民在高家沟流经境内地段修筑有规模较大的堰引水灌溉。以大堰为特征,命名附近自然村落为大堰村。
小坪村,是小栗子坪村的简称。清末和民国年间,设栗子坪联保(有时改称乡)。三皇庙垭以东为“大栗子坪”,以西为“小栗子坪”,两地都以盛产毛栗子。后将小栗子坪的自然村落简称小坪村。(小栗子坪叫起来拗口,人们便省去“栗子”一词,压缩成“小坪”,久而久之,就直呼“小坪”了。
栗子坪村俗称大坪。是大栗子坪村的简称。清末和民国年间,设栗子坪联保(有时改为乡),人们习惯将三皇庙垭以东为“大栗子坪”,以西为“小栗子坪”,两地都以盛产毛栗子,按坪地面积大小区分,将此地的自然村落称大栗子坪村。简称栗子坪村。(人们认为有了个“小坪”,便把大栗子坪叫做“大坪”,或者叫“栗子坪”。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