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初年分属11都1图,12都1图。 民国时属乌岩区岭上乡。 1948年属乌岩区联岭乡。 1951年土改时,分别在半山、北山两地建立了半山乡和北山乡,均属宁溪区管辖,1956年半山、北山两乡合并,以地处粮丰林茂,物产丰富的山区而命名为富山乡。 1958年建富山管理区,属宁溪公社,1961年公社体制调整,称富山人民公社,1983年撤销公社建制,复称富山乡,沿用至今。 1985年4月台州行署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 |
明代称茅畲市。 民国时属头陀区茅畲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为茅畲乡和大礼乡(古称“大澧”后简写“大礼”和“大里”)。 同属头陀区管辖。 1956年,茅畲、大礼、北洋三乡合并,命名为“茅畲乡”。 1958年称为茅畲公社。 1959年4月改称茅畲公社。 1961年茅畲乡公社和北洋公社。 1983年改称为茅畲乡。 |
上垟在清光绪年间为12-13都1图。 民国时属乌岩区秀西乡。 1948年属乌岩区双秀乡。 1949年5月解放,1950年建立沈岙、上垟两个乡人民政府,属乌岩区。 1956年沈岙、上垟两乡合并为上垟乡。 1958年公社化时称上垟管理区。 1961年体制下放始称上垟人民公社。 1964年乌岩区解体,划归头陀区管理。 驻地西湖村。 小坑公社现辖地域解放前称秀南乡。 1949年建国以后,分别建立小坑乡、象岙乡、和屿门乡,均属乌岩区,1956年撤区并乡,象岙乡大部分并入小坑乡,以当时乡政府驻地小坑街得名。 1958年称小坑管辖区。 1959年屿门乡的后园、日溪、董岙等村并入;同年因小坑街为水库淹没区,管理区迁驻后呈村。 1961年体制下放,调整为小坑人民公社,1962年公社机关移到象岙。 至1964年乌岩区解体,小坑公社划归头陀区管辖。 1970年公社驻地再次从象岙迁移西洋。 1992年5月由上垟乡和小坑乡合并为上垟乡。 |
清光绪初分属14-16都1图。 民国时分属临古、青江、秀南、和茅畲4乡。 1951年初建平田乡。 1956年春象岙乡解体后,庄前、潘家垟、寮前、桐树坑等4村及茅畲乡的官田村并入平田乡。 1958年11月后称平田大队,同年从乌岩公社划归头陀公社。 1959年2月划归乌岩公社。 1961年9月称平田公社。 1965年5月乌岩区解体,平田公社划归头陀区管辖。 1981年7月改名平田公社管委会。 1983年7月复称平田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