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高密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高密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58年2月,柏城区撤销,成立大王家庄乡;1958年9月,张鲁乡与大王家庄乡合并,成立大王家庄公社;1980年,改称姚哥庄公社;1984年3月,姚哥庄公社分为姚哥庄镇和张鲁乡;1995年10月正式成立朝阳街道;2001年3月,张鲁乡并入姚哥庄镇;2007年8月,撤销姚哥庄镇,并入朝阳街道。

街道名称沿用至今。

1912年后,属高密县城厢区。

1951年,改为高密第一区。

1954年9月改称城关区。

1958年2月撤区并镇,属城关镇。

同年9月成立红星人民公社。

1984年3月,复称城关镇。

1997年6月,改称高密镇。

2001年3月,高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原高密镇以人民大街为界一分为二,南为密水街道办事处,北为醴泉街道办事处,醴泉街道办事处驻原高密镇。

2007年8月撤销康庄镇,将原康庄镇的行政区域划归醴泉街道办事处管辖。

战国时,密水东侧设高密邑;春秋时属齐地;隋时,始属高密县,至清末。

1912年后,属高密县城厢区、城郊区;1951年9月,改为高密第一区;1954年9月,改称城关区、周阳区;1958年2月撤区,分属城关镇、周阳乡、拒城河乡;1958年9月,成立曙光公社、东方红公社;1984年3月,北部复称城关镇、南部称拒城河乡;1997年7月,分别改称高密镇、拒城河镇;2001年3月,撤销高密镇,设立密水街道,辖城区南部25个居民委员会;2007年8月,拒城河镇并入密水街道。

清代分属高密县龙德乡、久敬乡及胶州娄敬乡。

1912年后,属高密县第二区。

1958年9月,成立钢铁公社。

1959年6月,改为柏城公社。

1984年3月,改为柏城镇。

2007年8月,撤李家营镇并入柏城镇。

1946年3月属胶高县夏庄区。

1949年10属高密县,仍为夏庄区。

1951年9月改为第五区。

1955年9月复称夏庄区。

1958年2月撤区并乡为夏庄乡、伏家庄乡。

1958年9月并乡成立红星公社。

1959年6月改称夏庄公社。

1984年3月社改乡后称夏庄镇。

1946年3月属胶高县姜庄区。

1949年10月属高密县姜庄区。

1951年9月姜庄区改为第六区。

1955年9月复称姜庄区。

1958年2月改为姜庄乡。

1958年9月成立卫星人民公社。

1959年6月改称姜庄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改姜庄镇。

2007年8月,仁和镇撤销并入姜庄镇。

唐时属高密县。

宋时属密州。

明、清时均属高密县。

1949年前后,曾属平南县和胶高县。

1949年10月,北部划属蓼兰县斜沟区,南部属高密县沂塘区。

1951年9月,南部属高密县第八区,北部仍属蓼兰县。

1955年9月,南部属高密县沂塘区,北部属高密县周戈庄区。

1958年2月,两区合为大牟家乡。

9月,公社化,成立和平公社。

1964年,分为大牟家、周戈庄两个公社。

1984年3月,撤公社改设大牟家乡、周戈庄乡。

1992年,撤乡改设大牟家镇、周戈庄镇。

2007年8月,撤周戈庄镇,并入大牟家镇。

1946年6月属高密县城西区。

1947年11月改为坊岭区。

1951年9月划为第十区。

1955年复称坊岭区。

1958年2月撤区并乡,称袁家乡。

同年9月,成立建国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改称袁家人民公社。

1982年1月更名阚家人民公社。

1984年3月,社改乡镇,分出初家乡,设阚家乡。

1994年1月,撤销阚家乡,设立阚家镇。

1995年1月,撤销初家乡,设立初家镇。

2001年3月,高戈庄乡与双羊镇合并为双羊镇,撤销初家镇,并入阚家镇。

2007年8月,撤销双羊镇,并入阚家镇。

2009年5月,将阚家镇的郑公、后郑公一、后郑二、后郑三、后店东、后店西、北甲庄、西山甫、东山甫、逄家、刘家沟、陈家山甫、西新村、张家院、山前、东新村、潘刘庄、柳家屯、良湾屯、武巽屯、中岭、前岭、西岭、后岭、前柿子园、后柿子园、于家下坡27个行政村划归坊子区太保庄。

1945年10月,属高密县井沟区;1951年9月,改为高密第十二区。

1955年9月,复称井沟区。

1958年2月,撤区改称井沟乡;9月,成立共产主义公社。

1959年2月,改称井沟公社。

1984年3月撤公社,分为田庄乡和井沟镇。

2001年3月,田庄乡并入井沟镇。

2007年8月,呼家庄镇并入井沟镇。

1945年7月属高密县朱公区。

1951年改属第十四区。

1955年8月复称朱公区。

1958年2月撤区并乡,设大王柱乡、柴沟乡。

同年9月成立跃进人民公社。

1959年6月称柴沟人民公社。

1980年划出土庄人民公社。

1984年3月社改乡(镇),设柴沟镇。

2001年3月,撤销土庄乡并入柴沟镇。

2007年8月,撤销注沟镇并入柴沟镇。

成立于2012年9月1日,至今。

1984年设咸家乡。

2001年3月撤销咸家乡并入仁和镇。

2007年仁和镇并入姜庄镇。

2011年1月设立咸家工业区。

该区1945年属胶高县河崖区,1949年10月属高密县,仍为河崖乡,1959年成立河崖人民公社,大包干之后的1981年,将河崖东部的17个村划出去,成立了大栏乡;1994年11月撤销河崖乡,成立河崖镇,2001年原大栏乡撤销并归河崖镇;2007年5月,河崖镇被撤销,并归夏庄镇;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高密东北部的发展,将原大栏乡的17个村从夏庄镇划分出来,成立了胶河疏港物流园区;2014年,由于莫言先生获得诺奖的助推,《红高粱》电视剧播出效应的持续发酵,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疏港物流园区的发展,提高疏港物流园区的知名度,将原河崖镇39个村从夏庄镇划分出来与原大栏乡的17个村合并,成立东北乡文化发展区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