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大许寨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大许寨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明崇祯年间有一刘姓富户迁此居住,喜欢种植花草,建一花园称刘花园。后来从大沃张迁来一户张姓人家在此居住,将刘花园改为张花园。后简称为花园。
明正统五年(1440)一个叫胡迪的村民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后建有楼房,取村名胡楼。
北门外原来有四棵柳树,树下经常有集市,村民呼此村为四柳树集,后简称为四柳树。
清同治十六年(1875)从扶沟县迁来何姓三兄弟在李贯河北岸定居下来,为了村民便于通行,又在李贯河上建一座桥,取村名为何桥。
明永乐年间有一位叫刘英的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后又主持捐资修建一座佛寺,后人为纪念他,取村名为刘英寺。
明洪武年间,贾姓村民迁此建村居住,因村中有一庙堂,取村名贾堂。
此地原有两个地势较洼的坑。清嘉庆十一年(1806)李姓村民迁此落户建村,取村名洼李。
明洪武八年(1375)苏、高、赵三姓数人迁此定居。后苏姓绝户,高姓人少,赵姓人口增多,于是苏家的田地均归赵家所有,由此定名为均赵,后演化为君赵。
清光绪年间有一王姓农户在此建一祠堂,取村名为王家堂。后演变为王堂。
明末,称铁扶寺,后村北建一大阁,有东西廊坊。清顺治年间(1644-1661)一个法号叫元明的和尚来此定居,久而久之取村名元明寺。
明万历七年(1579)赵文威由大陆岗迁来此地居住,在村内建有楼房,取村名赵楼。
最初由刘、王两姓来此建村居住。后来村中出了一个姓刘的画家,遂取村名刘画王。后演化为刘化王。
清光绪年间有一高台子,每天早上在高台子附近起有集市,村民呼此村为台集。
明洪武年间楼房较多,村中又出了一个叫贾千的名人,他在京都掌管军马,取村名为贾千楼。
东南角有寺院一处,根据庙院九龙碑记载,太邑西南十八里许黄岗寨庄东有一大片黄土岗岭约五十亩,因此得名为黄岗寺。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