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社区的前身是金秋、城南、步盛居民区。 1982年10月丹城镇建立城南居民区,东至育才路,南至靖南路,西至天安路,北至建设路,以位居城区南面而得名。 1992年12月丹城镇调整居民区布局,从城南居民区析建金秋居民区,该居民区以金秋住宅小区为主体,东至新华路,南至象山港路,西至南河路(天安路),北至塔山路。 1998年5月丹城镇设立步盛居民区,东至新华路,南至丹峰路,西至天安路,北至靖南路,以区内著名的步行街而命名。 2001年9月,丹东街道撤销城南、金秋、步盛居民区,调整设立金秋社区。 |
丹峰社区的前身是东谷、汇兴、大河(林海部分)居民区。 东谷居民区建于1998年7月,东至东谷湖,南至象山港路,西至新华路,北至靖南路,以临东谷湖得名。 汇兴居民区建于1998年7月,东至东谷路,南至象山港路,西至新华路,北至丹峰路,以区内汇兴别墅区得名。 大河居民区建于1998年5月,含林海、南庄居民,以区内南大河命名。 2001年9月,丹东街道撤销东谷、汇兴、大河(林海部分)居民区,合并设立丹峰社区,以区内丹峰住宅小区而得名。 |
新华社区的前身是新华居民区。 1992年2月丹城镇增设新华居民区,以区内新华住宅区命名。 辖区东至育才路,南至靖南路,西至新华路,北至建设路。 2001年9月,丹东街道撤销新华居民区,设立新华社区。 辖区与原新华居民区范围相同。 |
文峰社区的前身是文峰居民区。 1998年5月丹城镇增设文峰居民区,以区内文峰住宅区得名。 东至东环路(巨鹰路),南至靖南路,西至育才路,北至建设路。 2001年9月,丹东街道撤销文峰居民区,设立全县第一个社区文峰社区。 该社区以原文峰居民区为主,东至兴盛路,南至靖南路,西至育才路,北至建设路。 |
2001年9月设立时无人居住,塔山社区前身是丹峰社区。 2004年6月,丹东街道调整社区布局,从丹峰社区析建塔山社区。 2020年象山县行政村调整时兴盛村并入塔山社区。 |
梅园社区前身是塔山社区。 2008年10月,丹东街道调整社区布局,从塔山社区析建梅园社区。 |
2009年从塔山社区分析出来成立丹河社区,主要管辖象山港路以南地区和天安路以东,南庄片等居民。 2020年象山县行政村调整,蒋家村、西林村、城新村并入丹河社区。 |
2017年12月13日正式成立社区。 |
2019年5月29日,撤销东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公园社区居民委员会,合并建立东风社区居民委员会。 |
2018年9月21日正式成立社区。 |
2018年12月6日社区正式成立。 |
1951年属梅溪乡,1956年属林海乡。 1958年与上半河合建生产队,1961年自建大队,1983年改为村,1992年属丹城镇,2001年6月属丹东街道。 |
1951年属梅溪乡,1956年属林海乡,1958年与姚家山合建上梅溪生产队,1961年析建梅溪、姚家山2大队,1964年属林海公社,1983年改为村,1992年属丹城镇,2001年6月属丹东街道,2004年7月撤销梅溪与姚家山2行政村,合并为梅溪村。 |
1951年属梅溪乡,1956年属林海乡,1958年建生产队,1961年称大队,属丹城镇,1964年属林海公社,1983年改为村,1992年属丹城镇,2001年6月属丹东街道。 2004年,撤销后山,袁家2行政村,合并为后山村。 |
1951年属梅溪乡,1956年属林海乡,1958年建生产队,1961年称大队,属丹城镇,1964年属林海公社,1983年改为村,属林海乡,1992年属丹城镇,2001年6月属丹东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