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慈溪市横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慈溪市横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自宋庆历七年(1047)县令谢景初率民始筑大古塘,塘北为海涂,塘南有外乡人陆续迁居梅川、龙泉、冶山乡地。

20世纪50年代集镇非农业人口以彭桥、横河居多,1956-1957年始建彭桥、横河居委会;“文革”期间一度瘫痪。

1983年11月重建横河居委会,1987年4月重建彭桥居委会;是年5月撤横河居委会分建东街、西街2个居委会。

2003年6月,彭桥、东街、西街3个居委会合并为梅川居委会。

2007年4月撤梅川居委会新建梅川社区。

2021年6月新设,从相士地村分社,属于横河镇。

1940年至解放初属余姚县高风乡。

1950年4月为高风乡四村、五村、六村。

1956年2月并属横河乡。

1959年2月属高风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高风公社陈山、小岙、杨家、王家竹堑、潘谢、大岙、谢家山大队。

1966年2月划入石堰公社;12月,分别改名为立新(陈山、小岙、杨家大队合并)、红心(王家竹堑、潘谢大队合并)、联心(大岙、谢家山大队合并)大队。

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

1981年7月分别复名为陈山、王家竹堑、谢家山大队。

1983年9月为石堰乡陈山、王家竹堑、谢家山村。

1992年5月并属横河镇。

2001年2月村规模调整,3村合并为子陵村至今。

解放初属余姚县龙南乡,1950年4月为梅溪乡十四村。

1956年2月复并属龙南乡。

1959年2月属龙南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龙南公社大山大队。

1979年9月划入慈溪县。

1983年9月为龙南乡大山村。

1992年5月并属横河镇。

1940年至解放初隶属余姚县浒山区龙北乡,1950年4月为秦堰乡三村、四村、五村。

1956年2月属横河乡。

1959年2月属石堰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石堰公社马堰、横山、河东大队。

1966年12月横山、河东大队合并为东风大队。

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

1981年7月东风大队复名为横山大队。

1983年9月为石堰乡马堰、横山村。

1992年5月属横河镇。

2001年2月两村合并为马堰村至今。

1940年至解放初属余姚县龙北、乌山2乡。

1950年4月为横河乡一村、五村、六村和乌山乡六村。

1956年2月并属横河乡。

1959年2月属横河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横河公社上河、东湖、跃上、大洋山大队。

1970年7月并属龙南公社,1972年3月复属横河公社。

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

1983年9月为横河乡上河、东湖、跃上、大洋山村。

1984年6月改属横河镇。

2001年2月四村合并为东上河村至今。

汉、唐时,望族虞氏居此,形成聚落。

清时属于余姚龙泉乡。

民国17年(1928)属浒山乡。

23年属浒山区乌山乡。

1950年4月为乌山乡三村。

1956年2月并属横河乡。

1959年2月属横河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横河公社山前大队。

1970年7月并属龙南公社,1972年3月复属横河公社。

1979年9月随龙南区划归慈溪县,1981年7月更名为乌山大队。

1983年9月改制为横河乡乌山村,1984年6月改属横河镇,至今未变。

民国29年(1940)至解放初属余姚县龙北乡。

1950年4月为石堰乡四村、五村。

1956年2月并属横河乡。

1959年2月属石堰管理区。

1961年11月有石堰公社乌玉桥、桃园大队。

1966年12月乌玉桥、桃园大队合并为立公大队。

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

1981年7月复名为乌玉桥大队。

1983年9月为石堰乡乌玉桥村。

1992年5月并属横河镇至今。

民国29年(1940)至解放初属余姚县龙北乡。

1950年4月为石堰乡四村、五村。

1956年2月并属横河乡。

1959年2月属石堰管理区。

1961年11月有石堰公社乌玉桥、桃园大队。

1966年12月乌玉桥、桃园大队合并为立公大队。

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

1981年7月复名为乌玉桥大队。

1983年9月为石堰乡乌玉桥村。

1992年5月并属横河镇至今。

相传上古舜帝曾避丹朱难于石堰虞山。

唐、宋、元、明、清属龙泉乡。

806-866年(唐元和至咸通年间)余姚置盐场于石堰,976-984年(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改称石堰买纳场,设场署于石堰,故村中有大街里三和里等古代村巷遗址。

1916年(民国五年)余姚县盐场公署由石堰迁至庵东,石堰盐场终止。

民国29年(1940)至解放初属余姚县龙北、高风2乡。

1950年4月为石堰乡一村、二村、三村和高风乡六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石堰曾是石堰乡政府驻地,1956年2月并属横河乡。

1959年2月属石堰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石堰公社石堰、永福、王梁、堰南、翁郎桥大队。

1966年12月永福、堰南(与翁家桥大队合并)大队分别改名为红旗、先锋大队。

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

1981年7月红旗、先锋大队分别复名为永福、堰南大队。

1983年9月为石堰乡石堰、永福、王梁、堰南村。

1992年5月并属横河镇。

2001年2月村规模调整,4村合并为石堰村。

解放初属余姚县龙南乡,1950年4月为龙南乡七村、八村、十村,1959年2月属龙南管理区,1961年11月为龙南公社横泾河大队、烛溪大队、柘岙大队,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3年9月为龙南乡横泾河村、烛溪村、柘岙村,1992年5月划入横河镇,2001年2月三村合并为龙南村至今。

解放初属余姚县龙北乡,1950年4月为横河乡二村、三村,1959年2月属横河管理区,1961年11月为横河公社人民闸大队、下新屋大队、新庄大队,1970年7月并属龙南公社,1972年3月复属横河公社。

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3年9月改制为横河乡人民闸村、下新屋村、新庄村,1984年6月属横河镇,2001年2月合并为龙泉村至今。

解放初属余姚县龙南乡,1950年4月为龙南乡三村、四村和横河乡七村。

1956年2月复并属龙南乡。

1959年2月属龙南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龙南公社东畈大队、寺下大队、孙巷大队,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3年9月为龙南乡东畈村、寺下村、孙巷村,1992年5月划入横河镇,2001年2月三村合并为东畈村至今。

明朝中期望族胡氏居住,后形成聚落。

清朝属余姚县烛溪乡,民国29年(1940)至解放初属余姚县龙北乡。

1950年4月为横河乡四村。

1956年2月并属龙南乡。

1959年2月属龙南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龙南公社伍梅大队。

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

1983年9月为龙南乡伍梅村。

1992年5月并属横河镇。

明清时期属梅川乡一都二里。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夏良胜撰《孙蒙斋先生墓志铭》称:“亢宗绳武,日硕以延,人名所居处曰孙家境,若古郑村荀里然。”嘉靖年间,孙堪《启承篇送司训叔之任光州》有“吾孙家境之桂林桥”之语。

孙陞《先伯兄都督伯泉先生行状》更有“闻人接踵,族属日渐以繁。

世居烛湖之东,方十里许,烟交栋接,无他姓相杂,乡人又称孙家境云”的记述。

晚清宣统元年(1909),废梅川乡,改隶龙泉乡。

1928年,县下增设区,隶属第七区。

1930年设孙境乡,孙家境村隶属。

1935年,整编保甲制,今孙家境村域分属浒山区龙南乡第三、四保。

1950年5月,始设横河区,辖龙南乡等乡,孙家境村域为第一、二、五、六村,隶属龙南乡。

1958年10月,龙南乡改称龙南大队,1959年2月改称龙南管理区,孙家境村隶属依旧。

1961年11月建龙南公社,孙家境村更名同心大队,隶属依旧。

1963年3月,随横河区并入低塘区。

1971年7月,低塘区拆析,原横河区建制恢复并更名为龙南区,同心大队隶属。

1979年9月,随龙南区划归慈溪县。

1981年7月,龙南区复名为横河区,同心大队更名为孙家境大队。

1983年9月,人民公社废,龙南公社改制为龙南乡,孙家境大队改制为孙家境村。

1992年5月,撤销横河区,孙家境村随龙南乡并入横河镇。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