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巴城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巴城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1958年,成立石牌人民公社建冯桥大队、红星大队。

1982年,红星大队改为方港大队。

1983年,石牌人民公社改为石牌乡,冯桥大队改为冯桥村,方港大队改为方港村。

1988年2月,石牌撤乡建镇。

2000年7月,冯桥村并入方港村。

2003年12月,随石牌镇并入巴城镇。

1958年,成立石牌人民公社建消浜大队、黄金大队、石泾大队。

1983年,石牌人民公社改为石牌乡,黄金大队改为黄金村,消浜大队改为消浜村,石泾大队改为石泾村。

1988年2月,石牌撤乡建镇。

2000年3月,黄金村、消浜村、石泾村(半个)合并为武城村。

2003年12月,随石牌镇并入巴城镇。

1958年8月,石牌人民公社建明星大队、雉新大队、石泾大队。

1960年,从雉新大队中划出金星大队。

1982年,明星大队改为斜堰大队,金星大队改为河双大队。

1983年,石牌人民公社改石牌乡,斜堰大队改为斜堰村,河双大队改为河双村,石泾大队改为石泾村。

1988年2月,石牌撤乡建镇。

2000年3月,斜堰村、河双村、石泾村(半个)合并为西南村。

2003年12月,随石牌镇并入巴城镇。

1958年8月,石牌人民公社建同星大队、雉新大队、雉城大队。

1960年,从雉城大队划出设勤俭大队。

1982年,同星大队改为李旺大队。

1983年,石牌人民公社改为石牌乡,李旺大队改为李旺村,雉新大队改为雉新村,勤俭大队改为勤俭村。

1988年2月,石牌撤乡建镇。

2001年3月,李旺村、雉新村、勤俭村合并为环湖村。

2003年12月,随石牌镇并入巴城镇。

1962年,属正仪人民公社车长大队、协心大队、富塘大队、绰墩山大队、正仪渔业大队。

1983年6月,正仪人民公社改为正仪乡,车长大队改为车长村,协心大队改为协心村,富塘大队改为富塘村,绰墩山大队改为绰墩山村,正仪渔业大队改为正仪渔业村。

1988年,正仪撤乡建镇。

2001年8月,车长村、协心村、富塘村并入绰墩山村。

2003年12月,随正仪镇并入巴城镇。

2006年7月,正仪渔业村并入绰墩山村。

1958年,成立正仪人民公社建曙光大队、光明大队。

1982年1月,光明大队改为正仪大队。

1983年6月,正仪人民公社改为正仪乡,曙光大队改为曙光村,正仪大队改为正仪村。

1988年7月,正仪撤乡该镇。

2001年8月,曙光村并入正仪村。

2003年12月,随正仪镇并入巴城镇。

1958年,成立正仪人民公社,荣亭大队与光荣、荣心合并组建为12营。

1959年划出荣亭大队归昆山县农场(今昆山县稻麦原种场)。

1960年上半年,撤营,设单独的荣亭大队。

1961年,荣亭大队划归为昆山县稻麦原种场。

1963年,成立昆山县稻麦原种场荣亭分场。

1983年,荣亭大队改为荣亭村。

2001年8月,属正仪镇。

2003年12月,随正仪镇并入巴城镇。

1958年9月,成立正仪人民公社建荣心大队、荣明大队、新建大队、中心大队。

1982年1月,中心大队改为黄泥山大队,新建大队改为张泾庙大队。

1983年6月,正仪人民公社改为正仪乡,荣心大队改为荣心村,荣明大队改为荣明村,张泾庙大队改为张泾庙村,黄泥山大队改为黄泥山村。

2001年8月及2006年9月,由原来的荣心、荣明、张泾庙、黄泥山四个村两次合并。

2003年12月,随正仪镇撤销并入巴城镇。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