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安龙县洒雨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安龙县洒雨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49解放后,该村寨隶属于安龙县龙山区;1956年成立人民公社,该村寨隶属于龙山区北乡公社场坝生产队;1992年,撤并建后隶属于龙山镇:1994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寨隶属于龙山镇场坝村;2007年11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龙山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府函〔2007〕95号文件,由原场坝村和顶平村整合:命名:老场坝居委会,居委会驻址:老场坝。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村属于洒雨公社。

1984年4月,因撤公社改为乡,故更名为竜堡村,设竜堡村村民委员会。

1992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隶属于洒雨镇;2007年9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洒雨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府﹝2007﹞96号文件,竜堡村未进行整合,命名:竜堡村,村民委员会驻址:竜堡。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村属于戛拉公社。

1992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隶属于洒雨镇;2007年9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洒雨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府﹝2007﹞96号文件,上龙村和下龙村进行整合,命名:下龙村,设下龙村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驻址:下龙。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村属于戛拉公社。

1992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隶属于洒雨镇;2007年9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洒雨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府﹝2007﹞96号文件,陇松村未进行整合,命名:陇松村,村民委员会驻址:陇松。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村属于洒雨公社。

1992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隶属于洒雨镇;2007年9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洒雨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府﹝2007﹞96号文件,堵瓦村和板烟村进行整合,命名:堵瓦村,设堵瓦村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驻址:堵瓦。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村属于戛拉公社。

1992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隶属于洒雨镇;2007年9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洒雨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府﹝2007﹞96号文件,格红村未进行整合,命名:格红村,村民委员会驻址:格红。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村属于洒雨公社。

1984年4月,因撤公社改为乡,故更名为峰岩村,设峰岩村村民委员会。

1992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隶属于洒雨镇;2007年9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洒雨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府﹝2007﹞96号文件,峰岩村未进行整合,命名:峰岩村,村民委员会驻址:峰岩。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村属于洒雨公社。

1984年4月,因撤公社改为乡,故更名为免底村,设免底村村民委员会。

郎元1992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隶属于洒雨镇;2007年9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洒雨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府﹝2007﹞96号文件,免底村未进行整合,仍命名:免底村,村民委员会驻址:免底。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村属于洒雨公社。

1992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隶属于洒雨镇;2007年9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洒雨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府﹝2007﹞96号文件,天桥村未进行整合,命名:天桥村,村民委员会驻址:天桥。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村属于洒雨公社。

1992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隶属于洒雨镇;2007年9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洒雨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兴府﹝2007﹞96号文件,民族村未进行整合,仍命名:民族村,村民委员会驻址:民族。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村属于九头公社。

1984年4月,因撤公社改为乡,故更名为纳汪村,设纳汪村村民委员会。

1992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隶属于洒雨镇;2007年9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洒雨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府﹝2007﹞96号文件,纳汪村未进行整合,命名:纳汪村,村民委员会驻址:纳汪。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该村属于九头公社。

1992年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调查后,该村隶属于洒雨镇;2007年9月,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对洒雨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府﹝2007﹞96号文件,竜金村和九头村进行整合,命名:竜金村,设竜金村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驻址:竜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