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农业农村厅 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2022年“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和《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方案》,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工作。经自主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拟将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等50个乡镇、武汉市蔡甸区索河街梅池村等500个行政村纳入2022年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名单。 |
以姓氏而命名,原有李姓祖老在此地居住,繁衍生息,故名。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宋埠区李胜乡红星二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为宋埠人民公社李胜二中队,1961年为宋埠区李胜公社二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为宋埠公社李胜大队,1984年为宋埠区李钊乡李胜村,1987年为宋埠镇李胜村至今。李胜村……。 |
相传古代一位举人进京赶考,行至乘马岗精疲力竭,无法前行,正当他深感无望到达京城参加会试时,一匹“神马”凌空而降,举人乘坐“神马”如期抵京应考,还一举中得头名状元。此地因此得名“乘马”,也称“神马”。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乘马区乘马岗乡乘马岗一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红色人民公社乘马岗一中队。1961年为乘马区乘马公社一大队,1975年为乘马岗公社乘马岗大队。1984年为乘马岗区乘马岗乡乘马岗村……。 |
原馆驿河,1956年为东河区盐田河乡友谊七社,1958年为龟山人民公社盐田河七中队,1961年为龟山区盐田河公社七大队,1975年为东河公社馆驿河大队,1981年为盐田河公社馆驿河大队。原南冲庙村1956年为东河区肖家山乡六社,1958年为龟山人民公社盐田河六中队,1961年为龟山区盐田河公社六大队,1975年为东河公社东冲大队,1981年为盐田河公社南冲庙大队。1984年为龟山区盐田河乡南冲庙村……。 |
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三河区柳林乡丰产八、九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为三河公社柳林四、五中队,1961年为三河区柳林公社四、五大队,1965年为三河区柳林公社四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后为三河公社红旗岗大队,1981年更名为三河口公社黄土咀大队,1984年为三河口区柳林乡黄土咀村,1987为三河口镇黄土咀村至今。黄土咀村……。 |
天堂湖村,源于天堂湖(水库),北距天堂寨4A景区8公里,东与英山接壤,西与天堂湖比邻,南距罗田县城50公里。2020年11月24日行政村布局调整,由烂泥畈、花油畈和黄泥塘三个村合并至今。台子湾村……。 |
因地处石源河上游,故而得名。明、清时属平湖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三区四集望联保;1949年属平湖区上石源河乡;1952年属第六区(平湖)上石源河乡;1955年属骆驼坳区上石源河乡;1958年属灯塔(城关)人民公社石源河管理区;1961年属城关区石源河人民公社,为第七生产大队;1975年改第七生产大队为上石源河大队,属三里桥人民公社石源河管理区;1984年改上石源河大队为上石源河村民委员会……。 |
明、清时期均属奉泰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一区南清武联保;1949年属城关区骆驼乡;1952年属第一区(骆驼坳)骆驼坳乡;1955年属骆驼坳区骆驼坳乡;1958年属火箭(骆驼坳)人民公社骆驼坳管理区;1961年属骆驼坳区骆驼坳人民公社,为第六生产大队;1975年改第六大队为骆驼坳大队,属骆驼坳人民公社骆驼坳管理区;1984年骆驼坳大队分设为骆驼坳、燕窝湾与郭家河三个村民委员会,燕窝湾村属骆……。 |
因居民多为付姓,居住在付姓家族建造的庙宇附近,故而得名。明、清时属多云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二区柳傅江联保;1949年属僧塔寺区唐家冲乡;1952年属第四区(肖家坳)区付家庙乡;1955年属肖家坳区付家庙乡;1958年属白庙河人民公社肖家坳管理区;1961年,属白庙河区肖家坳人民公社,为第一生产大队;1975年改第一生产大队为付家庙大队,属白庙河人民公社肖家坳管理区;1984年改付家庙大……。 |
錾字石村位于中国“甜柿之乡”的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甜柿品质优异,味道独特,被列为全国八百多种柿子品种中的最优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村内百年以上甜柿古树有3087株,形成了罕见的古甜柿树群落,而且还生长茂盛。全村土地总面积628.1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03.4公顷,经济林面积247.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9.11%。錾字石村熊理国的兰花雅室,为罗田荣获“全国兰花之乡”增加了香料,蔡均全的杜鹃盆……。 |
因此地多楠竹,居民点位于一处面积较大的楠竹园边,故而得名。明、清时属麻城县亭川乡;1949年属麻城县梅庄区周家湾乡;1952年属胜利县第二区(梅庄)周家湾乡;1954年属胜利县城关区周家湾乡;1955年属罗田县胜利区周家湾乡;1958年属胜利人民公社固基河管理区;1961年属胜利区固基河人民公社,为第六生产大队;1975年胜利区分设成胜利和落梅河两个人民公社,改第六生产大队为大竹园大队,属胜利人民……。 |
因居民多为林姓,聚居在河道边一座山体上,故而得名。明、清时期属平湖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三区石柳福联保;1949年属平湖区林家咀乡;1952年属胜利县八迪河区林家咀乡;1955年属罗田县河铺区林家咀乡;1958年属钢铁(河铺)人民公社河铺管理区;1961年属河铺区河铺人民公社,为第四生产大队;1975年四、五生产大队合并为林家咀大队,属河铺人民公社河铺管理区;1984年河铺人民公社与平湖……。 |
英山县金家铺镇龙珠村地处大别山南麓,位于英山县西河中游,是英山八景之一“二龙戏珠”所在地,201省道和西河紧伴龙珠河田大畈而过。全村依山傍水,版图面积3.5平方公里。东至驻山脑,西抵西河大河,南连杨家河村,北接付家桥村。全村有三个村民小组,360户,1118人,劳动力728人。有党员47人,其中女党员9人。全村耕地面积1498亩,其中水田1158亩,旱地180亩,茶园260亩,其中去冬今春新开茶园……。 |
南河镇付家坊村地处南河镇东部与温泉镇松山铺村比邻,版土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1280亩,林地2840亩。付家坊村处于丘陵地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64户986人,外出务工232人,空巢老人7人,留守儿童5人,建卡贫困户190户623人,其中农村低保户48户96人,五保户16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36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4人,60岁以上老党员13人,37岁以下……。 |
乌云山村位于英山县城北3公里处,全村版图面积2.3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263户,952人,耕地面积450亩,水域面积150亩,茶园面积1200亩,大棚茶园100亩,白茶基地2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5%,安全饮水率98%,安全用电率100%,信息化程度达到95%,家电使用率93%,垃圾处理实行户收集、村转运、县处理,建有污水处理站,并实行清洁能源工程,太阳能安装达到80%,沼气入户达……。 |
英山县温泉镇大垴寨村位于英山县城南5公里处,白莲河水库库区村,三面环水,版图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29户,居住人口785人,劳动力409人,耕地面积362亩,其中水田面积246亩,水域面积300亩,山林面积1400亩。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村级组织:全村现有党员19人,现任村干部4人,其中大学生村官1名。民营企业养鸡场1万只鸡以上3家,养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