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西森林城市等系列创建活动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关于开展2021年广西森林城市等系列称号申请和考核工作的通知》(桂绿字〔2021〕3号),在各市、县绿化委员会逐级推荐,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开展实地核查和复核的基础上,经2022年1月21日自治区绿化委员会成员单位和专家审查会审议通过,并在自治区级网站公示无异议,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决定授予上林县等119个单位“广西森林县城”等称号。 |
府城镇进源村位于府城镇东北部,距府城镇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村两委成员5人,全部实现交叉任职,平均年龄41岁,高中文化,支部党员43名。全村区域4平方公里,共有16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屯735户3098人,耕地面积2940亩,其中水田1940亩,旱地1000亩,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山林面积9850亩,种植有松树、速生桉。水南高速公路沿村北穿越,村南有武鸣府雷二级路,武鸣元宵水库,那打……。 |
高楼原名水铲,传清康熙十九年(1680)建村,因村中有条水沟被洪水冲刷很深,故名。1964年后逐渐移居山坡建房,改称高楼村。1952年良安、共和、七联3村合设三合乡。1958年分9大队。1962年合为三合公社。1966年改大队。1979年分设高楼大队。1980年称高楼革命委员会。1984年改称为高楼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称为高楼村公所。1994年5月改称为高楼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灵马镇高楼村,……。 |
取卢岩、覃签各一字得名。1952年卢覃村与覃内、苞张2村合设桥六乡。1958年分覃内、苞张、卢覃3大队。1962年合设桥六公社。1966年改大队。1980年称卢覃革命委员会。1984年改称为卢覃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称为卢覃村公所。1994年5月改称为卢覃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卢覃村党支部共有19名党员,(35-40岁3名:卢进基、覃玉英;25-30岁1名:覃娇丽;45-50岁:韦梅芳、韦凤青、……。 |
英江村位于锣圩镇西北部,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东接英圩村,南邻罗福村,西邻大杨村,北邻渌旺村,全村有9个自然屯,20个生产队,675户,人口3020人。英江村党总支下设丰宁、英江和上边三个支部,共有党员68名。英江村地处31343省道公路旁,交通十分便利。南部为喀斯特地貌石山,全村有6个自然屯依山而建,北部为丘陵坡地,主要种植速生桉、麻竹笋;建有苗甫水库和乔银水库;锣圩河贯穿而过,水资源十分丰富……。 |
罗伏村位于锣圩镇西部,距锣圩镇7公里。全村有4个自然屯,21个村民小组,居住有北、汉民族人民415户,人口1925人。罗福村地处石山区,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215亩,其中水田953亩,畚地1262亩。罗福村党总支部共有党员60名,思罗支部党员32名,下褚支部党员28人。罗福村是农业生产大村,以种植水稻、玉米、木薯、柑橙为主。村内有坝洪、环山渠道灌溉网络,适合水稻种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
那梨,壮语,“那”指田,“梨”指梨树,指长山梨树的田地。因村建在长满山梨树的坡地旁,故名。1950年设那梨乡;1958年改大队;1962年改公社;1969年复为大队;1984年改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村公所,为乡镇派出机构;1995年改村民委员会,属邕宁县大塘镇。2004年9月原邕宁县撤销划入良庆区,属大塘镇;2021年3月更名为那梨村村民委员会。那梨村……。 |
1951年由原邕属那陈乡南荣村的4个坡,加上钦属那陈乡两个坡合并而来,以“和睦平等相处”之意取名。1951年设和平乡。1958年改大队。1962年改公社。1984年改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村公所,为乡镇派出机构。1995年改村民委员会,属邕宁县那陈乡。2004年9月原邕宁县撤销划入良庆区,属那陈镇。2021年3月更名为和平村村民委员会。和平村……。 |
泗安,“四季平安”之意,后人将“四”写成“泗”。因驻地取四季平安命名。1950年为泗安乡,属融县第九区。1953年属融安县第三区(板榄区)。1958年改称泗安大队,属板榄公社。1961年属门楼公社,1962年改称泗安公社,属板榄区。1966年复改称泗安大队,属板榄公社。1984年改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属板榄乡。2001年属板榄镇。泗安村……。 |
董:方言即,指平坡,安:指安扎,因驻地建在平坡岭上,故名。1953年为董安乡,属融安县第二区(龙妙区)。1958年改大队,属大将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大将区。1966年复改大队,属大将公社。1984年改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属大将乡。2000年属大将镇。董安村……。 |
才妙:指才妙屯,因驻地位于才妙屯,故名。约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1953年为才妙乡,属融安县第二区(龙妙区)。1958年改大队,属大将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大将区。1966年复改大队,属大将公社。1984年改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属大将乡。2000年属大将镇。才妙村……。 |
东:指东阳屯,潭:指大潭屯,因驻地以辖区内“东阳”和“大潭”村各取一个字,故名。1949年前称东潭村。1952年由东阳与大潭合并称大潭村。1953年为东潭乡,属融安县第二区(龙妙区)。1958年改大队,属大将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大将区。1966年复改大队,属大将公社。1984年改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属大将乡。2000年属大将镇。东潭村……。 |
因此村屯周围山岭奇形怪状,得名“古怪村”,后演化为“古懂村”。原属导江大队。1966年始建,称古懂大队,1983年改称为乡,1987年改称为村公所,1996年改为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古懂村……。 |
因驻地得名。“那”指田,“当”指独,因此大队部建房于桂兰屯旁的一块单独的水田边,故名。1980年从吉云大队分出成立那当大队,1983年改为小乡,1987年成立村公所。1996年改为村民委员会。那当村……。 |
温良,民国时以王之界为中心的两地人民组建民团“九合团”以维护两地人民的安全,为纪念交界地人民之间的友谊,当时的有识之士提议用“仁义”“温良”称交界地的前、后界,此地在后界,故称“温良”,取“温顺善良”之意得名。1940年称温良村,属茶岭乡。1949年属两江区。1952年与江洲村合设临桂县第四区江洲乡。1954年属临桂县第七区江洲乡。1958年属两江公社江洲大队。1959年析置白石口、九江尾、新华、……。 |
“道莲”,以所辖道村、莲花塘2自然村各取一字得名。1940年为临桂县康义乡道莲、岚岩2行政村。1949年属六塘区辖。1952年与三塘村合并设道莲乡,属临桂县第十区。1954年属临桂县第四区。1958年改道莲大队,属六塘公社。1961年析出三塘大队。1962年与三塘大队合并称道莲公社,属六塘区辖。1966年复改道莲大队,并析出三塘大队,属六塘公社辖。1984年10月改道莲村,并成立道莲村民委员会,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