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泸县毗卢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泸县毗卢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黄桷树社区原名毗卢街村,因社区内绿树成荫,有600多株绿化树,有20多株老榕树(黄桷树),于2003年由县民政局更名黄桷树社区。社区位于泸县东北角,东邻省级风景区玉龙湖,北与永川区接壤,西与荣昌区相连,是镇政府所在地,与罗汉坝村,沙子坪村、高楼湾村毗邻;毗治公路、毗永公路、玄参公路横贯全社区,辖区面积0.75平方公里,驻辖区单位13个。黄桷树社区设党总支1个,共有党员117名,其中流动党员57人。设4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6000余人,在册人口3164余人,住户2152余户。

该地为原仙佛乡政府所在地,故名。民国初属里仁乡;1958年实行公社制,属仙佛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属仙佛乡;1992年实行撤并建,原毗卢乡、中峰乡、仙佛乡合并为毗卢镇,属毗卢镇;2003年成立仙佛社区,该地名沿用至今。

仙佛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在撤销毗卢镇街村委员会的基础上,经泸县民政局审批同意设立为泸县毗卢镇仙佛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荞子坡村,莲花村,雄峰村毗邻,辖区面积1.5公里,常住人口900余人,设有两个居民小组,一个党支部,党员16人。

中峰社区成立于2003年,位于毗卢镇东南部,毗邻重庆市永川区宝峰镇,辖区面积约28155平方米,辖区单位有3家(事业单位1家,企业两家)。辖区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54人,社区常住人口(不含学校学生)约1200人,社区现有党支部一个,共有31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15人,退休党员17人,2018年,社区新增入党积极分子一名。社区“两委”班子成员7人,坐班干部现有5人,三委班子成员配备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于2016年1月建成使用,总投资105万元,占地6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共3层楼建筑,涵盖了便民大厅、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妇女儿童之家、社区书屋及多功能活动室等各项功能为一体的办公大楼。 中峰社区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团结协作,敢于争先,开拓创新,依法治理社区,以服务基层为目的,为居民办实事为宗旨,重视安全教育,多措并举促发展,构建和谐社区。

高楼湾村位于毗卢镇西面,全村有9个农业生产社,总户数1076户,总人口3769,(男:1860人、女:1804人、),共有党员106人,(其中预备党员1名、正式党员105名、60岁以上15人、35岁以下7人、大专以上9人、高中以上4人、流动党员39人)。全村辖区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14亩,4个专业合作社,4个村级卫生服务站,本村主要以渔业、畜牧业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收入)规模在200亩以上养鱼基地4处、15头以上的母猪养殖户4户)。全村水产面积1300余亩,(其中稻鱼面积1100亩)。全村公路50公里(建成水泥路23公里,碎石路13公里)。

泸县毗卢镇罗汉坝村与青香寺村于2005年10月强村并组后,由县民政局更名为罗汉坝村,罗汉坝村位于泸县东部,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东邻陈家河村,南邻高楼湾村,西邻白合村,北邻中峰村,毗卢至玄滩,毗卢至立石,毗卢至宝峰,公路穿境而过,辖区内有企业一个,加油站两个,设村党总支部一个,下设党支部两个,现村上任职人员七人,辖区内有九个村民小组,1286户,总人口4403人。田2877亩,土地336.7亩。山坪塘34口,人均占有粮食600公斤,人均纯收入10800元。村民主要以种养和劳务输出为主要收入来源。上年死亡37人,享受农村低保75户80人,医疗救助1户1人,分散五保户26人,全村共有已办证残疾人115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7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7人。

因该村前身为陈家河大队,陈家河大队以其驻地为陈家河而得名,沿用大队的名字,故名陈家河村,故名。民国初属里仁乡;1958年实行公社制成立尖山坡大队、陈家河大队,属宝峰公社;1962年分出成立中峰公社,属中峰公社尖山坡大队、陈家河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更名尖山坡村、陈家河村,属中峰乡;1992年实行撤并建,原毗卢乡、中峰乡、仙佛乡合并为毗卢镇,属毗卢镇;2005年强村并组將尖山坡村、陈家河村合并为陈家河村;该地名沿用至今。

陈家河村有9个村民小组,1104户,总人口3969人。田土总面积约3055.14亩,人均纯收入8100元,享受低保88 户,96人,分散五保户 40户 40 人。

毗卢镇沙子坪村由原毗卢镇烂庙子、沙子坪村,于2005年10月合并组建而成,东邻白合村,南邻黄桷树社区,西邻高楼湾村,北方与重庆市交界,毗治公路穿境而过,辖区内有学校一所,村域总人口3152人,共918户,村有党总支一所,下辖党支部三个,配备五职干部,村委会下设七个村民小组,例如政府坐落在本辖区,辖区内有中小企业两个养殖场13个,山坪塘29个,稻田养鱼352亩,耕地2345亩,耕地1200亩。沙子坪村是以集贸、住宅、农产品生产销售、旅游为主的新型农业发展村。

毗卢镇中峰村由原中峰村、黄石岩村2005年11月合并而成。东邻毛楼村、南邻莲花村、西邻罗汉坝村、北邻百合 村。全村覆盖面积279.25公顷。玄(滩)永(川)公路穿境而过。我村现有881户,总人口3059人(其中:男性1595人、女性1464人)。村内辖9个村民小组,一个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6人。

毗卢镇毛楼村是由原毛楼村、桥坡村于2005年10月合并组建而成,东邻立石天堂村,南邻中峰村、西邻莲花村,北邻下林村。毗卢至团结公路穿越而过。辖区内有新农村场一处。村现有总户数898户,总人口3065人(其中:男1610人,女1455人)。村党支部1个,下设支部2个。现配七职村干部。村委会下设8个村民小组。全村覆盖面积278.25公顷,耕地2278亩,山坪塘23口。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要收入。

下林村位于毗卢镇东南方向,与罗汉坝村、雄峰村、莲花村、中峰村接壤,全村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0亩。全村共有农业户857户,2989人,其中党员89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1名。精准扶贫36户94人。玄参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相对好。现有小龙虾养殖基地2个200亩,青蛙养殖基地1个100亩,林下鸡养殖基地1个占地60亩,规模化生猪养猪场2个,花椒基地100亩。

境内有老地名“坳丘”而得名。民国初属里仁乡;1958年实行公社制成立三元大队、和平大队,属宝峰公社;1962年分出成立中峰公社,属中峰公社槐树大队、坳丘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更名槐树村、坳丘村,属中峰乡;1992年实行撤并建,原毗卢乡、中峰乡、仙佛乡合并为毗卢镇,属毗卢镇;2005年强村并组將槐树村、坳丘村合并为坳丘村,该地名沿用至今。

坳丘村辖6个社,597户,2018人,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4557亩,耕地3100亩。美丽新村聚居建设点一个,居住人口120户,500余人。聚居点已建成街道750米,村级便民中心610平方米,文化广场1200平方米。聚居点绿化面积3200平。

白合村位于毗卢镇东北角,与荣昌县相邻,有8个村民小组,共835户,全村总人口3012人,其中党员69人,党小组4个,劳动力人数1224人,村干部7人,村办公室占地面积:340㎡,建筑面积:898㎡,户外活动场970㎡,辖区面积5.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216亩,退耕还林面积380亩。现有三条几乎平行的水泥路过境,一条“毗三”路,经1、2、3、4组经过,一条叫“火文”路,经1、2、4组经过,一条“毗坳”路,经6、7、8组经过。白合村境内有著名寺庙五明寺。有一小河道途径2、3、5、6、7组,现有山坪塘21口,另有稻田养鱼150余亩。现有种植大户一户,种植名优水果220余亩。

雄峰村位于泸县毗卢镇西南方,距毗卢场镇7.5公里,距泸县县城43公里。辖区面积9.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共计4300亩,人均占有耕地1.37亩。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少。深丘地貌,沟壑纵横,田少土多,土壤类型主要为水稻土和紫色土2个土类,气候以亚热带季风为主,适宜水稻、土豆、红薯、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村现有896户3217人,全村有道路44.05公里,其中已经硬化水泥路35.05公里,已硬化水泥路面中,25.05公路路面为4.5米(2017年提前实施社社通项目),3.5公里路面为5.5米,6.5公里宽度为3.5米,目前正在筹备剩余9公里路面硬化(户户通)。山坪塘21口,其中整治10口,未整治11口。全村数字通信覆盖率100%,全村通电率100%,未引接自来水(已预埋供水主管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为井水。村内有农村医疗点2个,目前村级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主体已经建成,相关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已通城乡公交。

荞子坡村位于毗卢镇东南方向,与罗汉坝村、雄峰村、莲花村、中峰村接壤,全村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0亩。全村共有农业户857户,2989人,其中党员89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1名。精准扶贫36户94人。玄参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相对好。现有小龙虾养殖基地2个200亩,青蛙养殖基地1个100亩,林下鸡养殖基地1个占地60亩,规模化生猪养猪场2个,花椒基地100亩。

莲花村位于毗卢镇东南方,距离毗卢镇约四公里,东邻毗卢镇毛楼村,南邻立石镇普照村,毗邻省级风景名胜区——玉龙湖风景区,是玉龙湖风景区后花园打造地带。全村辖区面积6.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180亩,水域面积210亩,玉龙湖水域面积2800亩,森林面积2180余亩。下辖八个农业社,现有1058户,3801人,其中60岁以上542人,中青年人2143人,儿童1006人,莲花村已享受国家奖励扶助对象157个,另外生活补助的有71人外出务工,1132人,以经商和外出务工为主,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境内有一级省级敬老院,现已建成水泥路10.9公里,泥结石路五条,约八公里。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