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得名迤那,沿用至今。 1932年置迤那、仙马、麻窝乡。 1958年撤乡并入牛棚公社。 1961年析建迤那、仙马、麻窝公社。 1985年改置1镇、2乡。 1992年仙马、麻窝乡并入置迤那镇。 |
清朝得名中水,沿用至今。 1949年为中水乡。 1953年析设后河、中河、仙水、出水乡。 1958年撤乡建梨花公社,后为中水公社。 1961年析建出水、中河、后河、仙水公社。 1985年改置高坎子镇、中河乡、出水乡、仙水乡。 1992年高坎子镇及中河乡、出水乡、仙水乡合并置中水镇。 |
清朝时得名龙街,沿用至今。 1949年前属四圃、黑姑、官胜乡。 1953年析设方井、木槽、海龙、天生桥、马踏、补块乡。 1958年撤乡建龙街公社。 1961年析建龙街、龙河、马踏、天桥公社。 1985年改置龙街镇、龙河乡、马踏乡、天桥乡。 1992年龙街镇、龙河乡、马踏乡、天桥乡合并置龙街镇。 |
原名狗街,后更名雪山,沿用至今。 1953年前为四圃乡、大官寨乡。 此后析设大官寨、妥打、法地乡。 1958年撤乡建大街公社。 1961年后析建雪山、妥打、法地(摩依)、灼圃、新街公社。 1985年改置1镇、4乡。 1992年将妥打、法地(摩依)、灼圃、新街并入置雪山镇。 |
羊街原名”五所伯,清代时得名。 1953年改为羊街,沿用至今。 1949年为清平乡,部分属三龙乡和龙泉乡。 1953年析设羊街、辅处、兴隆、蛇街、严家、松林乡。 1958年撤乡建羊街公社。 1961年后析建羊街、辅处(银河)、蛇街、松林(松岭)、严家、兴隆公社。 1985年改为1镇、5乡。 1992年辅处(银河)、蛇街、松林(松岭)、严家、兴隆乡并入置羊街镇。 |
小海原名小海子,清代时得名。 1949年属小海乡、龙泉乡。 1953年析设小海、朱嘎、松山、三道河、金海乡。 1958年撤乡建小海公社。 1961年后析建小海、朱嘎、松山、三河、金海公社。 1984年设小海镇和朱嘎、松山、三河、金海4乡。 1992年朱嘎、松山、三河、金海4乡省入小海镇。 |
古名鲁烘那娄,系彝族部族名。 明置乌撒府,亦名盐仓府。 明末清初得名盐仓。 1932年置盐仓镇,后改永连乡。 1953年析设永连、可界、四堡、腰站乡。 1958年撤乡建盐仓公社。 1961年后析建盐仓、四堡(高峰)、腰站公社。 1985年改置1镇、2乡。 1992年高峰乡、腰站乡并入置盐仓镇。 |
1949年为乐底乡。 1953年析设硔桥、木城乡。 1958年撤乡并入二塘公社。 1962年析建鲁章、硔桥、木城公社。 1966年鲁章、硔桥合并置东风公社,木城更名草坪(营坝)公社。 1985年改置东风镇及草坪乡。 1992年东方镇、草坪乡合并置东风镇。 |
古称白归大家。 清朝时得名二塘,沿用至今。 原属发扬乡。 1953年析设鸡场、新胜、新合乡。 1958年撤乡并入二塘公社。 1961年析建新合公社。 1985年改置新合、梅花乡。 1992年合并新合乡、梅花乡置二塘镇。 |
清朝时得名,沿用至今。 1949年属发场乡。 1953年析设猴场、人民、联合乡。 1958年猴场乡、人民乡合建猴场公社。 1966年联合乡并入改红旗公社。 1985年分设猴场镇、人民乡、联合乡。 1992年人民、联合2乡省入。 |
清朝时得名秀水,沿用至今。 原属果化乡。 1953年析设秀水、清水乡。 1958年撤乡并入观风海公社。 1962年析建秀水、清水公社。 1985年公社改乡。 1992年清水乡并入。 2013年撤乡置秀水镇。 |
清朝时得名双龙,沿用至今。 原属双潮乡第八保。 1949年为双潮乡。 1953年析设双潮、凉山、耿家乡。 1958年撤乡并入小海公社。 1961年析建3公社。 1985年公社改乡。 1992年双潮、凉山、耿家合并置双龙乡。 2013年撤置双龙镇。 |
清朝时期得名麻乍,至今。 1949年为麻田乡。 1953年析设麻乍、德磨、嘎利、耿家乡。 1958年撤乡并入黑石头公社。 1962年析建麻乍、嘎利、德磨、富乐公社。 1985年公社改乡。 1992年将麻乍、嘎利、德磨、富乐四乡合并置麻乍乡。 2013年撤乡设镇置麻乍镇。 |
清朝时得名兔街,得名至今。 1949年为兔街乡。 1953年增设落脚乡。 1958年撤乡并入大街公社。 1962年析建兔街、高原公社。 1985年改置兔街、雨科、高原乡。 1992年兔街、雨科、高原三乡合并置兔街乡。 2015年撤乡置兔街镇。 |
1957年得名海拉,沿用至今。 1949年为大鸦乡。 1953年析设枧槽、大鸦乡。 1958年撤乡建海拉公社。 1962年析建枧槽、新林、海拉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枧槽、新林、海拉3乡合并置海拉乡。 2015年撤乡置海拉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