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停前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停前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红卫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75年撤区并社,以辖区内停前街居民点更名为停前大队,属停前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停前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金寨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75年撤区并社,与三渠大队合并,设三渠大队,属停前人民公社。

1978年与三渠大队分开,重置金寨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金寨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五星一大队、五星二大队、水磨冲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71年三个大队合并为三渠大队。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三渠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海螺山大队、全民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70年海螺山大队、全民大队与胜利大队合并,设海螺山大队。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三个大队分开,海山以境内海螺山定名为海螺山大队,全民大队以辖区内铁炉冲居民点定名为铁冲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海螺山大队与铁冲大队合并更名为海螺山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邓坳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邓坳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邓坳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邓坳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刘壁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刘壁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安乐大队、三星大队、枫树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安乐大队、三星大队、枫树大队三个大队合并为童寨大队,属停前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童寨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界岭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界岭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同生大队、前进大队、竹林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66年同生大队、前进大队、竹林大队三个大队合并,以辖区内邓铁牛居民点定名为铁牛大队,属停前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铁牛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光明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75年撤区并社,更名为长冲大队,属停前人民公社。

1976年与潘河、石仓大队合并为水码大队。

1978年分开重置长冲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长冲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七一大队、灯塔大队,属上游人民公社。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66年,两个大队合并更名为蔡桥大队。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76年与胡寨大队合并为胡寨大队。

1978年两个大队分开,重置蔡桥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蔡桥大队更名为蔡桥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胡寨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76年与蔡桥大队合并,设胡寨大队。

1978年与蔡桥大队分开,重置胡寨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胡寨大队更名为胡寨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江塝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从江塝大队分出以辖区内梅垄潘居民点定名为梅垄大队,属停前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梅垄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凤源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东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土桥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上游人民公社五星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停前区。

1966年与江塝大队合并设江塝大队。

1975年撤区并社,属停前人民公社。

1978年两队分开,以辖区内蒋冲地片定名为蒋冲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蒋冲村民委员会,属停前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停前镇,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