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铁峪铺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铁峪铺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三保区域设铁峪铺乡,该村属武桃区(后改为铁峪铺区)铁峪铺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名晨光人民公社,称中心大队;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南县;1961年8月,丹凤县恢复,改成铁峪铺人民公社,属铁峪铺区;1984年6月,体制改革时,设铁峪铺镇中心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15年白果村并入中心村,现称铁峪铺镇中心村村民委员会。

该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三保区域设铁峪铺乡,属武桃乡区(后改为铁峪铺区铁峪铺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名为晨光人民公社;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南县;1961年8月丹凤县恢复,改成铁峪铺人民公社,属铁峪铺区;1984年6月体制改革时设铁峪铺镇,称铁峪铺镇花魁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该村民国时期,归铁桃乡第三保;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三保区域设铁峪铺乡,属武桃区(后改为铁峪铺区)铁峪铺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称为晨光人民公社;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南县;1961年8月,丹凤县恢复,改称铁峪铺人民公社,属铁峪铺区;1984年体制改革时改为铁峪铺镇东川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02年将东川村和杨家湾村合并,现称铁峪铺镇东川村村民委员会。

该村民国时期,为铁桃乡第四保;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四保区域设桃花铺乡,属铁桃区(后改称铁峪铺区)桃花铺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属晨光人民公社(原铁峪铺乡);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随晨光人民公社并入商南县;1961年8月,丹凤县恢复,属铁峪铺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由铁峪铺人民公社分出,成立桃花铺人民公社,属铁峪铺区;1984年体制改革隶属于桃花铺乡;2002年撤乡并镇称铁峪铺镇化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四保区域设桃花铺乡,该村属铁桃区(后改称铁峪铺区)桃花铺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属晨光人民公社(原铁峪铺乡);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随晨光人民公社并入商南县;1961年8月,丹凤县恢复,属铁峪铺人民公社;1961年12月,由铁峪铺人民公社分出,成立桃花铺人民公社,属铁峪铺区;1984年体制改革时,属于桃花铺乡桃花村,1997年撤乡并镇,称铁峪铺镇桃花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02年压岭、桃花、北山合并为桃花村。

现称铁峪铺镇桃花村村民委员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第四保区域设桃花铺乡,该村属铁桃区(后改称铁峪铺区)桃花铺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属晨光人民公社(原铁峪铺乡);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南县;1961年8月丹凤县恢复,改为铁峪铺人民公社;1961年12月,从铁峪铺人民公社分出,成立桃花铺人民公社,属铁峪铺区;1984年体制改革时称桃花铺乡,同年油房村与六里沟村合并称油房村;1997年撤乡并镇,桃花铺乡并入铁峪铺镇,称铁峪铺镇油房村村民委员会。

现称铁峪铺镇油房村村民委员会。

该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铁桃区桃花铺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属晨光人民公社(原桃花铺乡);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南县;1961年8月丹凤县恢复,属铁峪铺公社;1961年12月,从铁峪铺人民公社分出成立桃花铺人民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桃花铺乡;2002年撤乡并镇,并入铁峪铺镇李山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同年,东明村并入该村;2015年,原花瓶子镇双河村并入该村,称铁峪铺镇李山村村民委员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三保区域设铁峪铺乡,该村属武桃区(后改为铁峪铺区);1958年9月,公社化时,名晨光人民公社寺底铺大队;1958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南县;1961年8月,丹凤县恢复,改称铁峪铺人民公社,属铁峪铺区;1984年6月,体制改革时,设铁峪铺镇;2002年寺院村修改为寺底铺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02年窑沟村并入寺底铺村,现称铁峪铺镇寺底铺村村民委员会。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