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闽清县三溪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闽清县三溪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有溪源、十字路、大林山等三条小溪汇聚村中,合成一溪,流向坂东,故称“三溪”。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三溪村村民委员会”。
相传自然村西山洋村俗称前山,办高级社时碓垅自然村曾名光峰,后将两村合并为一个,就在两村中各取一字,故名“前光”。后此地为村委会驻地,故名为“前光村村民委员会”。
三面环山,中间有一个大田垅,土地肥沃,俗称佳垅。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与省璜乡佳垅村同名,故改名为”佳垄里。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佳垄里村村民委员会。
相传汇聚永泰县大坪、本县林洞村的前洋、兰兜等诸小溪流之水纳入溪源溪。在溪源溪的最上游,故称“溪柄”。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溪柄村村民委员会。
原属溪源村。1961年三溪公社成立时,增设新丰大队。意思是预祝年年取得新丰收,故名“新丰”。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新丰村村民委员会”。
原名四都十字路。1961年成立三溪公社时,改名“鼓舞”,有欢欣鼓舞之意。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鼓舞村村民委员会。
曾名可溪。相传后来因银弯崙上有一银矿,在溪边洗银砂炼银,故改名为“宝溪”。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宝溪村村民委员会”。
有大林、将军、寨仑等3座大山鼎立于村中,故取名“山墩”。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山墩村村民委员会:。
地处在闽清、永泰两县交接的最前面,与永泰县大坪相毗连,故名“前坪”。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前坪村村民委员会”。
早在上洋村之前,曾取名前洋,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与下祝公社一个大队同名,经批准改名为“洋坊”。后设立村民委员会,即“洋坊村村民委员”。
为上四都最高的一个村落,村中有一盆地,故称“上洋”。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上洋村村民委员会”。
有一小溪,汇永泰县大坪和本县林洞等地之水,从村境流出,在三溪纳入文定溪,成为梅溪的一大支流,因该小溪主流的源头出自本村境,故称“溪源”。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溪源村村民委员会”。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