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驿龙泉街道,位于成都市东南方,自古为成都东面屏障、军事要地。始建于武后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旧名王店镇,天宝元年改称灵池镇,宋天圣四年改称灵泉镇,明洪武六年(公元1371年)置龙泉镇巡检司署,龙泉街道名始于此。明清皆在镇设驿站,故龙泉街道又名龙泉驿。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0(川府民政[2004]36号)同意龙泉驿区撤销龙泉镇。原龙泉镇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设置龙泉街道办事处。 地理条件 龙泉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市成都市中心城区14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成渝铁路、成昆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成龙大道、驿都大道(老成渝路龙泉段)、车城大道(成都五环路东段)、龙都路、航天路等铁路、公路连接成网,具有“近山不进山,近城不进城”的区位优势。龙泉街道城区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为省级卫生城市;辖区内有134处古迹、古墓、古建筑,其中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每年3月18日的“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在全国以至世界享有盛誉。龙泉街道是成都市城市东移的主要承纳地,被列为成都市东部新城,城区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规划用地分为中心商贸区、环中心生活区、科技工业园区三大板块。 经济发展 龙泉街道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创‘特区’一流”的发展目标,狠抓两个文明建设。在街道范围内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用一个理论、两大成果、三个引导教育干部群众的“一、二、三”农民教育活动和“六百”活动,积极为农民增收致富出力,密切了干群关系。
电话(传真):028-84883216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办事处滨河路12号
邮编:610100
电子邮箱:dzb@lqjd.gov.cn |
大面街道位于成都三环路东侧,属成都城市东部新区、成都经开区新区、龙泉驿新城区、城乡统筹试验区。幅员面积56.9平方公里,总人口18.8万人,辖8个社区,6个村,有大学4所,三甲医院1家,综合市场6个。区域内道路四通八达,已形成以驿都大道、成龙路、成渝高速路和三环路、绕城高速路等成都城市干道为主的快速交通网络。大面街道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大气质量和地面水质接近国家1级,是成都地区环境质量和污染控制最好的地方之一。大面街道产业优势突出,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以经开区总部经济港、川渝中烟、天鹅湖国际社区为主的总部经济,以神钢集团、一汽丰田、云内动力、一汽配套为主的现代制造业,以博美银河家居商城为主的市场产业,以川师大、省财经职业学院、市委党校为主的教育产业,以龙城1号、天鹅湖体育公园、恒大绿洲、上东阳光为主的房地产业,以棒棒娃食品为主的医药食品业。 2010年街道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16亿元,同比增长31.8%;完成工商税收14.1亿元,扣除川渝中烟基数4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地方实得完成4.98亿元,扣除川渝中烟基数1亿元,同比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4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10068元,同比增长17.2%,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区前列。2009年街道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2.1亿元,比2008年同期(下同)增长22.7%,占全区总量的1/3;完成工商税收11.2亿元,增长23.8%,占全区总量的1/3,其中地方实得完成3.73亿元,增长23.8%;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79.8亿元,增长27%;固定投资完成60.58亿元,增长61.6%,占全区总量的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2元,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8590元,增长24.8%,化解历史债务3621万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区前列。 党政人大办:84631780 值班室:84637253 |
十陵街道位于成都东三环路两侧,是成都东部新区的核心区域,宜居、宜业、宜人。幅员面积27.38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11万人,城市化率90%。 生态环境优良。风光旖旎的东风渠、1500亩的青龙湖、10平方公里的生态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蓉城市民融入自然,返璞归真的乐园。十陵街道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大气质量和地面水质接近国家1级,是成都市环境质量和污染控制最好的城区之一。 区位优势突出。距双流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距成都火车站12分钟车程,距天府广场10分钟车程,距成铁货运站4分钟车程;区域内道路四通八达,主干道包括成都三环路、外环高速路、成渝高速路、成洛路、成南高速路,形成“两纵三横”的道路框架;城区内有东洪大道、十洪大道、蜀王路、灵龙路、龙平路等7条干道。三座共占地1200亩的大型互通式立交桥将三环路、成南高速路、绕城高速路、成渝高速路紧紧相连,成都最大的客运中心十陵客运站,成为连接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 发展基础夯实。供水方面:建有成都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的DN300mm的自来水管体和2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3万吨;供电方面:建有变电站1座,变压器165台,供电总容量2000万KWH;供气方面:建有供气站4座,供气能力达60万立方/日,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龙星公司相连的长输管网双气源供气;通讯方面:建有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5万门,余量充足,无线通讯机站8个,城市IC卡电话覆盖十陵街道区域、信息平台龙泉广电宽带、ADSL等服务一应俱全;教育方面:现有大学3所,西南交大成都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新成都大学已落户十陵或正在建设,另有中学4所,小学7所,幼儿园13所,学校环境优美,师资雄厚;医疗方面:现有综合性大型医院5所;金融方面:现有各类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一应俱全。 发展实力强劲。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5亿元,可比价增幅15.2%;财政体制税收86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49元,可比价增幅19.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875元,可比价增幅15.5%。
地 址:龙泉驿区十陵街道下街67号
邮政编码:610106
联系电话:028-84600320
传 真:028-84600320 |
同安街道幅员面积54.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768亩,辖6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128个村(居)民小组(其中居民小组32个), 总户数8145户,总人口7.9589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5827万人,服务人口4.3762万人,农业人口1.7009万人)。富余劳动力3900人,党员973人,主要发展旅游度假、会务会展、康体休闲、职业教育、高端居住等五大产业。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亿元,增幅12%;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5亿元,增幅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总额2.28亿元,增幅16%;完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856元,增幅12%;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7195元,增幅14%;完成全口径财政税收7541万元,(其中地方实得4708),实现二三产业税收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7%;完成粮食总产量3595.5吨。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达到8.8亿元;财政税收同比增长5%,到达79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达到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达到1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0%,达到7900元;建成区面积达到5.7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76.1%,全面完成各项惠民行动目标。
同安街道(阳光城)位于成渝高速公路首座互通式立交桥旁,以其为中心,成渝高速公路横穿,成环路纵贯,五纵三横,交通方便。东距重庆308km,西距成都市中心18km,北距成渝铁路洪安火车站9.5km,南距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5km,距西南航空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8km,离西南最大的铁路货运站——成都火车东站15km。
主要特色:
1、自然环境优美。同安街道(阳光城)东傍龙泉山脉,西连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海拔501m—722m,平均气温16.5℃,年降雨量950mm—980mm,年均日照1216小时,无霜期28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为41%,大气质量为清洁级。有山有水环境优美,春有花,夏有青,春夏秋冬一片青;四季有鲜花,四季有鲜果。同时这里青山蜿蜒,绿水荡漾,毛家口、罗家湾、山门寺、猫猫沟、李家沟等五大湖泊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群山之间,是成都市近郊理想的湖泊、森林、山地相融的大型生态空间。
2、基础设施完善。在十余年的开发建设中,同安街道现已累计投入4.2亿元人民币发展基础设施及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实现了自来水与龙泉并网供水能力,境内有储量丰富、含锶和偏硅酸的优质矿泉水;有35KV和110KV两个变电站双向供电;有30m——60m干道26条(其中60m宽的3条),呈“井”字状、纵横交错地分布于阳光城内,总长达36KM,其中水泥路面26KM;现有日供气10万m3的配气站一座,且浅层天然气蕴藏丰富;有程控直拨电话总量达5万门,可直拨国际、国内电话;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共计20余所,大中专院校7所;有医院三所,一所专科医院,一所综合型的同安公立医院,一所综合型的华大医院;有邮政分局一所,可办理邮政储蓄、特快传递等多种邮政业务。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重点项目有四川省专用足球场、龙泉阳光体育城、成都商报新闻培训中心(博瑞花园酒店)、新光华大酒店、四川日报培训中心(星光花苑)、四川大学成教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联合经济学校、四川国际标榜学院和中粮御岭湾、天泉聚龙、利通天鹅堡、优诗美地、阳光假日、国一澳乡、观景上东等房地产;成都荷花池服饰文化城(在建)、中国西部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城(在建)等项目。
电话:028-8 4 8 3 5 0 8 5 传真:028-8 4 8 3 5 0 8 5 邮编:610103。 |
西河是历史上成都东山五大古镇之一,素来就是方圆数十里的物资集散、商贸、交通、文化、信息中心,幅员面积43.92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16个村,177个生产组,总人口47700人,其中农业人口32700人,客家移民占总人口的90%以上,民风纯朴。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西河是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全面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区位居前列。 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治安秩序良好,全镇稳定。 随着西部大开发强劲号角,这片土地焕发出令人惊讶的青春动力。西河镇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优雅的人文环境,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全新的服务理念不断吸引着八面客商,相信这里将迅速成为城东工业、物流、房产、休闲旅游等各领域关注的焦点,必将成为成都东部一颗闪亮的新星!
2019年,撤销西河镇,设立西河街道,以原西河镇所属行政区域为西河街道的行政区域,西河街道办事处驻成洛路3789号。 |
柏合镇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南,东傍龙泉山麓,西连成都平原,距成都市中心约20分钟车程;辖3个社区23个村,幅员面积72.57平方公里,人口53000人。境内拥有柏合客家古镇和优质伏季水果水蜜桃、枇杷、梨、葡萄为主的花果园林7万亩,素有“四季花不断、八节佳果香”之美称,是西部地区首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又是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南翼新区和成都“浦东”南翼新城。现已累计投入3亿元人民币完善城乡基础及市政配套设施,川威集团、成都航校、天银制药、蔚蓝花城等70余家企业入驻境内,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3平方公里。到2010年,柏合镇将初步建成城镇面积达1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5万人的现代化、开放型、生态型“山水园林新城”。
2019年,撤销柏合镇,设立柏合街道,以原柏合镇所属行政区域为柏合街道的行政区域,柏合街道办事处驻鲸龙路451号。 |
2019年12月2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龙泉驿区调整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成府函〔2019〕123号):设立东安街道,以龙泉街道红咏社区、聚和社区、书房村、平安村、顶佛寺村,大面街道蒲草村和洪河村1、2、3、4、5、6、7、8、9、10、11、12、13、14组所属行政区域为东安街道行政区域,东安街道办事处驻东安湖路1399号。 |
洛带古镇景区地处“中国水蜜桃之乡”“中国国际桃花节”主办地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地处成都市“二圈层”经济圈,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成都市重点保护镇、成都文化旅游发展优先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客家古镇,镇内85%以上属客家人,是四川客家聚集区的典型代表,因此又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作为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的核心分会场之一,确定了洛带在世界的客家文化地位。古镇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事业发展迅猛,老街客家文化景区、金龙湖景区和宝胜村客家原生态村落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呈现出“走进历史—回归自然—体验山水”的文化生态旅游格局。
洛带古镇景区区位优势明显,西距成都市区18公里,南距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11公里,距离成渝高速阳光城入口3公里、双流国际机场43公里,北距洪安火车站6公里。成洛路、成环路东西南北贯穿全镇,也是成赵公路、成洪公路、洛黄公路三路交汇处。已开通的219路市区大公交车将洛带与成都市连成一体,30分钟就可到达市中心。全镇辖7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2755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71人。
相传洛带在三国时就已有街,名“万福街”;后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景街”。“洛带”原作“落带”,其得名有两个来源:其一,传为三国时蜀太子刘阿斗在镇上玩耍,为捉鲤鱼而不慎将玉带掉入镇上一口八角井中而得名“落带”;其二,因此地有一“天落之水状如玉带”之河,故称“落带”。后逐渐简化约定俗成为“洛带”。
“洛带”之名最早见于唐末五代人杜光庭《神仙感遇记》所载“成都洛带人牟羽矣”,说明“洛带”之名成于唐末以前。北宋皇祜年间(1049—1054)的《圣母堂记》里,已称“洛带”为镇;北宋熙宁7年(1074)张溥所撰,《灵泉县瑞应院祈雨记》有载:“府之邑灵泉,而邑之镇日洛带”;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编发的全国性地理志书《元丰九域志》(卷七)明确记载成都府灵泉县辖:“一十五乡,洛带、王店、小东阳三镇”。因而,洛带在宋初已成为地区性集镇,实为“千年古镇”。 |
龙泉驿区洪安镇位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大门,与青白江区、金堂县连界,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249人,其中农业3795户,非农业963户,耕地面积11596亩。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9343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4797万元,比上年增加4.9%;工商税收871万元,比上年增长22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7万元,比上年增长12.8%。 洪安镇距成渝高速公路10公里,成洛路2公里,成南高速公路东出成都第一个立交桥2公里,成都市外环路纵贯南北,全区唯一的洪安乡火车站横穿境内。 境内四川曙光物资储运公司、四川省电力仓库、省送变电公司仓库三库势力雄厚,两条铁路专用线与成渝铁路接轨,是经开区大型物资集散地。中国西部(成都)化工专业市场是成都市指定的危险化学品唯一的销售、存储、物流的专业市场。一期共19幢366间商铺建成,近期投入使用。 境内资源丰富,东风渠干道流经6个村。正在兴建占地130余亩的水库一个,日供水量3万吨的水厂一座。有页岩砖厂8个,已钻天然气井31口,建配气站4座,日产天然气30万m3。即将新建35KV变电站一座,成都大电网输电线路龙洪线横跨洪安直抵洪安火车站。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固定、移动通讯业务在此开通。 今日的洪安镇,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投资政策,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质量,淳淳朴实的乡风民俗,笑迎四方有识之士前来投资置业,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
有山、有水、有花、有果、有树……不经意间就蔓延出几分自在和几分闲情来。当星星的瞳子越来越亮,当鸟儿清脆的鸣叫打破一天的沉寂,走遍千山万径,蓦然回首,如此优雅的景致,竟就在老成渝路20—34公里段境内。她——就是焕发着蓬勃生机的成都东大门山泉镇。 山泉镇地处誉满全川的龙泉山脉中西部,与周边地区连通,新老成渝路穿镇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全镇幅员面积37km2,全镇平均海拔900米,资源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是著名的水果之乡,白里透红的水蜜桃,金灿灿的枇杷更是享誉中外,令人垂涎三尺,赞不绝口,1987年,山泉镇被农业部定为全国三大水蜜桃基地之一。 山泉镇既是著名的水果之乡,又是龙泉花果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组成部分。镇境内旅游名胜颇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枇杷不离身左右,鸟语只在耳东西”的境界就在“桃花故里”,就在“美满枇杷沟”。目前,在原有的百公堰山水公园、毛家口水库、天鹅岭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山泉镇又打造出了“桃花诗村”、“九道花湾”、“七里香埂”、“大佛春天”、“龙泉香格里拉”等景点,让游客在“赏花之游”、“枇杷之旅”、“水蜜桃之行”等农家乐观光赏果活动中饱览漫山红花,品味果中佳品,享受垂钓之乐,在闲暇时光,彻底放松心情,让自己完全沉淀在青山环抱之中,体味世外桃源的逸趣。镇境内的晋希天故居、大佛寺、北周文王碑、张飞营、神仙洞、-柳沟铺战址、古驿道等著名文物古迹更给山泉镇增添几分历史的沧桑,别有一番风韵。 山泉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优雅的人文环境,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全新的服务理念,投资软硬环境的不断开发,不断吸引着八面商客。 为实现全镇跨越式发展,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搞好党员先进性教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打造城乡一体化样板,山泉镇党委政府以最真诚的热情、最友好的态度、最优惠的政策、最高的办事效率欢迎国内外各界朋友们来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共创山泉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