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宋湖、湖上桥2自然村。 1949年5月后属石湖乡;1950年5月属城西乡;1956年2月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并入盖竹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独立设置宋湖大队,属城南公社;1981年11月属万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宋湖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原盖竹村村西傍盖竹山,以山名村。 1949年5月后为盖竹村,属城西乡;1956年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与宋湖合并成立盖竹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宋湖划出自立大队,仍称盖竹大队,属城南公社;1982年属万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盖竹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辖2个自然村。 社区于2019年5月由原宋湖村与盖竹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 |
原马车河村以驻地得名。 辖马车河1个自然村。 辖区1949年5月后为马车河村,属石湖乡;1950年5月后属城南乡;1952年3月属城郊乡;1956年2月属城东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马车河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81年11月属万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马车河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万岙乡并入乐成镇,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原县浦村1949年5月后为悬浦村,属城郊乡;1956年属城东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悬浦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82年属万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悬浦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为县浦村,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辖1个自然村。 原水深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为水深村,属城郊乡;1956年属城东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水深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82年属万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悬浦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辖1个自然村。 社区于2019年5月由马车河村、县浦村、水深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 |
1949年5月后为河南村,属石湖乡;1950年5月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河南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更名为石马南大队,属万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石马南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石马北村因驻地在石马河北面,故名。 1949年5月后为河北村,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河北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更名为石马北大队,属万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石马北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辖1个自然村。 石马捕捞村与石马南村委会同驻河南村。 1953年组织石马捕捞互助组,属城南乡;1955年与南岸渔业社合并为星火渔业社;1958年改称乐成水产专业队,属乐成公社;1964年两队又分开,该队仍称石马捕捞队,属城南公社;1982年属万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仍称石马捕捞队,属万岙乡;1992年5月为石马捕捞村,属乐成镇;2011年4月属城南街道。 社区于2019年5月由原石马南村、石马北村、石马捕捞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 |
1949年5月后为南草垟村,属城东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南草垟大队,属糖棉管理区;1960年属城东管理区;1961年属城东公社;1981年11月属后所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南草垟行政村,属后所乡;1992年5月后所乡并入乐成镇,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2019年5月,南草垟行政村撤销,其行政区域设立南草垟社区。 |
原上米岙村由上滩头、米筛河、横桐岙3自然村名各取一字组合得名。 辖米筛河、横桐岙、上滩头3自然村。 1949年5月后属新城乡;1956年2月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由上滩头、米筛河、华桐岙3个自然村组建上米岙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81年11月属万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上米岙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万岙乡并入乐成镇,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原市岭村村北有岭在“云门寺”旁,名寺岭,并以岭名村。 后以方言“寺”“市”同音,讹变为市岭。 1949年5月后为市岭村,属新成乡;1956年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市岭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82年属万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市岭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万岙乡并入乐成镇,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辖1个自然村。 原界岱村地处界埭山麓,以山名村,“埭”“岱”谐音,故为界岱村。 1949年5月后为界岱村,属新城乡;1956年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界岱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82年属万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界岱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原支岙村以驻地得名。 1949年5月后,由支岙、东岙、山塘3个村合并,取各村首字名村支东山,属新城乡;1956年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支东山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67年改名向阳大队;1982年1月更名为支岙大队,属万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支岙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辖3个自然村。 原万岙村1949年5月后为桥头村,属城西乡;1956年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桥头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81年11月因重名,更名为万岙大队,属万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万岙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属乐成镇;2011年4月属城南街道。 辖2个自然村。 原前山村地处蟾蜍山前,“蟾”“前”方言谐音,故简为前山村。 1951年土改时为前山村,属城西乡;1956年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前山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82年属万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前山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属乐成镇;2011年4月属城南街道。 辖1个自然村。 社区于2019年5月由上米岙村、市岭村、界岱村、支岙村、万岙村、前山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 |
原南岸村因驻地得名。 辖南岸、下垟、嘴头山3自然村。 1949年5月后为南岸村,石湖乡;1950年5月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南岸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属城南公社;1981年11月属万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南岸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与南岸村委会同驻南岸村。 原南岸捕捞村因驻地得名。 1953年组织捕捞互助组,属城南乡;1955年与石马渔业社合并,称星火渔业社;1958年改称乐成水产专业队,属乐成公社;1964年两队又分设,该队称南岸捕捞队,属城南公社;1982年属万岙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仍称南岸捕捞队,属万岙乡;1992年5月为南岸捕捞村,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与南岸村同驻南岸自然村。 社区于2019年5月由南岸村、南岸捕捞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 |
为原清远社区,社区于2019年5月20日由原清远社区部分区域划分设立。 |
辖区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城东管理区捕捞队,属城东管理区;1961年改为城东公社捕捞队,属城东公社;1981年11月改称后所捕捞队;1984年4月政社分设,属后所乡;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所乡并入乐成镇,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 村民委员会驻百岱会自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