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街子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街子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49年前属于街子乡1、2、3保部分,1949年前改保为唐公村、永康村、味江村,1961年分乡建社为街子公社1大队,1981年更名为唐公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唐公村、朝阳村、江城社区合并设立唐公社区。

1949年前属于街子乡10保部分,1949年前改保为双河乡,1961年分乡建社为街子公社4大队,1981年更名为双河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青云村河广济村合并设立双河村。

2005年村变社区。

1949年前属三郎乡3、5保部分,1949年前改保为和平村。

1956年并入和平乡,1961年和平社2大队,1981年更名为和平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1991年撤销和平乡,建立三郎镇。

2008年村改社区搬迁至此。

2020年5月村组管理体制将和平社区更名为三郎社区。

1949年前属于街子乡8保部分,1950年改保为上元乡,1961年分乡建社为街子公社7大队,1981年更名为上元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显化村并入上元村。

2020年5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撤销味江村、上元村合并设立上元社区。

天国村:1949年前属于三郎乡4保和1、2、3保部分,1950年改保为天国村、石公村、泉水村和罗汉村,1961年和平公为一大队,1981年更名为天国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村。

余庆村:1949年前属于街子乡5保部分,1950年改保为余庆乡,1961年分乡建社为街子公社3大队,1981年更名为余庆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村。

2020年5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撤销余庆村、天国村合并设立余庆社区。

1949年前属于三郎乡18保和19保大部分及街子乡11保部分,1950年改保为福寿村,欢喜村和九龙村,1961年上元公社撤销恢复为和平公社三大队,1981年更名为欢喜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村。

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翠围村并入欢喜村。

2020年5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撤销欢喜村,设立欢喜社区。

1949年前属于街子乡6、5保部分,1950年改保为中和村和高墩村,1961年分乡建社为街子公社2大队,1981年更名为中和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中和村和高墩村合并为会元村。

2020年5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撤销会元村,设立会元社区。

1949年前属于街子乡9、10保部分,1950年改保为天顺村和龙凤村,1961年分乡建社为街子公社5大队,1981年更名为天顺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永义村并入天顺村。

1949年前属于街子乡11保部分,1950年改保为九龙村,1961年分乡建社为街子公社9大队,1981年更名为古寺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石梁村并入古寺村。

2020年5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莲经村与古寺村合并设立古寺村。

1949年前属于街子乡7保部分,1950年改保为忙城乡,1961年分乡建社为街子公社6大队,1981年更名为忙城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三圣村并入忙城村。

1949年前属于街子乡11保部分,1950年改保为白圣乡,1958年10月建立街子人民公社,1959年九月街子与三郎、上元合并为上元公社,1961年分乡建社为街子公社9大队,1981年更名为白圣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

1992年撤销街子乡建立街子镇。

2005年村组体制改革圣宫村和白象村合并设立白圣村。

1949年前属于三郎乡20、21、22保和16保大部分,1950年改保为益善村,双天村,仁和村和三台村,1961年和平公社五大队,1981年更名为益善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村。

2020年5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红纸村与益善村合并设立益善村。

1949年前属于三郎乡15保,1950年改保卫红庙村,1953年折置和平乡,1958年建立和平人民公社,1959年元旦,和平与街子双河合并为上园公社,1961年恢复和平社,为七大队,1981年更名为茶园大队,1983年改名为茶园村,沿用至今。

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甘河村并入茶园村。

2020年5月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茶园村与三台村合并设立茶园村。

1949年前属于三郎乡8、8、11保,1950年改保为万全村、凤鸣村和武童村,1981年更名为凤鸣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村。

2005年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化成村并入凤鸣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