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禹甸庄,光绪八年属八都二图;民国三十年属永平乡。 解放初属永平乡第五村,1950年9月为下马桥乡五村村,1956年为下马桥乡禹甸高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禹甸生产队,1961年7月为上马公社禹甸大队。 1983年11月为上马乡禹甸村,自2005年4月起属大同镇。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觉宁庄,光绪八年属八都二图;民国三十年属永平乡。 解放初为永平乡第六村,1950年9月为下马乡小溪源村,1955年秋为下马乡小溪源初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小溪源生产队,1961年7月为上马公社小溪源大队。 1983年11月为上马乡小溪源村,自2005年4月起属大同镇。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久山庄,光绪八年属六都二图;民国三十年属大同镇。 解放初为大同乡第一、第二村;1955年为大同乡一村、久山湖初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石岭、富楼、久山湖生产队,1961年7月为大同公社石岭(1981年10月因重名改为石岘)、富楼、久山湖大队。 1983年12月为大同乡石岘、富楼、久山湖村;3个村自1985年7月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久山湖、富楼、石岘3个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大同庄,光绪八年属六都二图;民国三十年属大同镇、航川乡。 解放初为大同乡第四村、航川乡第九村;1950年9月为建设乡四村村、乌龙乡(曾称全成乡)孟塘村;1955年为下湖乡四村初级社、乌龙乡孟塘初级社。 1958年9月属大同公社三村、四村生产队,1961年7月为大同公社四村、孟塘大队。 1983年12月为大同乡四村、孟塘村;两村自1985年7月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四村、孟塘两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韩家庄,光绪八年属六都二图;民国三十年属永平乡。 解放初为三河乡第九、第十三村;1950年9月为黄山头乡徐家、韩家村、溪口乡冯家村;1955年为黄山头乡徐韩、溪口乡冯家2个初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徐韩、郎家生产队,1961年7月为大同公社徐韩、冯家大队。 1983年12月为大同乡徐韩、冯家村;两村自1985年7月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徐韩村、冯家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大同庄,光绪八年属六都二图、一图;民国三十年属大同镇、永平乡。 解放初属大同乡;1950年9月为大同乡五村、六村村,洞山乡洞山村;1955年为大同乡大同初级社、洞山乡洞山初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大同、洞山生产队,1961年7月为大同公社大同、古城山大队,劳村公社洞山大队。 1983年12月为大同乡大同、古城山村,劳村乡洞山村;大同、古城山两村自1985年7月起属大同镇,洞山村自1989年8月起属劳村镇,3个村2001年10月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大同、古城山、洞山3个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溪口庄,光绪八年属六都二图;民国三十年属三河乡。 解放初为溪口乡第二、第十二村;1950年9月为溪口乡琴山、溪口村;1955年为溪口乡溪口、琴山初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溪口、琴傅生产队,1961年7月为溪口公社溪口、琴山(1970~1980年与傅家合并称勤富)大队。 1983年12月为溪口乡溪口、琴山村;两村自1992年5月起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溪口、琴山两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富塘庄,光绪八年属七都;民国三十年属三河乡。 解放初属三河乡,1950年9月为三合乡(1951年改淞溪乡,下同)松源里、五村村,溪口乡万圣村;1956年7月为溪口乡镇源、雅坑、万圣初级社。 1958年9月称大同公社镇源、松溪、万圣生产队;1961年7月为溪口公社镇源、牙坑、万圣(1969-1981年10月称万胜)大队。 1983年12月为溪口乡镇源、雅坑、万圣村,3个村自1992年5月起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雅坑、镇源、万圣3个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盘山庄,光绪八年属七都;民国三十年属三河乡。 解放初为三河乡第八村,1950年9月为溪口乡盘山村;1955年冬为溪口乡盘山高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盘山生产队,1961年7月为溪口公社盘山、南泥坞、西垅大队。 1983年12月为溪口乡盘山、南泥坞、西垅村,3个村自1992年5月起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盘山、南泥坞、西垄3个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盘山庄,光绪八年属七都;民国三十年属三河乡。 解放初为三河乡第十、十一村;1950年9月为清潭乡蒋家、石门庄村;1955年为清潭乡蒋家、石门庄初级社。 1958年9月称大同公社蒋家、石门庄生产队;1961年7月为溪口公社蒋家(1971年更名朝阳)、石门庄大队。 1983年12月为溪口乡朝阳、石门庄村;两村自1992年5月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朝阳、石门庄两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劳村庄,光绪八年属六都一图;民国三十年属永平乡。 解放初属大同乡,1950年9月为劳村乡劳村村,1955年为劳村乡劳村高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劳村生产队,1961年7月为劳村公社劳一、劳二、劳三3个大队;1969年劳一、劳二合并为劳村大队。 1983年12月为劳村乡劳村、劳三村;两个村自1989年8月起属劳村镇,2001年10月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劳村、劳三两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劳村庄,光绪八年属六都一、二图;民国三十年属三河乡。 解放初属三河乡第二、第三、第四村,1950年9月为劳村乡丰畈村、童坞村、碧山村、溪口乡第二村;1955年为劳村乡丰畈、童坞、碧山、溪口乡傅家初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丰畈、童坞、碧山、琴傅生产队,1961年7月为劳村公社丰畈、童坞、碧山、溪口傅家大队(1970年为勤富大队,1980年恢复)。 1983年12月为劳村乡丰畈、童坞、碧山村,溪口乡傅家村;前3个村从1989年8月起属劳村镇,傅家村从1992年5月起属大同镇,2001年10月起其他3个村也归属大同镇,2007年7月4村合并。 由原丰畈、童坞、碧山、傅家等4个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劳村庄,光绪八年属六都一图、十都外图;民国三十年属石屏乡。 解放初为石屏乡第七村,1950年9月为洞山乡白岭、下墙园村;1955年为洞山乡白岭、枫树底初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白岭、枫树底生产队,1961年7月为劳村公社白岭、枫树底大队。 1983年12月为劳村乡白岭、枫树底村,两村自1989年8月起属劳村镇,2001年10月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枫树底、白岭两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祝家庄,光绪八年属八都二图、七都;民国三十年属永平乡。 解放初属永平乡第一村、第二村,1950年9月为万坞乡一村村、二村村;1955年为万坞乡万年、童兴、新民、祝家初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万兴(寓万物兴旺之意;次年并入儒博)、祝家生产队;1961年7月为上马公社万兴、祝家大队。 1983年11月为上马乡万兴、祝家村;两村自2005年4月起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万兴村、祝家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永平乡;明万历六年属永平乡;清雍正六年属觉宁庄、禹甸庄,光绪八年属八都二图;民国三十年属永平乡。 解放初属永平乡第四村、第九村、第十村,1950年9月为下马乡四村村、十村村,大源乡九村村;1956年为下马乡翁家、下马桥、平塘里、石郭源高级社。 1958年9月为大同公社禹甸、上马、石郭源生产队,1961年7月为上马公社上马、翁家、石郭源大队;1963年从石郭源划出单建平塘大队(1969年并入上马,1971年划出)。 从1983年11月为上马乡上马、翁家、平塘、石郭源村,4个村自2005年4月起属大同镇,2007年7月合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