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黄避岙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黄避岙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嘉靖《宁波府志》载,原系海湾,其山“孤悬海滨,蟠屈如龙”,因名龙屿。
清康熙间,湖头汛兵营设此,故名。
因该片地区曾名湖头,如谢家湖头、小山湖头,故取名湖头新村。
位于白墩港边,故名沪港村。
原海滩,后从岩头嘴至牛头山嘴筑堤围塘,称横塘。村由此得名。
相传康王(宋高宗)从着衣亭逃难到此,为一少女相救脱险,因名王避岙,明嘉靖《象山县志》作“王避岙”。又据民国《象山县志》载:乾隆己卯岁(1759),举人王乙山(名兆乾)有《秦碑诗序》云:“予丁酉馆黄避岙,因里人旧传掘得残碑,镌有‘秦时黄石公避迹’等字,因以名岙”。清代所修县志作“黄避岙”。
鲁姓建村,因处鲁家岙山与黄大山之间山坳,故以姓得名鲁家岙,亦名鲁夹岙。
邱彦枢坐骑陷死沙滩,葬于海山之侧,后立白屿庙以祀。村以庙名。
周皆松林参天,且林姓居多,故名大林。
据民国《象山县志》载:县东北三十五里有湖头渡至对港奉化东湖头。其方言称“那里”为“横里”,村由此得名。又说,以山命名。
以高泥片村得名。
相传昔时山坳曾有一长角红色神马出没,故名骍角岙(骍,指红色马或牛)。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