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甘亭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甘亭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因为与人民路而得名。
取朝阳之意的居民自治组织。
2002年8月由东新街社区和东街社区合并成立东新街社区。
因位于丰京路而得名。
明洪式年间,有河南刘,曹、魏、柳、霍、王喜六老率眷由山西移民点迁居于此,后为六老修建庵堂一座,名曰“六老庵”。1961年称六老庵大队。1984年改称六老庵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明崇祯九年(1636)前,于县城西侧之高坡上居人成村,故名西坡。明末《户县志》西方军寨中记有“西坡”一名。1961年称西坡大队。1984年改称西坡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以驻地县城西郊而得名。1984年公社改乡镇,成立西郊村村民委员会。
1984年公社改乡镇,称西街村民委员会。
以党的生日“七一”而得名成立户县城关街七一农业生产合作社。1984年改称七一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以连年丰收之意而得名。为“连丰农业生产合作社”、“连丰生产大队”之延续。1984年改称连丰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因属县城东关之范围,故名。明代末叶,曾任山西督学道暨布政司参议兼按察司佥事之张宏襟(花原里人),返户后在县城东关南侧此地建立宅院,后取人成村。
因位于县城南街而得名。1984年称南街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因位于县城南关而得名。1961年称南关大队。1984年改称南关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明初,废除元代军事制度后,于麦、章二姓居处建立军寨,故以姓氏取名麦章寨。清乾隆《户县新志>乡村栏误“麦章寨”为“麦张寨”沿误至今。1961年称麦张寨大队。1984年改称麦张寨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前,因苟姓人居此,以姓氏得名苟村。后因“苟”与“狗”其音不分,闻之不雅,故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前,以村处吕公河西岸,更名为“吕公寨”。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