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大洋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大洋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倪家村于2007年7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倪家村、金鸡岭村合并而成。

倪家:1950年称三河乡倪家农会,1956年与三河合并称建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称三河公社倪家大队,1983年称三河乡倪家村村民委员会,现称大洋镇倪家村村民委员会。

金鸡岭:以驻地得名。

1958年抽调各大队劳力70余人在此筹办畜牧场,1968年畜牧场拆散后,改称金鸡岭大队,1983年称三河乡金鸡岭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大洋镇倪家村村民委员会。

河源村于2007年7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下田村、外俞村、外庄村合并而成。

下田:1950年称荷花乡下田农会;1956年称下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与方坞、外俞合并称三河公社下田大队;1960年方坞、外俞划出另立大队,本地仍称下田大队,1983年称三河乡下田村村民委员会,现称大洋镇河源村村民委员会。

外俞:1950年称荷花乡外俞农会,1956年称胜利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称三河公社外俞大队;1983年称三河乡外俞村村民委员会,现称大洋镇河源村村民委员会。

外庄:1950年属荷花乡下田农会;1956年称下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方坞操作组;1958年并入下田大队;1960年从下田划出,另立方坞大队,1981年因重名,改为外庄大队;1983年称三河乡外庄村村民委员会,现称大洋镇河源村村民委员会。

三河村于2007年7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三河村、新联村、陈村村合并而成。

三河:1950年称三河乡三河农会;1958年称三河公社三河大队;1969年三河住民大多迁至吴兴(今湖洲)与唐家合并;称新联大队;1983年属三河乡新联村;1984年下半年,从新联大队划出称三河乡三河村村民委员会;现称大洋镇三河村村民委员会。

新联:1950年称三河、唐家两农会;1956年与倪家合并为建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建立三河、唐家两大队;1969年富春江水电站建成,三河、唐家两大队村民大部分移居吴兴及江西省;1970年三河、唐家、陈村三个大队合并,取名新联大队;1972年陈村划出,建立大队;1984年三河村也单独划出,成立三河村村民委员会,唯剩新联村村民委员会;现称大洋镇三河村村民委员会。

陈村:1950年称三河乡陈村农会;1957年与下徐村合并称新建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三河公社陈村大队;1970年与唐家并入新联大队;1972年从新联大队单独划出改称陈村大队;1983年称三河乡陈村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大洋镇三河村村民委员会。

江东村于2007年7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上徐村、胡宅村、谢坑村合并而成。

上徐:1950年称三河乡下徐农会,1956年与胡宅、谢坑合并为河东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河东大队,1970年从河东大队划出,称下徐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与县内大洋公社下徐大队重名,故更名为上徐大队,1983年称三河乡上徐村村民委员会,现称大洋镇江东村村民委员会。

胡宅:1950年称三河乡胡宅农会,1956年与下徐、谢坑合并为河东高级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三河乡河东大队,1970年下徐划出后改称东风大队,1984年又与谢坑分开,成立胡宅村村民委员会,现称大洋镇江东村村民委员会。

谢坑:1950年称三河乡谢坑农会,1956年与下徐、胡宅合并称河东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三河乡河东大队,1970年从下徐划出称东风大队,1984年建立谢坑村村民委员会,现称大洋镇江东村村民委员会。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