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大池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大池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29年由大池苏维埃政府划为第四乡(与北溪村合并),1931年恢复了红斜、北溪两村,1949年又与北溪村合并为红斜乡,1956年为龙池区丰溪乡,1957年为大池乡丰溪村,1958年为大池公社丰溪大队,1961年为红斜大队,1984年为大池乡红斜村委会。

1997年11月为大池镇红斜村委会。

1929年由大池苏维埃政府划为第四乡(与北溪村合并),1931年恢复为北溪村,1941年为北溪保,1949年又与丰溪村并为丰溪乡,1956年撤区合并乡为北溪高级社,1957年属丰溪村。

1961年改为北溪大队,1984年改为北溪村委会,属大池乡管辖。

本村有石头角、邦尾、水口之称。

1947年12月居住石头角土楼的吴钦瑞、吴全旺等人被移到邦尾暂居。

1949年11月隶属双东大队管辖。

1957年属双车村,次年属双车大队。

1961年体改下放单独成立大队,1984年成立大东村委会。

清时为秀东坑。

民国30年(1941年)为秀东保。

解放初属双车村。

1956年和西洋村、大东村合并为双东乡,1957年撤区并乡恢复为秀东村,1958年改为秀东大队,1984年改为秀东村委会。

西洋为一个自然村落,与秀东、大东为一体。

民国30年(1941年)属秀东保。

解放初属双车村。

1957年属大池乡双车村。

1958年并入双东大队为西洋生产小队,1961年为西洋大队,1984年改西洋村委会。

雅金为一个自然行政村,1949年11月为大池区雅金村。

1957年属大池乡雅甲村。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与合甲村合并为雅甲联队,1961年恢复设雅金大队,1984年改为雅金村委会,属大池乡。

1997年11月称为大池镇雅金村。

1953年7月上杭县管辖的合甲乡(何厝)。

1956年4月划归大池,何厝、水竹洋、界背合为自然村,名“竹何”,属雅金乡。

1957年属雅甲村,1958年属雅甲大队。

1961年为竹何大队。

1984年为竹何村委会。

1955年前,合甲由上杭县管辖。

1956年4月划归龙岩。

1957年属雅甲村,1958年属大池公社。

1959年与雅金合并为雅甲联队,隶属大池管理区。

1960年撤联队成立为合甲大队,1984年设合甲村委会,属大池乡管辖。

1997年11月为大池镇合甲村委会。

解放前,大山分为大竹(大圳背、竹山背)、望山(望丘、矿山下、水堀)两个行政村落。

1941年属南埔保。

解放后竹山背划归雅金管辖,大圳背、望丘、矿山下、水堀4个自然村组成大山村。

1956年与南燕合并为大南乡.1958年属南燕大队。

1961年为大山大队,1984年成立大山村委会。

民国30年(1941年)为南埔保。

解放初设立南燕村。

1957年属大池乡黄美村。

1958年设立南燕大队.1959年同黄美合并为南美大队,1961年成立南燕大队,1984年改为南燕村委会。

民国时为黄坊村、坪尾村,1941年为黄坊保,1950年两村合并为黄美村,1956年设置黄美乡,1958年9月改为黄美大队,1984年为大池乡黄美村委会。

1997年11月为大池镇黄美村委会。

1949年属大池乡大和保。

解放初属大池区,为大和村、大和乡。

1957年撤区并乡后为大池乡大和村。

人民公社化时先后属大池公社、小池公社和大池管理区,1961年成立大和大队,1984年成立大和村委会。

民国30年(1941年)属北溪保。

解放初属大池乡、丰溪乡,1957年撤区并乡属大池乡北溪村,1958年属大池公社丰溪大队,1961年单独成立九里洋大队,后又并入北溪大队,1984年属大池乡北溪村委会,1989年又单独成立九里洋村委会。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