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安州区花荄镇狮回村位于安州区西南方,距离安州城区6公里,工业园区2公里,全村共有村民3448人,现有党员108人,其中男党员88人,女党员20人,大专以上学历19人。35岁以下党员31人,60岁以上党员32人 ;辖24个村民小组,狮回村交通十分便利,一条沥青路起于江秀路辽安公园三道拐路口,止于竹河路原狮子村五组路口,现有回龙片区原回龙7、8组杂柑产业园,10组大学生创业园,2、4组枣子园,11组青花椒基地;狮子片区2、11组桃子园 ,10组青花椒基地等已初具规模,都已量产,对于今后的产业发展,村两委经过研究决定,以狮回村产业道路为契机,沿途以发展杂柑为主,推动狮回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观光农业。增加老百姓的钱袋子,提高狮回村的知名度,争取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加快狮回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狮回村集体产业,带领老百姓共同富裕。为了更好有效的推动产业发展,村党委专门成立狮回村产业发展支部,更好推动产业发展。 |
九合村地处花荄镇河东片区、自然环境优美、地形地面以潜秋为主、距花荄镇5.5公里、距绵阳市中心20公里。 九合村由原竹园村、太平村、兴隆村、六合村四村合并组建,为全区唯一“四合一”村,是“花城果乡”农业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村幅员19.74平方公里,辖区14个村民小组,人口4905人,党员172人,设常职干部7人。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花荄镇坚持以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契机,依托九合村原有的柑橘产业基础,通过“建强一套班子、用好三类资源、完善两项机制、促进六网合一”,不断提高九合村发展质量和治理水平,加快建设“花城果乡”杂柑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全村发展春见、甘平、爱媛等7个品种柑橘8000余亩,预计到2021年底丰产产量达4800万斤、产值达2.4亿元,可带动1500余户群众年均增收5000余元。下一步,花荄镇将以建设“花城果乡”杂柑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加快构建集包装、冷藏、物流、电商等于一体的第一产业循环链,持续完善观光、采摘、文化体验等旅游要素,着力将“花城果乡”农业综合体打造成为都市农业样板区,努力为绵阳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九合村欢迎各界有志之士前来考察投资!。 |
该地早年有一古庙,名为五郎庙。村借庙名。该村居民大多是从广州麻黄县迁入繁衍。 新中国成立后,为兴仁乡第一村,1955年合作化时为大石社、红旗社,1958年成立五郎大队,1984年改为五郎村。 选举产生五郎村村村民委员会。 2020年5月14日,根据《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花荄镇村级建制调整的批复》绵安府函〔2020〕68号,将茶园村、五郎村合并,设五郎村,选举产生五郎村村村民委员会。 五郎村位于花荄镇西南面,全村辖 20个村民小组,共计1224户,2936 人,耕地面积2610亩,幅员面积8.98平方 公里,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15100元,本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水稻、油菜籽)。 |
该地地势狭长,约5里,故名。民国时期为兴仁乡地2保,1950年为兴仁乡长沟村,1955年合作化时成立为三个村社:长沟社、五一社、新民社,为了方便管理合为长沟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改名长沟大队,1984年撤社建村,改名为长沟村,2019年12月25日,安州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兴仁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花荄镇管辖。 长沟村位于花荄镇西面,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共计832户,2507人,耕地面积2438亩,幅员面积6.2亩,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13250元,本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养殖业。 |
2020年5月14日将金龙村、上游村合并,新村取“龙”、“游”二字得名“龙游”。2020年5月14日,根据《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花荄镇村级建制调整的批复》绵安府函〔2020〕68号,将金龙村、上游村合并,设龙游村。 选举产生龙游村村民委员会。 龙游村位于花荄镇西南面,全村辖23个村民小组,共计1348户,3203人,耕地面积4323亩,幅员面积8亩,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12210元,本村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种养殖业、外出务工。 |
兴福村位于安州区城区西北方向,由原花荄镇西桥村和石庙村合并而成,距花荄镇镇政府3.5公里、区政府4公里。幅员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4895人,辖区共25个村民小组,现共有党员157名,兴福村党委设4个党支部。全村共有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卡贫困人口151人,边缘户3户。全村共有五保户18户,18人,共有低保户56户,75人,辽安路S418线从东至西川村而过,长6公里,草溪河由北向南穿村而过,长5公里,现村上有四星级乡村酒店一家——汇森山庄,三星级农家乐一家——月亮湾。全村现有从事水稻种植、生猪养殖、蔬菜种植、蚕桑终止、果桑种植、猕猴桃种植、葡萄种植、樱桃种植、柑桔种植、青花椒种植等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