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陕西省卫生乡镇卫生村卫生单位评审与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经乡镇、村、单位申请,各市(区)爱卫办考核申报,省爱卫办综合审议,拟命名西安市蓝田县厚镇等46个乡镇为省级卫生乡镇、西安市雁塔区新小寨村等348个村为省级卫生村。 |
明朝初期,梁姓居住并在此开杂货铺而得名梁铺村。1961年为梁铺大队,1966年改为东风大队,1970恢复大队,1984年改为梁铺村,沿用至今。梁铺村……。 |
邵姓立村于高墹处而得名邵墹村。1958年立为邵涧生产队,1961年改为邵涧大队,1967年改为红星大队,1970年恢复邵涧大队,1984年更名为邵涧村,2015年陈岭村并入邵涧村,沿用至今。邵涧村……。 |
寓意人民当家做主。1958年名为半潭河生产队,1961年改为半潭河大队,1967年改为民主大队,1984年改为民主村,2003年梨花村并入民主村,沿用至今。民主村……。 |
因村内有座石桥而得名。1958年为东村生产队,1961年改为东村大队,1982年改为石桥大队,1984年改为石桥村,2002年与要子沟合并设石桥村,沿用至今。石桥村……。 |
因党姓居住早而得名。1958年形成了党沟生产队,1966年改名为党沟大队,1988年改为党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党沟村……。 |
因许姓人家首居此地,且修有许姓家庙而得名许庙村,故名。1958年形成许庙生产队,1966年更名为许庙大队,1988年改为许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许庙村……。 |
该村地处禹王庙下边得名庙底村。1956年得名庙底大队,1966年更名为东方红大队,1988年恢复原庙底村,得名为庙底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庙底村……。 |
因陈姓居住早而得名。1958年形成陈庄大队,2014年撤销童村(除双庙组、中坪组),合并为陈庄村,得名陈庄村村民委员会,村委会驻地陈庄村,沿用至今。陈庄村……。 |
因该村有七条岔路而得名。古时有七岔口村落,1960年得名七岔口大队,1988年更名为七岔口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七岔口村……。 |
因樊姓居住早而得名。1966年得名2014年得名樊湾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时改为樊湾村,2014年撤销樊湾村、鱼池村、鹤眼岭村,合并为樊湾社区,命名为樊湾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樊湾社区……。 |
因周灵王姬泄心的儿子王子桥在此驾鹿而得名驾鹿村。1949年得名驾鹿生产队,1958年改名驾鹿大队,2004年将上坪村、东河村和驾鹿村合并,称驾鹿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驾鹿村……。 |
因村北有一条岭形似鱼状而得名。该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商镇乡;1958年9月公社化时,称卫星人民公社;同年12月,丹凤县撤销,并入商县;1961年8月,丹凤县恢复,属商镇人民公社;1984年6月,体制改革,改为商镇鱼岭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02年叶碾并入鱼岭村;2015年黄岗村并入鱼岭村。鱼岭村……。 |
相传宋太祖试马时马受惊而跑,到桥耳沟把马捉住,故而得名。1958年组建捉马沟生产大队,隶属东岗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设捉马沟村民委员会,隶属党马乡,东岗区。现隶属城关镇。捉马沟村……。 |
因此地距县城十华里,曾设有杂货铺而得名。1958年组建十里铺生产大队,隶属东岗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设十里铺村民委员会,隶属城关镇。现隶属城关街道。十里铺村……。 |
因地处山垭,住有郭姓人家而得名。1958年建郭家垭生产大队,隶属试马寨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设立郭家垭村民委员会,隶属试马乡。现隶属试马镇。郭家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