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阆中市石滩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阆中市石滩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石滩口社区系石滩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阆中市东北部,东邻千佛镇,南接圆宝山村,北靠老观镇和二龙镇,西与药柏村接壤。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2020年建制村调整后,由原马湾村、长岗岭村和石滩口社区合并而成,农业户籍人口1118户、3243人,耕地面积4944亩,林地面积6579亩。镇境内水资源丰富,有构溪河、竹林河、乱石滩礁河三条河流,石滩场四面环山,三面临河。

此处有外形似马鞍的山,社区以山为名。2012年,以场镇为基础成立马鞍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随凉水镇并入石滩镇。

2020年,塘清坝村、鲜家庙村和马鞍社区合并为马鞍社区(阆府函〔2020〕55号)。

马鞍社区地处石滩镇东南部,北抵印镇山村、南靠凤古寺村、东临护山梁村,距镇政府10公里。幅员面积达8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农业户籍人数898户、2197人,耕地面积4254亩。省道206线穿镜而过,交通便利。主要收入以传统种养殖及外出务工。

凉水井社区地处石滩镇南部,有石滩镇“南大门”之称,东与凤古寺村相邻,西与崇山观村接壤,北抵龙秀山村,南至妙高镇。2020年村建制调整时由原凉水镇七羊山村、顶山庙村与凉水井社区合并而成,距镇政府13公里。幅员面积9.58平方公里,辖8个小组,户籍人数1280户、2856人。全村耕地4300亩、林地面积9600亩。主要收入来源多以传统种养殖和劳务输出。

药柏村位于石滩镇之西,东接石滩口社区,距镇政府5公里,素有石滩镇“西大门”之称。2020年村建制调整后由原药柏村与方斗山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约1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065户,2843人,耕地面积5137亩,“二石”公路穿境而过,构溪河绕村而流,主要收入以传统种养殖业及外出务工为业。

圆宝山,为本地一座山,相传一老人拾粪于山顶,见两块石头打架,后解架拣回,钱财取之不尽,故名。1945年为石滩乡六、七保部分。

1948年为石滩乡三、四保部分。

1951年为马鞍乡圆宝村。

1952年为石滩乡圆宝村。

1955年为石滩乡第一合作社。

1958年为石滩公社第九管理区。

1961年为石滩公社第九大队。

1984年为石滩乡圆宝村。

1992年,属石滩镇。

圆宝山村位于石滩镇东部,与石滩口社区隔河相望,距离石滩镇政府0.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6.5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户籍人口758户、1938人,耕地面积2139亩、林地面积3937亩。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种养殖和外出务工。

八角井村位于石滩镇东北部,系石滩水库移民后扶村,属秦巴山区末端。东与老观镇、千佛镇接界,西与塔溪寺隔河相望,距镇政府8公里。因其境内有原红四方面军驻扎时期,李先念同志亲自率部队挖建并题词的由红军八角帽演变呈八角形的水井而闻名。幅员7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13户、1268人,耕地面积3850亩,林地2416亩。主要收入以传统种养殖及外出务工。

溪边建一寺庙,庙前有石塔一座,以寺名为村民。1945年为石滩乡第一保。

1951年为石滩乡塔溪村。

1954年为石滩乡塔溪合作社。

1958年为石滩公社十四管理区。

1963年为石滩公社第十四大队。

1984年为石滩乡塔溪寺村。

1992年,属石滩镇。

塔溪寺村位于石滩镇东北部,北与老观镇接壤,南与石滩口社区相邻,属丘陵地形,系石滩水库移民后扶村,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户籍人口578户、1485人,耕地面积2230亩、林地面积4531亩。主要收入以传统种养殖及外出务工。

当地有一崇山道观,村以观名。1949年前为石滩乡第8保。

1951年为凉水乡新华村。

1958年为凉水公社2大队。

1966年为星火公社2大队。

1981年为凉水乡2村。

1984年为凉水乡崇山观村。

2014年,属凉水镇。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随凉水镇并入石滩镇。

崇山观村地处石滩镇西南部,东与凉水井社区接壤,西与二龙镇隔河相望,北至龙秀山村,南抵妙高镇,距镇政府16公里。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87户,1147人。全村耕地面积2333亩。主要收入来源多以传统种养殖和劳务输出。

凤古寺:相传此山顶有一只凤凰,并在山上修一庙宇,故名。1949年为玉台乡第5保。

1951年为凉水乡6村。

1956年为凉水乡第6管理区。

1958年为凉水公社6大队。

1966年为星火公社6大队。

1981年为凉水公社凤古寺大队。

1984年为凉水乡凤古寺村。

2014年5月属凉水镇。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随凉水镇并入石滩镇(南府函〔2019〕76号)。

2020年,将凤古寺村和薛家沟村合并为凤古寺村(阆府函〔2020〕55号)。

凤古寺村位于石滩镇南部,北至马鞍社区,南与妙高镇接壤,东与仪陇先锋镇相邻,西靠凉水井社区,距镇政府18公里。幅员8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农业户籍数918户,2226人。耕地面积2190亩。主要收入来源多以传统种养殖和劳务输出。

龙秀山:相传山上有一对玉石龙,一座玉石碑,碑文记载“龙秀门子开,老君望天台”,故名。1949年为玉台乡第5保。

1951年为凉水乡8村。

1958年为凉水公社8大队。

1966年为星火公社8大队。

1981年为凉水公社龙秀山大队。

1984年为凉水乡龙秀山村。

2014年5月属凉水镇。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随凉水镇并入石滩镇(南府函〔2019〕76号)。

2020年,龙秀山村和峰子垭村合并为龙秀山村(阆府函〔2020〕55号)。

龙秀山村位于石滩镇西南部龙秀山脚下,国家湿地公园——构溪河绕膝而过。距镇政府9公里,幅员面积7.1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农业户籍数779户,1984人。全村耕地面积3545亩,林地面积3364亩。主要收入来源多以传统种养殖和劳务输出。

梁姓曾在此开设店铺。1949年为石滩乡第10保。

1951年为马鞍乡明星村。

1958年为马鞍公社4管理区。

1966年为光明公社4大队。

1980年为马鞍公社4大队。

1981年为护山公社4大队。

1984年为护山乡梁家店村。

2005年,撤销护山乡并入凉水乡。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随凉水镇并入石滩镇。

梁家店村地处石滩镇东南方向。东与先锋镇接壤,北至护山梁村,西与马鞍社区相邻,距镇政府13公里。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农业户籍数547户,1678人,耕地面积1309亩。省道206线穿镜而过,交通便利。主要收入来源多以传统种养殖和劳务输出。

护山梁,乡境东北,南临仪陇观音场的一座山,故名。1949年前为长乐乡第17保。

1951年为长乐乡双河村。

1958年为马鞍公社双河管理区。

1966年为光明公社5大队。

1980年为马鞍公社5大队。

1981年为护山公社5大队。

1984年为护山乡护山梁村。

2005年,撤销护山乡并入凉水乡。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随凉水镇并入石滩镇。

护山梁村位于石滩镇东部,距镇政府15公里,东临阆中市千佛镇,南与仪陇县先锋镇接壤。幅员面积6.7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业户籍人数401户,1276人,耕地面积1421亩,林地面积1657亩。主要收入来源多以传统种养殖和劳务输出。

印镇山村位于石滩镇东部,东起千佛镇长乐村,西至龙秀山村,南伸马鞍社区,北延石滩镇镇圆宝山村,距石滩镇政府4.5公里。幅员面积8.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 全村农业户籍人口598户、1450人,耕地2142亩、林地5783亩。村建有1500亩银杏中药材产业园,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种养殖、中药材种植和外出务工。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