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农领发〔2022〕7号)要求,各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精品村、美丽村庄建设工作。经逐级申报、分级审查、省级实地核查抽查,评定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瓦恭社区草鞋田小组等1638个村(组)为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 |
因村内有古建筑高桥,得名高桥。1950年起属一区高桥乡;1958年起属城关公社高桥管理区;1962年起属城关区高桥公社;1970年起属城关公社高桥大队;1984年起属城关区高桥乡;1988年起属盐井镇高桥办事处;2000年7月改盐井镇高桥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高桥村……。 |
因清朝末期在此建街时,田里多生长艾草,得名艾田。1950年起为艾田乡;1958年起为艾田管理区;1962年起为艾田公社;1968年起为艾田革命委员会;1970年起为艾田大队;1984年起为艾田乡;1988年起为艾田行政村;2000年7月改为艾田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艾田村……。 |
因本村坐落于翠屏山上,故而地名翠屏。1950年设翠华乡;1958年改为翠华管理区;1961年8月改设翠华公社;1970年设翠华大队;1984年改称翠屏办事处;2000年改设翠屏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翠屏村……。 |
因群众在此组织的合作社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表明人们的心向着共产党、向着社会主义,得名向阳。1956年设向阳高级社。1958年改为向阳管理区;1961年改为向阳公社;1970年设向阳大队;1984年设向阳乡;1988年设向阳行政村;2000年改称为向阳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向阳村……。 |
出水源社区是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玉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530624102001。 |
因地处一片青林下方,得名叫青林。1950年设为青林乡;1958年设青林管理区;1962年改为青林公社;1970年改为青林大队;1984年改为青林乡;1988年设青林行政村;2000年设青林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青林村……。 |
因此地新形成赶集市场,得名新场。清末民初为大关乡六甲辖地,1941年为甘河乡辖地。1950年设新场乡;1958年为新场管理区;1962年设立新场公社;1970年改为新场大队;1984年为新场乡;1988年改为新场行政村;2000年改为新场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新场村……。 |
因大湾子后山(西部)岩上有一石头像人,当地人称之为寿星,得名寿山。清末民初为大关乡头甲;1955年9月称寿山乡;1958年为寿山管理区;1961年改为寿山公社;1970年改为寿山大队;1984年改为寿山镇;1988年改为寿山行政村;2000年改为寿山村民委员会至今。自得名后沿用至今。寿山村……。 |
明末清初年间在此建塘养鱼,后遭洪水,塘被流沙、泥土填埋,无法复建而改田,得名鱼田。1950年为盐津县辖地;1958年属吉利人民公社;1962年属吉利区;1970年为属吉利公社;1982年设鱼田大队;1984年改为鱼田乡;1988年改为鱼田行政村;2000年12月改为鱼田村民委员会;2002年仍称黄荆村民委员会至今。自得名后沿用至今。鱼田村……。 |
解放前有江西、湖广两地人在此修街赶集市,1929年集市迁至新街,此地称老街。乾隆年间设大兴场;1929年集市迁走,称此为老街;1932年属大兴;1950年属第三区;1953年属第九区;1958年属大兴人民公社;1962年属大兴区;1969年属大兴公社;1984年属大兴区;1988年属大兴乡;2005年属大兴镇;2013年成立老街社区居民委员会。老街社区……。 |
刹水坝自然村、油房湾自然村、车罗自然村 。 |
1953年从米贴分出,根据金锁关、咕噜寨两地名,取金锁关之“金”字,取咕噜寨之尾“寨”字而得名。1953年建村;1953年从米贴分出,称金寨乡;1958年称金寨管理区;1962年属黄华区称金寨公社;1969年属黄华公社称金寨大队;1984年属黄华区称金寨乡;1988年属黄华乡,称金寨行政村;2002年村改委属黄华乡,称金寨村民委员会;2006年属黄华镇,称金寨村民委员会,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金寨村……。 |
“黑甲为彝语汉译转写,“嘿”意为彝族,“甲”意为居住,“黑甲”意为彝族居住的地方,得名黑甲。1950年设码口乡属第三区;1952年起为黑甲乡属第十区;1953年起为码口乡属第十区;1958年起为黑甲管理区属码口公社;1962年起为黑甲公社属码口区;1969年起为黑甲大队属码口公社;1984年起为黑甲乡属码口区;1988年起为黑甲行政村属码口乡;2000年起为黑甲村民委员会属码口乡;2012年属码口……。 |
因村旁有一水塘,相传一妇人在挑水时,发现犀牛,得名犀牛。1950年设码口乡属第三区;1952年起为黑甲乡属第十区;1953年起为码口乡属第十区;1958年起为黑甲管理区属码口公社;1962年起为黑甲公社属码口区;1969年起为黑甲大队属码口公社;1984年4月农村体制改革,从原黑甲大队划出16个生产队,建乡称犀牛乡;1988年起为犀牛行政村属码口乡;2000年起为犀牛村民委员会属码口乡;2012年……。 |
因1952年由昭通县靖安与永善县茂林各划出部分建乡,取永善之永,靖安之安,得名永安。1952年建乡,由昭通县靖安乡分出一部分,永善县茂林乡分出一部分,属永善县;1952年起为永安乡属第十区;1953年起为茂林乡属第八区;1958年起为永安管理区属火箭人民公社;1962年起为永安公社属茂林区;1969年起为永安大队属茂林公社;1984年起为永安乡属茂林区;1988年起为永安行政村属茂林乡;2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