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太蓬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太蓬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老君村和长凤村,合并设立三元社区(营府函〔2020〕72号)。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香山村、太蓬村和双山村,合并设立蓬山社区(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消水乡第十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太蓬乡第一村,1955年建政为消水乡九村所辖,1958年改为消水公社九管理区,1962年为太蓬公社一大队,1967年改为永胜公社一大队,1972年仍为太蓬公社一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太蓬公社国林大队,1984年改为消水镇国林村,1994年9月建制调整,从消水镇划出,为太蓬乡国林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柏杨村和国林村,合并设立国林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消水乡第二保,1951年建政为太蓬乡第二村,1955年建政为消水乡七村,1958年改为消水公社十一管理区,1962年改为太蓬公社三大队,1967年改为永胜公社三大队,1972年仍为太蓬公社三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太蓬公社响水大队,1984年改为乡时定为太蓬乡响水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为消水镇响水村,1994年9月建制调整,从消水镇划出,为太蓬乡响水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丛树村和响水村,合并设立响水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通天乡第二保,1951年改为马深乡第五村,1955年为通天乡联盟社,1958年为通天公社十一管理区,1962年为马深公社五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马深公社大营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改为马深乡大营村,1987年12月撤马深乡,合并到太蓬乡时,定为太蓬乡大营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为消水镇大营村,1994年9月建制调整,从消水镇划出,为太蓬乡大营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团包村和大营村,合并设立大营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通天乡第六保,1951年改为马深乡第二村,1955年为通天乡红光一社,1958年为通天公社九管理区,1962年为马深公社二大队,1967年改为红旗公社二大队,1972年改为马深公社二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马深公社蓬溪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定为马深乡蓬溪村,1987年12月将马深乡撤乡。

将马深、太蓬合并时,将原属马深乡蓬溪村的一、二、三、四组定为太蓬乡管辖,又将蓬溪村的五、六、七组划归通天乡管辖。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为消水镇蓬溪村,1994年9月建制调整,从消水镇划出,为太蓬乡蓬溪村。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西门村、鲤鱼村和蓬溪村,合并设立蓬溪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三元乡第3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三元乡第3村;1955年建社为三元乡长征社;1958年为三元公社二管理区;1962年为三元公社二大队;1967年为红日公社二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三元公社兴福大队;1984年为三元乡兴福村;1992年撤区并乡后为三元乡兴福村。

2019年,根据川府民政[2019]9号文件批准,划归太蓬乡管辖。

民国时期属三元乡第4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三元乡第4村;1955年建社为三元乡和平社;1958年为三元公社五管理区;1962年为三元公社五大队;1967年改为红日公社五大队;1972年仍为三元公社五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三元公社轿顶大队;1984年为三元乡轿顶村;1992年撤区并乡后仍为三元乡轿顶村。

2019年,根据川府民政[2019]9号文件批准,划归太蓬乡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炉山村、仙洞村和轿顶村,合并设立轿顶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三元乡第6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三元乡第6村;1955年建社为三元乡红花社;1958年为三元公社五管理区;1962年为三元公社七大队;1967年改为红日公社七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三元公社红花大队;1984年为三元乡红花村;1992年撤区并乡后仍为三元乡红花村。

2019年,根据川府民政[2019]9号文件批准,划归太蓬乡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天梯村和红花村,合并设立红花村(营府函〔2020〕72号)。

民国时期属三元乡第7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三元乡第7村;1955年建社为三元乡胜利社;1958年为三元公社六管理区;1962年为三元公社八大队;1967年改为红日公社八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为三元公社石笋大队;1984年为三元乡石笋村;1992年撤区并乡后为三元乡石笋村。

2019年,根据川府民政[2019]9号文件批准,划归太蓬乡管辖。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长渠村和石笋村,合并设立石笋村(营府函〔2020〕72号)。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