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清泉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清泉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南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了七一高级社,属白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定名七一大队,属十月区望城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时与胜利、红星大队合并,仍名七一大队;1981年更名为斗嘴港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望城乡,原斗嘴港大队更名为斗咀港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南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由泥港、七一、民主、大众4个小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4社合并改名为七一大队,属十月区望城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时与胜利、红星大队合并定名为七一大队;1981年三大队分开后,以境内片名土桥畈定名土桥畈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望城乡,原土桥畈大队更名为土桥畈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南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了七一高级社,属白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定名七一大队,属十月区望城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时与胜利、红星大队合并,仍名七一大队;1981年以境内片名鱼塘角定名鱼塘角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望城乡,原鱼塘角大队更名为鱼塘角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南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扩建、新闸社,属关山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两社合并定名为幸福大队,属十月区望城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后,与新华大队合并为关山大队;1979年两大队分开,恢复幸福大队;1981年以境内山名关山命名为关山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望城乡,原关山大队更名为关山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南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由发山、新华合并成立新华初级社,属白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取名新华大队,属十月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时与关山大队合并,仍定名新华大队;1979年与关山分开,以境内片名洪家冲定名洪家冲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望城乡,原洪家冲大队更名为洪家冲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2010年更名洪冲村民委员会,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永福乡;民国属时期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红星高级社,属麻桥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定名为红星大队,属十月区望城公社;1960年分成红星、新港两个大队;1965年改为窑湖大队;1966年改为红卫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后,与继光、建设大队合并为杨树大队,属十月公社;1979年与继光、建设大队分开,恢复红卫大队;1981年以境内湖名窑湖定名为窑湖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望城乡,原窑湖大队更名为窑湖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南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由4个小社合并为新民高级社,属望城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定名为新民大队,属十月区望城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时与先锋大队合并,定名五一大队,属十月公社;1980年与先锋大队分开,以境内片名张坳口命名张坳口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时属望城区望城乡,原张坳口大队更名为张坳口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南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4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了先锋、角儿岭两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两社合并命名为先锋大队,属望城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后,与新明大队合并为五一大队;1980年与新明大队分开,以境内村名角儿岭定名角儿岭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望城乡,原角儿岭大队更名为角儿岭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2010年改名角岭村民委员会,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了新河、石畈高级社,属新铺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定名新河、石畈大队,属十月区新铺公社;1964年两大队合并为全胜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后与天鹅大队合并为新铺大队,属十月公社;1980年与天鹅大队分开,仍命名为新铺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新铺乡,原新铺大队更名为新铺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天鹅高级社,属新铺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定名为天鹅大队,属十月新铺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与全胜大队合并改为新铺大队,属十月公社;1979年与新跃大队分开后,仍命名灯塔大队;1981年更名为天鹅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新铺乡,原名称天鹅大队变更为天鹅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了八一社,属新铺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定名八一大队,属十月区新铺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后与团结、民兴大队合并,仍命名八一大队,属十月公社;1980年与团结、民兴大队分开,恢复原八一大队;1981年以驻地河东街定名为河东街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新铺乡,原河东街大队更名为河东街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由互助组转为红光初级社,属新铺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命名红光大队,属十月区新铺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时与铁岭大队合并,改名团结大队,属十月公社;1981年以境内片名张家坪定名张家坪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时属望城区新铺乡,原张家坪大队更名为张家坪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灯塔高级社,属新铺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定名灯塔大队,属十月新铺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与新跃大队合并改为蔡坳大队,属十月公社;1979年与新跃大队分开后,仍命名灯塔大队;1981年更名为菱角塘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新铺乡,原菱角塘大队变更为菱角塘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了明星高级社,属里店区罗桥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定名明星大队,属十月区里店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后与团结、八一大队合并,命名八一大队;1980年与团结、八一大队分开,改名为民兴大队;1981年以境内桥名罗桥定名为罗桥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新铺乡,原罗桥大队更名为罗桥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了联盟、战胜两个高级社,属新铺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合并为跃进大队,属十月区新铺公社;1974年撤区并社时与灯塔合并为蔡坳大队;1979年与灯塔分开,改名为新跃大队;1981年以境内河名定名为香铺河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新铺乡,原香铺河大队更名为香铺河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属清泉镇;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