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青白江区城厢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青白江区城厢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城厢镇槐树街社区于2020年由原朝阳路社区与原槐树街社区合并成立。

社区南接绣川河社区,西连马鞍社区,北与茶花社区接壤。幅员面积0.86平方公里,辖居民小组12个,总常住人口5219人,总户籍人口4676人,总户数2440户,党员241名。

社区地处城厢天府文化古镇建设核心范围境内,拥有文庙、武庙、陈家祠堂、明教寺觉皇殿、绣川书院、家珍专祠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金堂县衙门原址、邓公楼、江西会馆、萧家祠堂、流沙河故居、何道台书房、米家花园、三清观、廖家桑园以及晚清名士何元普何家大院等历史人文建筑景点。

社区商业形态服务业为主,拥有个体工商户818余户。目前正依托城厢天府文化古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历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四川省红旗妇联组织”、“四川省绿色社区”、“四川省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蓉城先锋·村(社区)书记工作室”、“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成都市文明社区”、“成都市国际化社区”、“青白江先锋示范基层党组织”、“青白江区示范妇女之家”、“青白江区信访四无村”等荣誉称号。

城厢镇茶花社区东临十八湾村,南接绣川河社区,西连马鞍社区、槐树街社区,北靠大同新峰社区、青龙村,成南路、北延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茶花社区幅员面积 2.38 平方公里,下设1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322人,常驻人口7214人,现有党员 123名,社区专职工作者 9人,监事会成员 7人,议事会成员 39 人,村民代表 76人。

主要以农业为主线,大力发展服务业、工业、医疗等产业。3组、11组有草莓种植产业、4组有蔬菜种植产业,辖区内有成都市贵和现代农业主题公园,该公司集餐饮、住宿、水果采摘等娱乐休闲于一体;辖区内还有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城厢加油站、奇异家私、永宏保险柜厂、泰森机械等非公企业。

2020年12月荣获成都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社区 3A。

2022年2月荣获成都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社区 5A。

2023年2月荣获成都市“七无”平安村(社区)。

2023年5月荣获2022年青白江区十佳无毒和谐村(社区)。

2023年7月荣获青白江区退役军人战旗红优秀志愿服务队。

2024年2月荣获青白江区群众工作之家示范社区。

绣川河社区紧靠城厢镇东南面,属平坝地区。东邻白贯村,北靠茶花社区、玉龙村。南面与前锋、金河村接壤,与集装箱物流园区为邻。

社区基础道路日益完善,茶花大道、将军路、马鞍大道经区域内纵横贯通,连接于成金大道、青金大道、清泉大道。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

社区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社区原有耕地面积2650亩。辖20个居民小组,1431户,总人口40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60人。0员108人,党小组8个。2012年人均收入11000元。

2005年起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城厢中心镇建设。由政府主导启动基础道路建设,城市公益林规划。继后几年内配合城厢镇总体规划,陆续启动安置点建设、成金大道建设、清泉大道扩建、污水处理厂及城厢中学建设等项目。共计协调规划建设用地1000余亩。

城厢镇马鞍社区位于华侨城五贤二路西20-101,面积5.02平方公里,辖10个居民小组、入住居民1822户,4098人。2020年,原大同镇五里村管理范围的1组、2组、3组、4组、5组、8组、13组,原大同镇新峰社区2组、3组、6组、7组、13组的部分区域划归马鞍社区管理。

马鞍社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现有正式党员86人,预备党员1名。2021年荣获四川省卫生村(社区)、2022年荣获第四批四川省绿色社区。

城厢镇壁峰社区于2020年由原万柳村和原壁峰社区合并成立。

社区地处城厢镇北部,东临五泉社区,南接十八湾村,西连北延线,紧临青白江大道(北延线)公路,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社区共有居民1786户,服务人口6800余人,党员181人,幅员面积7.1平方公里,辖19个居民小组,社区党委下属3个网格党支部。

目前社区经过提档升级的精品院落有4个,原滋原味的集中居住院落有20余个,各院落闲置房屋63户,壁峰社区主要以农业、原生态院落资源为主,农业产业资源丰富,院落资源内闲置房屋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院落餐饮、民宿、农作物种植、鱼虾养殖经济等。

2018年获“省第十批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区”,2021年获青白江区十佳示范社区,2022年获十佳示范小区,省级“四好村”,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区级“三美”示范社区,区级“老兵之家”禁毒志愿者品牌队伍,区级十佳无毒和谐社区等荣誉称号。

城厢镇康家渡社区于2020年由原高楼村和原康家渡社区合并成立。

社区位于城厢镇西部,毗河穿流而过,部分区域属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规划范围。社区幅员面积3.90平方公里,辖居民小组22个,总常住人口15000余人,总户籍人5568,总户数3039户,党员145名。

社区管理商都1期、商都2期、福安怡景3个农村拆迁安置小区,辖区有城厢镇第二公立医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祥福中学、祥福小学等单位。

社区将着力打造临港服务社区,服务成都国际铁路港企业生活、消费、娱乐,发展自贸区以及工业园区15分钟配套生活圈。

2016年获得成都市市委“成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获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市级四好村”称号,2020年获得成都市市委社治委“成都市百佳社区”、成都市市委组织部“蓉城先锋”示范基层党组织称号,2021年获得四川省政法委“六无平安村(社区)”称号。

城厢镇十五里社区于2020年由原十五里村和原白贯村合并成立。

社区地处城厢镇东北部,东邻金堂县,南靠毗河,西连玉龙村,北与五泉社区相连,101省道、城南路从十五里社区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社区幅员面积7.10平方公里,辖居民小组13个,总常住人口8102人,总户籍人口5147人,总户数2903户,党员131名。管理服务十五里新型社区,是成都市首批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村之一。

社区产业发展以服务业与观光农业为主,着力打造七星岛国际会议小镇开发项目,以七星岛独特的区位条件与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国际会议会展为产业支撑,结合国际化高端酒店、国际社区等,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小镇。同时,拟建设“成都·春风里田园综合体”,占地面积约990亩,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健康颐养产业为核心,文旅产业为特色,融合健康、休闲、旅游、创意、文化、科技、农业等产业,打造集农业观光与生产、文化旅游、生态颐养、亲子活动、科技推广、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青白江区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2017年获省级“四好村”,市级“平安示范村”,区级信访“四无村”、区级“四好村”、区级“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18年获“A级成都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村”荣誉称号。

城厢镇五泉社区于2020年由原联兴村和原五泉村合并成立。

社区位于城厢镇东北部,距离城厢古镇约3公里,东临金堂县,南接十五里社区,西连玉龙村,北靠壁峰社区,紧临成南大道,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社区幅员面积6.33平方公里,辖居民小组29个,总常住人口8070人,总户籍人口5868人,总户数2389户,党员176名。

2017年获区级“信访四无村”荣誉称号,2018年获“成都市协调劳动关系和谐单位” 、市级“四好村”荣誉称号、区级“四好村”等荣誉称号,2019年获省级“四好村”荣誉称号。

城厢镇龙潭社区位于城厢镇玉龙路99号,隔毗河与姚渡镇东方新村为邻,东邻绣川河社区、沿坨村,西邻马鞍社区,由原龙潭村、原金河村合并而成,面积6.15平方公里,辖3个拆迁安置小区,18个居民小组,3388户,户籍人口7566人,常住人口8087人。社区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其中一个两新党支部,18个党小组,正式党员203人,预备党员1名。社区党委以厢聚为核心,以“微网”为基架,顺治理体系、暖社区温度、升社区品质,打造“厢聚龙潭”党建品牌。以“党群服务中心+2个邻里中心+N个邻里服务微阵地+19个微网实格”构建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区域有变化、居民有感受、社会有协同、治理可持续的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先后荣获青白江区“十佳”示范社区、青白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青白江区“优秀儿童之家”、青白江区“微网实格”十佳优秀社区、成都市“优秀儿童之家”、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城厢镇桂通社区于2020年由原桂通村、原万年村和原双元村1组、2组、7组、8组、9组、10组区域合并成立。

社区地处青白江西北部,与新都区接壤,与大弯街道、大同街道相邻,境内有青解路、桂平大道、桂通西路、货运大道等道路,交通便利。社区幅员面积7.01平方公里(原双元村1.74平方公里),辖居民小组33个,总常住人口13001人,总户籍人口6268人,总户数3131户,党员138名。

社区整体拆迁,目前代管万家和小区A区及万家和小区B区两个安置小区,社区党委下设二级支部4个,其中2个为小区党支部,设立微网格34个。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小区管理、农贸市场管理、文化活动开展、居民服务,推进居民自治等工作。

2014年获区级“信用村”荣誉称号。

2018年荣获市级“四好村”、区级“关爱家庭保障计划”先进单位、祥福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2019年社区获“关爱家庭保障计划”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百村文艺大联动活动表现突出奖。

2020年社区儿童之家获青白江区优秀“儿童之家”荣誉称号。

2020年获城厢镇村(社区)微型消防站比武竞赛组织奖。

2021年社区党委获青白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21年社区代管的万家和小区A区获青白江区2021年十佳示范小区称号、成都市市级无违建小区称号。

2021年社区保障资金项目“七彩花开,新象桂通”社区保障资金案例被收录进成都市社区保障资金典型案例。

2022年社区获市级“节电节能十佳社区”荣誉称号。

2023社区老党员工作室评为“2022年度全区建设运行良好老党员工作室”。

2023年“育心养德 精彩人生”居民素质持续提升项目被收录进青白江区社区保障资金典型案例。

城厢镇天星社区于2020年由原天星村,原香山村,原大同镇西林村1组、3组、13组,原大弯街道肖家院社区文澜路以南区域合并成立。

天星社区位于港城西路52-54号,南处场镇中心,西接青白江智慧产业城,北靠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青快速路从中穿行而过,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优越。横幅面积7.06平方公里,辖15个居民小组、总常住人口10869人,总户籍人6258,总户数3329户,党员200名。

社区产业发展以临港服务业为主,打造宜商宜居生活圈,全力做好国际铁路港周边配套服务。

先后荣获青白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成都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社区、成都市青白江区“十佳”示范社区、成都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社区等荣誉。

城厢镇甘泉社区于2020年由原甘泉村和原民强村合并成立。

社区地处毗河以北,南接毗河,北靠大港建材城,紧临纬九路,成金青快速通道从南往北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社区幅员面积7.16平方公里,辖居民小组36个,总常住人口13169人,总户籍人8969,总户数4847户,党员187名。

社区发展以农业为主,发展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带领农民增收收,壮大集体收入,引进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成都荣保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享专业团队和科研技术,创新“村企联建+科研院校+示范基地”的联合模式,推广特色种养殖业。

2018年获市级“四好村”、区级“关爱家庭保障计划”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9年获市级“学习型(示范)社区”、市级“社区雏鹰”优秀组织单位、区级优秀“儿童之家”三等奖。

城厢镇沿沱村于2020年由原沿沱村于原前锋村合并成立。

沿沱村地处城厢镇东南面,毗河以北,紧邻集装箱中心站、二绕高速公路 、桂红路、香岛大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幅员面积5.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62亩,辖区16个村民小组,户籍总人口6789人,常住人口8239人。党委下设踏水桥支部、沈家河坝院落党支部、曾家寨子院落党支部、李子园院落党支部、绣川新城小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69名。社区专职工作者10人,监事会成员5人,议事会成员43人,村民代表91人。

沿沱村借助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在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村居和民宿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踏水桥红枫林和传统院落曾家寨子以及家庭农场串联起来的集休闲农业观光区、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线路。

2017年荣获传统村落、2018年获市级“四好村”荣誉称号、2019年获省级“四好村”荣誉称号。

城厢镇十八湾村位于青白江区城厢镇,因其地貌有 18 道自然形成的河湾而得名。紧邻城厢天府文化古城、成都国际铁路港,全村幅员面积 4.5 平方公里,辖 14 个村民小组、3658 人。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正式党员 133 人。村党委坚持以产权改革注活力,盘活资源激潜力,做大产业聚合力,以“强组织、优服务、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一是强组织聚民心,建强“主心骨”。持续开展党员“树形象、解民忧、领民富”系列活动,打造“我是党员我带头”党建品牌,创新探索出社区治理“4453”直线工作法,做深、做细、做实“1+2+13”的“微网实格”三级治理体系。二是引企业促发展,凝聚“向心力”。呈现了“两基地一园区”,产业布局 (食用菌种植、蔬菜荷塘月色观光基地、食用菌食品加工产业园) 共计 2500 余亩,现有 14 家加工企业、4 家家庭农场,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1家。三是聚贤谋发展发挥“人才力”。党建引领新乡贤返乡创业,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推动“千年古韵城厢镇·萤光生态十八湾”乡村振兴项目,探索出“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 92%以上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呈现了“我的院子”“大绿自然学苑”农耕文化研学基地、萤火虫养殖基地等消费新场景。村一二三产业年产值达1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3.6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全国和美乡村百佳范例,四川省先进党组织、四川省首届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四川省百强名村、四川省十佳产业兴旺村、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TOP100、成都市宜居宜业消费新场景、成都市“AAA”林盘景区等国家、省、市荣誉60余项,十八湾村借鉴“千万工程”宝贵经验,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城厢镇玉龙村地处镇东门外,东临十五里社区,南接绣川河社区,西连十八湾村,北靠壁峰社区、五泉社区,紧临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成南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幅员面积3.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0亩。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85人。

玉龙村以文为脉,以水为纲,以绿为本,结合农业用地的现状特点,运用乐活玉龙乡村振兴理念将其设计成为以采摘为特色,集生态、休闲、示范、科普和文化教育五位一体的现代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依托省级农业示范园玉虹桥生态农业园,发展集葡萄、火龙果、樱桃、草莓、桑葚等水果采摘项目。形成了300 余亩的无公害水果基地,年总产量约 15 万公斤。

2017年获省级“四好村”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市级“文明村标兵”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成都市第三届乡村振兴“十大案例”评选活动荣获十佳“三美”示范乡村、2021荣获市级“乡村振兴先进村”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市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村(社区)AAAAA”荣誉称号、2023年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百佳示范社区”、市级“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