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普兰店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普兰店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成立丰荣街道,属普兰店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改属普兰店镇。

1958年,改属普兰店公社。

1966年6月,改名卫东街道。

1969年9月,改名卫民街道,属普兰店镇革名委员会。

1984年9月,复名丰荣街道,属普兰店镇。

1992年,撤销普兰店镇,设立丰荣街道。

2002年4月,泡子乡并入丰荣街道。

1993年8月,普兰店市的丰荣街道铁路以西部分划分出去,成立普兰店市铁西街道。

2002年4月,花儿山乡并入铁西街道。

原太平街道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成立太平区。

1961年,成立太平公社。

1982年,成立太平乡。

1999年6月,太平乡改太平街道。

原南山街道解放后,属新金县太平乡。

1980年6月,划归丰荣镇,后改丰荣街道。

2000年10月,设立南山街道。

撤并后2019年12月2日,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2019年11月29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普兰店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大政〔2019〕130号)文件精神,太平街道和南山街道合并,撤销南山街道,合并成立太平街道,街道办事处驻地为原太平街道驻地:普兰店区南山路303号。

东周皮口属燕国领地。

秦于燕亡后,置辽东郡,皮口属辽东郡之汶县辖。

西汉改为东沓县,皮口为其辖治。

东汉属平州辖皮口。

三国魏嘉平二年(250年),魏置北丰县,皮口为其辖治。

唐属积利州辖独木关(正式载入官册)。

唐总章元年(668年),更名镇海关。

北宋属辽之化成县(即今之金州)。

元时皮口属辽阳行省金州万户府,后改万户府为总管府,皮口为其所辖。

明定辽都卫于金州,皮口为其所辖。

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金州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皮口的地方行政为其辖治。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皮口设貔岛总兵营,地方行政属金州卫。

清置海城县金州巡检司,皮口仍为所辖。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旅大置宁海县,皮口属其辖治。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宁海县改为金州厅,皮口为其辖治。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沙俄进驻貔子窝并拟建貔子窝市,建市府衙门。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本侵略者将貔子窝作为金州政区第五管区,金州民政署下置貔子窝民政支署。

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置关东州厅直属的貔子窝民政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新金县政府设在貔子窝,同时设貔子窝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1月,国*党建金县,貔子窝改为宁海镇,后改宁海行政公署,驻宁海镇办事处。

1950年8月,改为新金县第一区。

1951年5月,第一区增设貔子窝镇。

1958年10月,成立貔子窝公社。

1962年1月,貔子窝镇并入貔子窝公社。

1965年8月,貔子窝更名皮口。

1969年8月,皮口镇、社合一,成立皮口公社。

1973年5月,撤销皮口公社,分设皮口镇公社和皮口公社。

取消公社建制之后,皮口公社改皮口乡,分皮口镇和皮口乡两个行政机构。

1985年,撤销皮口乡,同皮口镇合并。

2001年,撤销皮口镇、赞子河乡,合并设立皮口镇。

2010年11月,皮口镇改皮口街道。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建城子坦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建城子坦镇。

1951年5月,改为第三区人民政府。

1953年8月,改为城子坦镇。

1958年10月,建城子坦公社。

1968年2月,设立城子坦镇公社革委会。

1976年11月,城子坦镇公社革命委员会改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10月,改城子坦镇。

1999年6月,碧流河乡并入城子坦镇。

2010年11月,撤镇设立城子坦街道。

1955年,成立大刘家公社。

1956年,成立大刘家乡。

1958年10月,大刘家乡改大刘家生产大队,属皮口公社。

1961年,成立大刘家公社。

1968年2月,设立大刘家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9月,改大刘家乡。

1985年3月,改大刘家镇。

2010年11月,撤镇设立大刘家街道。

日伪时期,杨树房境内属日本关东州厅貔子窝民政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建立杨树底区,驻地杨树底村。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驻地移至杨树房村改为杨树房区公所。

1949年10月,建立杨树房区。

1951年,杨树房区人民政府改区公所。

1956年4月,杨树房区划为杨树房、杨树底清水河3乡。

1961年7月,成立杨树房公社。

1968年2月,成立杨树房革命委员会。

1971年4月,杨树房革命委员会改公社委员会。

1980年2月,杨树房公社革命委员会改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9月,公社改乡。

1985年9月,改镇。

2010年11月,改杨树房街道。

1950年8月,设新金县第十三区。

1951年,改名新金县第九区。

1956年,改名沙河区。

1952年,更名大谭乡。

1958年,大谭乡改大谭公社。

1968年,设立大谭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2月,改大谭公社管委会。

1983年,大谭公社改大谭乡。

1985年,改大谭镇。

2011年9月,改大谭街道。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新金县就成立13个区,其中唐家房区就是其中之一。

1956年4月,成立唐家房区。

1961年4月,成立唐家房公社。

1983年9月,成立唐家房乡。

1984年10月,成立唐家房镇。

2000年10月,唐家房镇与夹河庙镇合并为夹河镇。

2011年9月,撤销夹河镇,设立唐家房街道。

日伪统治时期为莲花山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成立莲山公社。

1984年,莲山公社改莲山乡。

1985年,莲山乡改镇。

2011年9月,撤镇设立莲山街道。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成立安波区,属复县。

同年4月,划归万福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划归新金县(即今普兰店区)。

1958年9月,建立安波公社。

1983年9月,改安波乡。

1984年10月,乡改镇。

2001年6月,俭汤乡并入安波镇。

2016年11月7日,撤镇设街。

解放前属满州国奉天省复县第七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属复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办初级社。

1956年,办高级社。

1958年,属四平公社。

1961年,由四平公社划出成立沙包公社。

1985年,沙包公社改沙包镇。

2016年11月7日,撤镇设街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成立星台区。

1958年,成立星台公社。

1966年,设立星台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5年10月,成立星台镇。

2000年,徐大屯乡并入星台镇。

2017年,撤镇设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墨盘为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改名为双塔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底,由双塔区划出,成立墨盘区。

1949年底,又划归双塔区,石岭、大院划归城子坦;塔西、永宁划归双塔。

1956年3月,墨盘从双塔区分离出来成立墨盘、王山头、荒地、太平四乡;同年8月,合并成墨盘和太平2乡,属碧流河区。

1958年3月,2乡合并成为墨盘乡;同年10月,公社化,实行乡社合并为一,乡建制撤销,墨盘隶属双塔公社。

1961年4月,由双塔公社划为墨盘公社。

1964年春,原金山公社撤销,把石岭、大院划归墨盘公社。

1968年2月,成立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2月,公社革命委员会改公社管委会。

1983年3月,恢复墨盘乡。

2001年4月,秦家村与于屯村合并为于屯村,王山头村与马屯村合并为王山头村。

2004年6月,大院村与河沿村合并为河沿村。

2017年7月31日,撤乡设街。

日伪时期,属复县安波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行政村划归万福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成立万福县岔沟区(同益地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岔沟区划归新金县。

1951年,划归安波区。

1961年,成立同益公社。

1968年3月,成立同益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1年5月,撤销同益公社革命委员会,改同益公社管委会。

1983年9月,公社改乡。

2017年7月31日,撤乡设街。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