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梨园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梨园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清天聪年间,苏氏从山东曹县迁到张冯庄和胡家河口两村之间,后张、苏、胡三村连成一片,苏氏人丁兴旺,故取名苏庄。
原名麻市庄。明永乐年间,梁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村,为防水、盗而筑寨,后麻姓绝,改名梁家寨,后称梁寨。
明永乐年间,党氏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连年丰收,生活富裕,取“天堂”之意,故取名党家堂,后简称党堂。
明永乐年间,张、王、杨三氏自山西洪洞迁来,同时新建东、西两村,因人多村大,故名大新庄,后演变为大辛庄。因居东,民国初改为东辛庄。
明洪武年间,贾、李、谷、齐四氏自山西洪洞迁入开州东南兰溪河附近定居,故名兰溪。后部分村民外迁至村西南而居,取名小兰溪,遂改名为大兰溪。
明永乐年间,阎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定居,故名阎家村,后简称阎村。1985年阎村分两个自然村,在东,故名东阎村。
明永乐年间,阎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定居,故名阎家村,后简称阎村。1985年分为两个自然村,居西,故名西阎村。
明永乐年间,董氏自山西洪洞迁于此地,并盖土楼一座,故名董楼。因与胡状乡董楼重名,1982年复名董家楼。
明万历年间,时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故名时家寨。清末,黄河泛滥,部分户北迁建村名后时寨,遂该前时寨。
据郭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郭姓堂兄弟十八人,从山西洪洞分别迁驻河南、河北、水泊梁山等地。中时寨十三世祖从菏泽市东十里双河(郭老庄)迁驻现址。因南有前时寨,北有后时寨,居中,故称中时寨。
据郭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郭姓堂兄弟十八人,从山西洪洞分别迁驻河南、河北、水泊梁山西浒等地。后时寨十三世祖从菏泽市东十里双河(郭老庄)迁驻此地。因居中时寨北,故名后时寨。
明永乐年间,李、王、殷、戴、冯姓先民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鸹窝下,迁到黄河沿边银线店落户建村。银线店何时何因成为集市,并改称孙集。传说无考证,清朝同治年间,黄河滚动,李、关、王姓12户迁驻老孙集西半里高地驻住。1901年前后,黄河漫溢滚动频繁,李、关、王三姓诸户,陆续西移到现址,故名西孙集。
明初潘氏自山西洪洞县先迁晁庄东定居,称潘村。后因黄河泛滥,又迁到刘营村后筑寨建村居住,因潘姓人多改名潘寨。
南辛庄村,于1964年,为耕种方便从西辛庄迁驻,31户,136人,初称小辛庄。1982年更名为南辛庄。
清嘉庆年间,韩氏从本县韩楼迁此筑寨建村,故名韩家寨。后因黄河泛滥,韩氏分居两村,居东故名东韩寨。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