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惠水县摆金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惠水县摆金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因该寨子建于田坝的上部,故称“上田寨”。1984年得名上田村村民委员会,属鸭绒乡。

2001年12月原干河村、提同村、上田村合并为上田村村民委员会,属摆金镇。

2014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属摆金镇。

得名并沿用至今。

上田村所在地位于惠水县鸭绒乡北部2公里处,下辖19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寨,居住着955户,3830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以农业种植为主、种养并举的村。全村田土地面积2323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30元。现有党员67名,其中男党员57名,女党员10名,2011年发展党员1名。

水冲村位于鸭绒乡西北面,辖9个组,有10个自然村寨、479户、2123人,水冲村有土地面积1680亩,地处喀斯特山区,全为旱地,农民经济收入以传统的种、养植业为主,主要农畜产品有玉米、土烟、佛手瓜、猪、牛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50元。现有党员29名,其中女党员2名,2011年发展党员2名。

毛栗村所在地位于鸭绒乡西北部3.5公里处,下辖8个村民组8个自然村寨,居住着395户,1659人,苗族人口占99.6%,属典型的苗族聚居村,民族风情浓郁。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538.12亩,农民经济收入以传统的种、养植业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20元。现有党员26名,其中男党员21名,女党员5名,2011年发展党员1名。

大坪村所在地位于鸭绒乡西南部2公里处,下辖7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寨,居住着367户,1631人,苗族人口占95.6%,属典型的苗族聚居村,民族风情浓郁。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221.1亩,农民经济收入以传统的种、养植业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20元。现有党员20名,其中男党员18名,女党员2名,2011年发展党员1名。
掌满村位于斗底乡东北部,地域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1.42亩,其中田496.83亩,土24.59亩,辖4个村民组157户684人,其中农业人口682人,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掌满村森林资源丰富。

--人口总数:684人农业人口:682人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1.4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

斗底村位于斗底乡东北部,是乡政府所在地,地域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8亩,其中田865亩,土103亩,辖6个村民组400户1493人,其中农业人口1455人,少数民族人口443人,妇女人口780人,劳动力998人,其中女劳动力472人,人均占有耕地0.62亩。

斗底村山环水绕,森林茂盛,资源丰富,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平均降雨量为1250—1300毫米,无霜期为297天,年平均气温≥16℃,月平均气温为17.3℃,雨量充沛,气温高,水田连片,适宜于种植蔬菜,小麦、油菜、辣椒、生姜等。目前村民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95%以上农户仍沿用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和传统落后以粮为主的经营模式。2010年全村大牲畜存栏为:牛410头,猪315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党古村地处斗底乡东北部,944县道和摆朗河穿越村境,地域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385户1584人,其中农业人口1570人,少数民族人口1560人,妇女人口842人,劳动力1065人,其中女劳动力498人。全村耕地面积1455.2亩,其中田1352.2亩,土103亩,人均占有耕地0.86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

党古村森林覆盖率较高,覆盖率达80%以上,村内小河穿境,河道两旁绿树成荫,气候怡人,年平均气温16℃,不仅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位于摆通公路旁的六寨组寨内有古城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内古树参天,古垣及古朴的布依族吊角楼原汁原味,让过往的游客留恋忘返,一年四季,常有垂钓者落驿不绝的光顾。

旁才系布依语的译音,即整齐明朗之意。该寨子环境整齐、宽敞。1984年得名旁才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12月合并行政村时,保留旁才村村民委员会建制,属摆金镇。

2014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属摆金镇,得名并沿用至今。

旁才村位于斗底乡西北部,地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7亩,其中田985亩,土152亩,辖5个村民组287户1158人,其中农民1150人,以种植和养殖也为主,旁才村森林资源丰富。

摆陇系布依语的译音,即明亮坡之意,此地阳光明朗。2001年12月由摆陇村、蛮绕村合并称为白龙村村民委员会,属摆金镇。

2014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属摆金镇。

得名后并沿用至今。

白龙村位于斗底乡西北部,地域面积17平方公里,由以前的摆陇村与蛮绕村合并而成,耕地面积1553.49亩,其中田1344.38亩,土209.41亩,辖8个村民组377户1572人,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白龙村森林资源丰富。

盘井村位于贵州省惠水县摆榜乡北面,南面与政府相连,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距摆西县级公路3公里。平均海拔1406米。全村区域面积7.9平方公里,境内高山平台造型,地形复杂。全村有耕地面积770亩,全部为农田。荒坡、荒地、林木面积9396亩,中低产田土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

全村辖8个村民组,共294户1421耍┮�1417人,非农4人,全部为苗族,共有7个自然村寨,其中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3个。

全村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150小时,平均日照率为22%,无霜期248天,年均有效积温2135-2500℃;年均降水量1150毫米,常年阴雨多雾,年均温度13.6℃,极端最高温度35℃,极端最低温度-7.3℃。根据气候等诸多自然资源优势,全村适宜发展农、牧业。

冗拱村位于摆榜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平均海拔1425米,年均降雨量为11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8℃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全村辖9个村民组,366户1918人,均为苗族,共有9个自然村寨,其中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7个,冗拱是一个纯苗族村,具有苗族同胞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冗拱也是一个纯农业人口的村寨,农业人口在全村占百分之百;耕地面积1066亩,林地及岩山面积3100亩,荒山面积7400亩。摆榜大草原就是位于冗拱村,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平坦开阔的地势,每年许多的摄影爱好者都要来此游玩。

农业生产情况

1、种植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近年才开始种植马铃薯。

2、养殖业,主要养殖有牛、猪、各类家禽,养牛主要用于耕地,养猪主要用于自食,商品率极低。

2001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摆榜乡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全村已基本实现组组通道路,户户通电灯,70%以上农户用上了自来水,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村。

冗拱村属全乡发案最少,矛盾隐患最小,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及时,平安建设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的行政村。

高寨村地处摆榜乡东北部,距乡政府7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平均海拨1420米,年均降雨量1100mm,年平均气温13.6℃。高寨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全村辖11个村民组,606户2958人,共有11个自然村寨,其中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9个,耕地面积1478亩,荒坡、荒地、林木面积6060亩。高寨有面积近万亩的大草原,凉爽的气候资源,高山平-有的大草原风光,是避暑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随着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目前全村已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电灯,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村。

甲坝村地处摆榜乡中西部,是摆榜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惠水县城45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548户2175人,均为苗族,共有7个自然村寨,其中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6个,耕地面积1081.5亩,林地面积7090亩。

全村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常年阴雨多雾。年平均气温13.4℃,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是脱毒马铃薯。冷凉蔬菜;全村大牲畜1600余头,户均3头,种植业和畜牧业是甲坝村主要产业。

石板村位于贵州省惠水县摆榜乡东南面,与平塘县大塘镇接壤,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距摆西县级公路1—2公里。平均海拔1408米。全村区域面积6.2平方公里,境内高山平台造型,地形复杂。全村有耕地面积851亩,全部为农田。荒坡、荒地、林木面积1860亩,水土流失面积56亩,中低产田土面积占总面积的86%。

全村辖7个村民组,共384户1910人,农业1899人,非农11人,全部为苗族,共有6个自然村寨,其中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3个。

全村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150小时,平均日照率为22%,无霜期282天,年均有效积温2135-2500℃;年均降水量1213.4毫米,常年阴雨多雾,年均温度13.6℃,极端最高温度35℃,极端最低温度-7.3℃。根据气候等诸多自然资源优势,全村适宜发展农、牧业。

蛮河村距乡政府驻地25公里,全村总面积23.8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378户1674人,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71%,其余为布依族。全村耕地面积949.5亩。村内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降水量1250毫米,年平均气温15.4℃。

蛮河村森林茂盛,自然条件适宜,近年来大力推广脱毒毒马铃薯和冷凉蔬菜种植;目前全村大牲畜养殖1600余头,户均2.8头,种植业和畜牧业是蛮河村主要产业。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