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惠水县摆金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惠水县摆金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摆金镇居委会位于摆金镇街上,现共有1103人,342户,主导产业是个体工商户,居委会是摆金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摆金镇人口聚居地,现有常驻人口1241人。镇区分布有一所小学和一个老年协会,近些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当地老年协会、民族歌舞队等经常自发性的组织开展民族活动,每逢节假日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项目。
摆金系布依语“布进”的译音,即“金地”之意,寨住地附近的山出煤,俗称乌金得名;苗语“别兼”的译音,即杉树坡之意。寨子的后山早年杉树成林得名。2001年12月由原场坝村、街上村、冗章村合并为摆金村村民委员会,属摆金镇。

2014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属摆金镇。

得名并沿用至今。

摆金村位于摆金镇中部,下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有600户农户,常住人口2524人,流入人口320人,是摆金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09省道横贯境内,系都匀至惠水、长顺,贵阳至平塘的公路交叉点,是惠水县东南部地区的旱码头!

杨茂村共有809人,157户,耕地面积373.04亩(其中田94.13亩)主导产业:种植畜牧业

--人口总数:809人农业人口:157人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4.0亩

--主要民族煞郑翰家雷澹缱宓确⒄箍诤牛�

--所辖村:杨梅坡,山岔路等

扪摆村共有2529人,504户,耕地面积1186.48亩(其中田942.35亩)。主导产业:铁品加工种植业畜牧业

--人口总数:2529人农业人口:2500人非农业人口:129人

--行政区面积:1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8.37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发展口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七组

长新村现共有2226人,451户,耕地面积1468.37亩(其中田1329.28亩)。主导产业有种植畜牧业烤烟生产,长新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居住着汉、苗、布、回、壮等民族,各民族都有着其悠久的民族生活习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汉族的山歌,苗族的斗牛、芦笙舞、锁呐、跳花场等,布依族的对歌等浓郁的民族歌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尤以苗族的刺绣、布依族的腊染反映摆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结晶的工艺品。长新村物产资源丰富,盛产大米、茶叶、油菜仔、柿子、大头菜,长新村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文化内涵,她还具有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立新村现共有1483人,307户,耕地面积697.74亩(其中田577.13亩)。主导产业有种植畜牧业,立新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居住着汉、苗、布依民族,各民族都有着其悠久的民族生活习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汉族的山歌,苗族的斗牛、芦笙舞、锁呐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尤以苗族的刺绣、青苗的腊染反映摆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结晶的工艺品。马道村物产资源丰富,盛产大米、茶叶、油菜仔、淮山药、大头菜,立新村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文化内涵,还具有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单耙村现共有2046人,430户,耕地面积1223.9亩(其中田805.33亩)。主导产业有种植畜牧业,单耙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居住着汉、苗、布、回、壮等民族,各民族都有着其悠久的民族生活习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汉族的山歌,苗族的斗牛、芦笙舞、锁呐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尤以苗族的刺绣、青苗的腊染反映摆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结晶的工艺品。单耙村物产资源丰富,盛产大米、茶叶、油菜仔、柿子、大头菜,单耙村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文化内涵,她还具有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甲浪村现共有2753人,541户,耕地面积1881.99亩(其中田1536.61亩)。主导产业有种植畜牧业,甲浪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居住着汉、苗、布等民族,各民族都有着其悠久的民族生活习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汉族的山歌,苗族的斗牛、芦笙舞、锁呐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尤以苗族的刺绣、青苗的腊染反映摆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结晶的工艺品。单耙村物产资源丰富,盛产大米、茶叶、油菜仔、柿子、大头菜,甲浪村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文化内涵,还具有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清水苑村在惠水县城东北26公里处,有一个景色如画的布依村寨,这里依山傍水,山下的村庄便静静地依偎在这清山绿水之间,这个风光旖旎的村庄就是摆金清水苑。清水苑以他秀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到这里的宾客无不为她那特有的自然深深陶醉,流连忘返。

清水苑不仅景色迷人,而且,这里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文化景观。对歌、骑马鞍、过花桥、耙棒、吹木叶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与这里的清山绿水一样令人神往。清水苑妇女还善于纺织、蜡染等古朴典雅的民间工艺。这些民族风情不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研究布依历史也有很大的价值。一九九八年,考古学者又在清水苑大洞发现古人类化石,现已被省博物馆列为保护遗址。这一重大发现使这风水宝地显得神迷。也同时为研究贵州历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清水苑以她绮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淳厚浓郁的民族风情,古朴典雅的民族艺术,以及具有研究价值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不少中外学者、专家和游客以这里考古和观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挪威、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及港、澳、台同胞和全国各地的贵宾和游客无不对这里秀丽的景色、迷人的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叹为观止、加倍赞赏。摆金清水苑的布依人民欢迎您的到来!

关山寨位于两山关口上。2001年12月由原打铁村、朗平村、摆本村合并为关山村村民委员会,属摆金镇。

2014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属摆金镇。

并沿用至今。

关山村位于摆金镇北面,距镇约10公里,现有2157人,460户,耕地面积1255.16亩(其中田671.96亩),由于资源缺乏,交通不便,人均收入达不到全镇人均平均水平,是摆金镇一级贫困村。

马道村现共有1726人,370户,耕地面积1223.9亩(其中田985.49亩)。主导产业有种植畜牧业,马道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居住着汉、苗、布依民族,各民族都有着其悠久的民族生活习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汉族的山歌,苗族的斗牛、芦笙舞、锁呐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尤以苗族的刺绣、青苗的腊染反映摆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结晶的工艺品。马道村物产资源丰富,盛产大米、茶叶、油菜仔、淮山药、大头菜,马道村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文化内涵,还具有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大华村现共有1792人,373户,耕地面积1083.31亩(其中田503.71亩)。主导产业有种植畜牧业烤烟生产,大华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居住着汉、苗、布、等民族,各民族都有着其悠久的民族生活习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布依族的山歌,苗族的斗牛、芦笙舞、锁呐、跳花场等,布依族的对歌等浓郁的民族歌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尤以苗族的刺绣、布依族的腊染反映摆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结晶的工艺品。长新村物产资源丰富,盛产大米、茶叶、油菜仔、柿子、大头菜,大华村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文化内涵,还具有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翁金村现共有1456人,306户,耕地面积780.38亩(其中田342.52亩)。主导产业有种植畜牧业烤烟生产,翁金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居住着汉、苗、布、等民族,各民族都有着其悠久的民族生活习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汉族的山歌,苗族的斗牛、芦笙舞、锁呐、跳花场等,布依族的对歌等浓郁的民族歌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尤以苗族的刺绣、布依族的腊染反映摆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结晶的工艺品。长新村物产资源丰富,盛产大米、茶叶、油菜仔、柿子、大头菜,翁金村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文化内涵,她还具有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卜所村所在地位于惠水县鸭绒乡南部2公里处,下辖10个村民组,4个自然村寨,居住着561户,2645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以农业种植为主、种养并举的村。全村田土地面积1550亩,20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0元。现有党员38名,其中男党员33名,女党员5名,2011年发展党员1名。

花厂村所在地位于鸭绒乡南部2公里处,下辖12个村民组8个自然村寨,居住着658户,2985人,苗族人口占97.4%,属典型的苗族聚居村,民族风情浓郁。马—太公路纵穿村境,区位优势较明显。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399亩,农民经济收入以传统的种、养植业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50元。现有党员34名,其中男党员32名,女党员2名,2011年发展党员2名。
谷把系苗语的译音,即宽坝之意。1984年得名谷把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12月原鸭寨村、哨上村、谷把村合并为谷把村村民委员会,属鸭绒乡。

2014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属摆金镇。

得名并沿用至今。

谷把村位于惠水县鸭绒乡北部,全村共有16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829户3614人;全村耕地2706.28亩。全村共有党员65名,其中女党员9名,2011年发展党员2名。201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210。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