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杭垓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杭垓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光绪版《孝丰县志》载:太平乡羽图松坑庄上、下两村,距城四十五里,旧有巡检,久裁。1984年,经安吉县人民政府审核批准予以命名。
因村分为上、中、下桐杭,故名桐杭村。光绪版《孝丰县志》载:太平乡徽图下杭庄距城四十八里,中杭庄距城五十里,上杭庄距城五十里。
四面环山,村在低荡,曾名唐舍荡,后称唐舍。
历称上梅,历史悠久,后写为尚梅。
因高姓居多,故名高村村。
清代属太平乡商图,称岭西庄杭河村。
村地处大岭之西,故名岭西村。
清代属太平乡角图,称坟埭庄。
以驻地自然村得名。村委会驻地原吴村自然村,本为周姓族居,后吴姓迁入,称吴村。
以村委会驻地得名。驻地自然村原为姚、陈、俞三姓聚居,姚姓居多,故名姚家村,后简称姚村。
源于桃花山南坡之大坑溪自北向南流经境内,中段建有大坑水库,故名大坑村。
相传早年村周有七座庙都设有鼓,称七鼓村。又因村处在七条山沟汇合处,又叫七沟。后因方言不同,叫别为七管。
以村委会驻地自然村得名。净慧佛寺建立于此,当地人习惯称杭垓禅寺,村遂以寺得名。光绪版《孝丰县志》载:“净慧院即杭垓寺,县西南三十五里金石乡,石晋开运二年钱氏建,名禅定院。宋治平二年改今额......”明洪武年间曾设杭垓巡检司。1984年,经安吉县人民政府审核批准予以命名。
由新桥、塘河、上庄三村合并为新上塘村,村名由三村名各取一字组成。
西溪、铜铿、霅川、西河、磻溪五处水五处水盘旋之意,故名磻溪。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