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海棠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海棠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清乾隆丙辰年(1737年)洪水成灾,将大屋林场淹没。衔人遂移居长(寿)垫(江)大路旁建房设市,因境内生产海棠,故名海棠铺。因地处海棠铺旁,得名海棠村。
打渔溪上一支河流从北向南流过村境得名小河,村以小河得名。
清朝末期,建房于此,以“龙凤呈祥,象征吉利”之意,取名龙凤塆,村以龙凤为名。
民国时期,此湾住户以做灵屋谋生,人称装灵湾,1981年取“庄重严肃”之义,将所在生产大队更名庄严大队,后村以庄严为名。
相传,唐朝时代,在古树老林中修建一座庙,得名古林寺,1981年村以古林为名。
明朝中期,此湾一文人取得“监生”学位,得名监生湾,后改“监”为“建”,得名建生村。
因境内观音庵下一泉水四季常清,得名清泉,村以此命名。
清光绪年间,在长寿与垫江两县交界的小溪上修建一座小桥,名土桥,村以此为名。
相传,明朝末期,此山曾有一群野鸡,常出没林间,一农民上山打柴,捉住一只小鸡打死后变成金子,得名金子山。1981年村以金子为名。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