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古韩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古韩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民国十一年(1922)属襄垣县第一区第十六编村(主村西川);1958年为城关公社西港生产大队;1976年从西港生产大队分出,为城关公社东南上生产大队;1984年为城关镇东南上村民委员会;2001年因撤乡并镇,属古韩镇东南上村民委员会至今。

解放前后属襄垣县第一区,设西王桥村公所;1952年设张家庄乡西王桥村;1953年建初级设称西王桥太阳红农业社;1956年设为大黄庄乡建高级社,称为西王桥太阳升农业社;1958年设为城关人民公社西王桥管理区;1964年称城关人民公社西王桥生产大队;1984年称为城关镇西王桥村民委员会;2001年城关镇和八里庄乡合并为古韩镇,为古韩镇西王桥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洪武二年(1369)襄垣县永丰乡上王都合河里;清宣统元年(1909)属襄垣县甘村保;民国十一年(1922)属襄垣县第一区第三十四编村。

1953年实行区乡制,属襄垣县城关镇张家庄乡甘村;1958年实行社队制,属襄垣县城关公社甘村生产管理区。

1961年属城关公社甘村生产大队;1984年属襄垣县城关镇甘村村名委员会;2001年撤并乡镇属襄垣县古韩镇甘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南丰沟村清朝年间属襄垣县永丰乡黄庄都李村里;民国年间属襄垣县第一区第三十二编村;1945年属襄漳县第三区;1954年属南丰乡;1956年3月属襄垣县大黄庄乡;1958年8月至1959年9月属襄沁县前进人民公社南丰沟管理区;1959年9月至1961年属襄垣县城关公社南丰沟管理区;1962年属襄垣县城关公社南丰生产大队;1984年属襄垣县城关镇南丰沟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并乡镇属襄垣县古韩镇南丰沟村民委员会至今。

民国十一(1922)属一区第三十三编村即洛江沟。

1949年,解放后属南峰沟乡所辖治;1958年划归大黄庄乡管辖;1959年设城关公社东里村大队,1979年从东里村分立为独立行政村;1984年改称为城关镇侯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为古韩镇侯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清朝年间属襄垣县永丰乡上王都南里信里;民国年间属襄垣县第一区第四十五编村;1949年10月至1954年5月属长治专区襄垣县第一区南里信村;1954年5月至1958年8月属襄垣县城关乡南里信村;1958年8月至1959年9月属沁县襄垣镇前进人民公社南里信管理区;1961年属襄垣县城关公社南里信管理区;1962年属襄垣县城关公社南里信生产大队;1984年属襄垣县城关镇南里信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并乡镇属襄垣县古韩镇南里信村民委员会至今。

清朝年间属襄垣县永丰乡东北阳都东北阳里;民国年间属襄垣县第一区第四十五编村;1949年10月至1954年5月属长治专区襄垣县第一区北里信村;1954年5月至1958年8月属襄垣县城关乡北里信村;1958年8月至1959年9月属襄沁县前进人民公社北里信管理区;1961年属襄垣县城关公社北里信管理区;1962年属襄垣县城关公社北里信生产大队;1984年属襄垣县城关镇北里信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并乡镇属襄垣县古韩镇北里信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洪武二年(1369)属襄垣县永丰乡东北阳都东北阳里;民国十一年(1922)属襄垣县第一区第六编村;1954年11月属长治专区襄垣县第一区东北阳村;1956年3月至1958年8月属襄垣县城关乡东北阳村;1958年8月至1959年9月属襄沁县前进人民公社东北阳管理区;1961年属襄垣县城关公社东北阳生产大队;1984年属襄垣县城关镇东北阳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并乡镇,属襄垣县古韩镇东北阳村民委员会至今。

1950年3月属第二区八里庄行政村;1958年8月至1959年8月属襄沁王桥钢铁人民公社八里庄管理区;1961年设立八里庄公社,为八里庄公社八里庄生产大队;1980年土桥、史家岭分为独立大队;1984年撤销八里庄生产大队,设立八里庄乡八里庄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时,史家岭并入八里庄行政村,从一个行政村并入八里庄成一个自然村,为古韩镇八里庄村民委员会;2019年撤上庄村并入八里庄村,新村村名为八里庄村,村委设在原八里庄村;2020年,小垴村、狐燕窝村、土桥村、北偏桥村、马岭地村等5个村并入八里庄村,合并后新村名为八里庄村,新村委设在原八里庄村,为古韩镇八里庄村民委员会管辖至今。

明清时期属长乐乡南娥里,民国时期属第一区第七编村,北底为主村,包括阁老凹、杨家沟、堡后三个村在内。

建国后属第一区北底乡,;954年后属城关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北底大队;1961年属北底公社北底大队;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改为北底乡北底村民委员会;2020年3月,杨家沟村并入北底村。

2021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善福乡、北底乡,合并设立善福镇。

原北底乡所辖的北底划归古韩镇管辖,为古韩镇北底村民委员会至今。

清顺治元年(1644年),隶属襄垣县长乐乡南娥里所辖;民国十一年(1922年),隶属襄垣县第一区第九编村(主村北底)所辖;1958年至1961年隶属襄垣县城关人民公社北底生产大队所辖;1961年7月,隶属襄垣县北底人民公社北底大队所辖;1980年从北底大队分出,为北底人民公社阁老凹生产大队;1984年4月,为北底乡阁老凹村村民委员会;2021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善福乡、北底乡,合并设立善福镇,原北底乡所辖的阁老凹划归古韩镇管辖,为古韩镇阁老凹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清时期属襄垣县长乐乡南娥里;民国时期属襄垣县第一区第十四编村;1953年实行区乡制,属襄垣县第一区北底乡东垴头村;1954年改乡村制,属襄垣县北底乡东垴头村;1958年实行社队制,属襄垣县城关人民公社东垴头生产大队;1961年属北底人民公社东垴头生产大队;1984年实行乡村制,属襄垣县北底乡东垴头村民委员会;2021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善福乡、北底乡,合并设立善福镇,原北底乡所辖的东垴头划归古韩镇管辖,为古韩镇东垴头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清时期实行乡里制,全县设四乡、十坊都、二十八里,南关为崇文坊、崇仁坊;1919年属一区南关街编村;1922年为第一区第四编村;1937年属一区城关编村辖;1953年6月实行区村制,为第一区城关镇南关村;1958年实行公社化后,称城关公社南关大队;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城关镇南关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为古韩镇南关村民委员会至今。

解放后属一区,称东门街;1949年成立青年互助组;1950年成立大互助组;1952年成立农业合作社,称东关合作社;1953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称东关合作社;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称城关人民公社东关生产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成立东关村革命委员会;1984年称城关镇东关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为古韩镇东关村民委员会至今。

明清时代,全县设四乡、十坊都、二十八里、西关称西城坊;民国时期,实行区村制,西关、碑坡、楼角底为第一区第三编村,主要名称西门街,包括西关、碑坡、楼角底三个自然村1953年属城关乡西关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城关公社西关大队;1984年为城关镇西关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为古韩镇西关村民委员会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