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世居于此,始称刘家,因位于吕家之前,为与附近另一刘家区别,故取名为吕前刘。 |
明永乐年间,孟氏迁此定居,日久成村,取名孟家。刘姓迁居于此,始称刘家。后为与附近另一刘家区别,且因位于孟家之北,故名孟后刘。 |
卞姓,原居西邻李卞庄,后因卞、李二姓发生纠纷,卞姓东移,自成村庄,即以姓氏取名“卞新庄”,1945年后“新”演变为“辛”称卞辛庄。 |
明代,杨氏迁居于此,为纪念杨氏迁居,种植许多杨树,寓意杨氏从山西迁来如杨树移栽此地一样,重新生长成材,遂定村名为“材长”,至清末演变为“才丈”。 |
明朝中期,吕姓自本县吕家迁此,以姓氏取名吕村,后又有刘氏迁来定居,1910年因刘氏族大,吕氏断宗,随在“吕村”二字前加一“刘”字,称刘吕村。 |
明朝末年,有郭、张、王三姓,皆家贫如洗,给吕村(今刘吕村)富人做长工,后三姓分居,年久成村,以姓氏取名郭吕村、张吕村、王吕村,1958年三大队合并,因村队部位于郭吕村,故称郭吕村大队。后改为郭吕村村民委员会。 |
元朝末期,马姓、王姓世居于此,因马姓居多,故以姓氏取名为马村。 |
明朝末年,郁姓迁居此地,逐渐形成村落,故以郁姓早居并为大户取名“郁家村”,后为称呼方便,去“村”字,称郁家。 |
明永乐年间,肖氏从山西洪桐县迁此,后逐渐发展成村,称肖家。清末,为避战乱,村人打土寨围村,随呼村名为寨肖家。 |
肖氏于明末自东邻肖家村迁来,因位于肖家村西,故称西肖家。 |
以姓氏命名,任姓始居于此,于是叫做任屯。 |
据清光绪二十九年《南乐县志》记载:因其地为龙窝河的尽头,并在此建有龙卧寺而得名。相唐代初建有规模宏伟的寺院,建筑寺院由程咬金居此监工,程咬金在瓦岗寨当过数天皇帝,当时平民都称他为真龙天子,他居住的地方称谓龙卧地,据此村名为龙卧。 |
据《刘氏家谱》记载:始祖从山西洪洞迁来时村名赵楼,后赵氏衰,刘氏兴旺,至清末,改村名为刘庄,1981年为避免和元村镇、韩张镇两个刘庄重名,改称东刘庄。 |
原名格针寨。明时,此地战事频繁,周围村庄俱遭兵祸,唯无伤,村人皆称“万幸”,为示吉利,永保平安,遂称村名为“万幸”。后“万幸”演变为“万兴”,即诸业兴旺之意。 |
原名以姓氏取名张庄。1983年因与千口乡张庄重名,居东,为相区别,称东张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