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都江堰市玉堂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都江堰市玉堂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中兴镇耆亭社区地处都江堰和青城山的交汇处,是河西商贸重镇,幅员面积为1.9平方公里;集中居住区2个,常住人口为5270人,1825户;社区有街道十一条;居民小组9个;基层党组织1个;书记1人,主任1人,委员3人;议事会成员21人;村民代表27人。社区常住居民主要分布在11条街道,还有部分属于户籍挂靠户。

社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以商业为主要产业,包括了服装业、副食业、饮食业、及蔬菜水果经营等,很好地带动了社区的经济发展,所以社区居民经济收入来源靠经商、打工和自谋职业。

青城桥社区成立于2007年12月19日,辖区面积约2.38平方公里。是成都平原进入西北高原的咽喉,与都江堰市区仅一桥之隔。东临岷江,西靠赵公山,西南距国家级风景区道教发祥地青城山10公里,西北毗连世界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是通往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交通要道,也是进出阿坝州的咽喉和物质集散地。上至黄家河心小罗堰,下跨青城大桥与永康村九组接壤。社区下设8个居民小组(其中:涉农小组4个),总户数1246户,总人口5753人(其中流动人口2635人)。社区总支下设二个支部,七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23人(其中:女性党员32人),共青团员116人,社区两委干部9人,社区监督委员会委员5人,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委员23人。

1942年,在马家渡重建两桥中的一座即永康桥(解放后编为青城四号桥)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桥名为名。曾名永康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村,更名永康村,2010年村改社区。

2010年批复命名。

都府函〔2020〕96号关于同意玉堂街道村(社区)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永康社区和白玉社区合并,设永康社区居民委员会。

玉堂镇永康社区(永康新型农村社区)地处S106线两侧,是通往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旅游区的必经之道和旅游热线的重要节点。作为都江堰市新城区,功能涵盖教育、医疗、金融、行政办公集中区等。全社区幅员面积2.2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总数3308人,总户924户,共有6个居民小组。

宝瓶社区简介

玉堂镇宝瓶社区位于玉堂镇宝瓶村二、九组范围,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54人,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以农业生产及种养殖为主要产业,年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社区有1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居住率达到80%。社区内有道路3条,灌溉沟渠8000米,社区水、电、气、光纤已开通。社区活动中心于2008年12月修建,面积2200平方米。主要功能:宝瓶社区活动中心是村民主要的办理政务事务及活动场所,社区便民服务站为村民提供全功能服务。

社区活动室作用及活动情况:

宝瓶社区组织健全,社区党支部,宝瓶花园党支部,社区村委会,社区村民议事会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作用发挥明显,社区各类组织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宝瓶社区按照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为目标,大力堆进“四大基础”工程,以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己任。目前,宝瓶社区村民生活富有,管理有序,邻里和谐,乡风文明,平安祥和。

社区名由境内“石牛堰”得名石牛,故名。1958年从三合村划出,1983年大队改名村,更名石牛村,2003年改为农村新型社区,2011年改为农村社区。

都府函〔2020〕96号关于同意玉堂街道村(社区)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由村改居,设石牛社区居民委员会。

石牛村位于玉堂镇北部,地处国道213线旁,是进出阿坝州的咽喉。全村人口1100余人,现有6个村民小组,5个党小组,党员47名。石牛村属平坝与丘陵相连地带,主要粮油作物有水稻、玉米,农副土特产有猕猴桃、黄柏、杜仲、厚朴等。

都江堰市玉堂镇三台社区位于都江堰西区,是通往阿坝州的交通枢纽,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5条道路,交通便利,辖区内有卫生服务站一个,幼儿园一个,加油站一个,餐饮、娱乐、汽车4S店、旅游服务接待中心等应有尽有。现有公交车8路、14路经过本社区,有社区党支部一个,党小组六个,党员87名,有社区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一个,下设六个农业合作社,农业户623户,农业人口1648人。其中农集区4个,分别为蓝光安置小区一、二期,三台安置小区(三台小区小罗堰)、三台小区(一期);三无院落两个:分别是长乐苑和小金县电力公司干休所;商品房小区三个:分别是山水间、山水印象、青景苑。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社区两委团结一心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开展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推进玉堂镇各项社会事务及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早日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度假区做出积极贡献。

九龙社区简介

中兴镇九龙社区位于中兴镇西南方,北与中兴镇上元社区接壤、南与青城山镇和乐社区相邻,西为大青城龙门山脉、东临S106线和城际快铁。全村有9个自然组,共有458户1458人,幅员面积3448亩。通过项目拆迁安置和引进社会资金参与灾后重建,社区90%以上村民实现了集中居住,水、电、气、路、讯、光纤、广播、文体设施等配套齐全,剩余土地资源全部实行统一集中流转,社区村民以主要从事服务业,未来将重点围绕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发展产业。2009年以来,九龙社区通过村干部向党员群众讲党课的形式,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了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拉进了干部群众的关系,有力地推进了工作,化解了矛盾,九龙社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通过社区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社区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管理社区资源、资产,并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实现了社区自我管理、规范管理。成立了舞蹈队、太极拳队、腰鼓队、演讲队等各类文化队伍,经常性开展百姓故事会、社区集体大扫除等活动,群众幸福感、满意度高。经常性开设党课以及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部群众的素质,营造和谐社区。2005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村庄”,2003年被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村”,2004年被都江堰市委评为“2002年----2004年度‘五个好’村党组织”,2007年被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评为“2006年度村镇建设工作先进村”,2008年被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评为“2007年度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村(社区))”,2008年被都江堰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被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评为“2009年度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中兴镇新益社区位于中兴镇西方,辖1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16户,总人口3423人,全社区幅员面积4.1平方公里.

主要功能:文化活动中心、电教室、会议室等,是社区村民主要的办理政务事务及活动场所,社区便民服务站主要办理劳动保障、民政事务、计划生育等事项。(新益社区活动中心于2010年已拆迁,现活动中心为租用)

该社区位于中兴场镇内,属于中兴比较繁华区域,是人口密集的集中居住区域。社区以商业商贸和农家乐为主。

梅花社区基本情况介绍

都江堰市中兴镇梅花村地处106线以上,沙沟河与孟江河之间,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共有1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75户,总人数3450人,人均经济收入10674元,有村组干部23名,村民代表34人,村两委成员6人,监事会成员5人,议事会成员35人、党支部委员3人、党员115人,11个党小组,目前项目有安养社区、朱江逸景、美术馆、花木城公司、梅花电站等。

永胜社区基本情况

一、社区基本情况

都江堰市中兴镇永胜社区位于世界自然遗产青城山脚下,中兴镇上场口,南面与场镇接壤,北面与西区交界。东边以黑石河为界,西边以沙沟河为界,社区内有灌溉主渠、团结堰一条、胜利堰一条,自流灌溉,水利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势显著。全村地处平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距中兴镇政府所在地仅0.5公里,距成都市46公里,青城山大道(省道106)、都汶高速、成青快铁从辖区内经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社区地处平原,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30亩,集体建设用地1030亩,辖17个村民小组,截至2013年,社区总农户1135户,农业人口3718人(其中劳动力2460人、低保户31户、五保户2户、贫困户60户、男1786、女1932),外来常住人口500余人;社区党支部含7个党小组,党员151人。2013年人均纯收入7100元。

二、产业发展现状

社区一半左右劳动力在都江堰市区、四川阿坝及沿海城市等地务工;农户主要种植猕猴桃、花卉、苗圃、食用竹等经济作物;辖区内有企业8家,其中规模企业1家--四川伊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猕猴桃科研、种植、加工、贮藏、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是成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依托该公司,2007年8月,社区成立了永胜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合作社股东30名和社员136人,种植红阳猕猴桃面积547.8亩,合作社采取“股东+社员”的生产管理方式,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培训,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解决了种植的后顾之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沁红翠玉”猕猴桃商标。同时,合作社还加入了成都市猕猴桃协会,利用协会的技术优势和销售渠道进行经营管理,常年聘用负责技术指导的技师,对基地和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指导。

三、基础设施现状

利用村级公共服务资金和110名库区迁移人员资金,社区灌溉沟渠等基本水利设施和村道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尚有约12公里村道未硬化,农户进出较为不便,制约经济发展;受“5.12”地震影响,社区70%的房屋遭地震损毁,经镇、社区多方协调争取,永胜社区土地整理项目预计今年10月启动,前期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待省国土资源厅审批。该土地整理项目将整理建设用地900余亩,其中农民集中安置点400余亩,分4个安置点安置900户,2900人,土地整理后,将极大的改善社区基础设施现状;社区活动中心由上海市援建,内设便民服务室、农家书屋、会议室、档案室、计生服务室等。

因有三条山溪沟于区内汇合,原村及今社区皆以“三溪”命名。曾是九分会,九村,三溪队,1983年更名为三溪村,2011年改为农村社区。

都府函〔2020〕96号关于同意玉堂街道村(社区)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三溪社区和两河社区合并,设三溪社区村民委员会。

三溪社区位于中兴镇西北面。共有7个村民小组,340户916人,幅员面积9.2平方公里;社区内有农家了70余家,实用竹1000余亩,山木药材1000余亩,猕猴桃基地600亩,茶园245亩。

上元社区概况

上元社区地处中兴镇西面,距镇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属世界遗产地青城山的范围内,有成都智业集团在上元社区落户。全社区辖18个村民小组,在册农业人口2947人,长期居住、暂住和流动人口263人,社区支部3人(书记王奎、支委杨卫兵、杨帮富),社区共有正式党员115人,预备党员2人,村议事会成员37名,监事会(理财小组)成员5名,村民委员会3人(主任董品志、委员杨卫兵、艾素群),综合巡逻队5人(组长王家涛,队员:陈朝清、刘申林、刘春林、杨忠友),全村幅员面积8.5平方公里,村内有水田面积2850亩,山地2350亩(其中:茶山1350亩、猕猴桃1000亩),林地3500亩,荒山2250亩。村内有石孟江、环山渠穿境而过,环山旅游线途经全村。

白马村简介

玉堂镇白马社区位于玉堂镇白马村,辖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约2.6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3035.3亩(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433.2亩,计税面积544.8亩。以农业旅游观光为主要产业,年人均收入达到6600元,社区有三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居住率达到80%。社区有公路3条,灌溉沟渠1200米,社区水、电气、光纤已开通。社区活动室于2009年建成成,面积380平方米。主要功能:社区活动室是村民主要办理政务事务及活动场所,社区便民服务站主要为农户办理社保等事项。

社区村民议事会机构健全,社区党支部,社区村委会,社工村民议事会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作用发挥明显,社区各类组织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白马社区按照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为目标,大力推进“四大基础”工程,以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已任。目前,白马社区村民生活富有,管理有序邻里和谐,乡风文明,平安祥和。

凤岐村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与青城山之间,是进出阿坝藏羌自治州的咽喉,通往青城山、黄龙、九寨沟、四姑娘山等黄金旅游热线的重要节点,地处川西旅游环线及宝瓶大道左右区域,村中卧牛山与“财神”赵公山相连。北连白马村,距熊猫谷约1公里,南至中兴镇,东边新生村,与中信高尔夫体育公园毗邻,距离城区约6公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经测验凤岐村8组富氧离子含量很高,适合老年人居住养老。经济以农业种植及旅游业为主,主产猕猴桃、李子,茶叶、雷竹等。村内现有省级历史文物保护遗址——唐宋古羌瓷窑群,一直以来受到四川省市多级文物部门的重视。早在1985年就被列入“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又被批准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初-总理亲自对已退休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的刘大清反映上报的《关于保护开发玉堂窑文化的建议信》做出批复之后,成都市对玉堂窑提出了“加强保护,深入研究,合理利用,创造条件,申报国保”的要求。2010年11月,玉堂窑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大遗址重点保护文物。”。以农家休闲业、古窑文化遗址、主题花卉、猕猴桃等规模性经济作物为载体,打造独具特色的青花瓷式田园建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